江湖上只闻宋江大名,晁盖其实无名。再者,段景住对史文恭说过,马是给宋江的(并非给晁盖)。而曾头市却偏偏只要“剿除”晁盖一个人!
这一切都是出自宋江的心腹戴宗之口。他回来后就是这样说的。
那么,戴宗是不是故意夸大其词,激怒晁盖呢?有这种可能。因为曾头市并不知有晁盖,也没人认识晁盖。
总之,晁盖就是在听了戴宗的这几句话后,才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执意要下山。
二、征兆之谜:
晁盖下山,宋江相送。
“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
在许多古代小说中,都把出征前折了军旗视为“凶兆”!
旗杆子竖那里,一阵风突然吹来,把旗杆吹倒、把旗帜吹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说一阵风刮来,就把一根旗杆子从半中腰里刮断了,有这种可能吗?
偏偏,这种不符合物理学逻辑的怪事就发生了。一阵风吹来时,就硬是把一根直挺挺的旗杆子从半腰里吹断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事发生呢?与晁盖之死真的有必然联系么?
三、中箭之谜:
晁盖带着人马与曾头市交锋后,曾家一连三日闭门不战。
到第四日,忽有两个和尚,到晁盖寨里来投拜,带晁盖晚上去劫寨。
晁盖将人马分一半,点了十个头领同去,分别是: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加上晁盖本人,共计十一名头领。
大家都跟着两个和尚前进,黑夜疾走,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
军士慌起来,大家便又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
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急拔得箭出,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
中了埋伏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史文恭既然想要偷袭晁盖,又何必要在箭上刻“史文恭”的名字?既然是用“乱箭”射,又何必要在箭上涂毒呢?
并且,在场的一共是十一名头领,乱箭齐发射过来时,其他的十个人都屁事没有,恰恰就只一箭射中了晁盖一个人!你说巧不巧?
晁盖究竟是中了敌人的埋伏,还是被自己人暗算了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