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分功劳高下,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这是宋江说的话。兄弟们的排名,要看日后的出力状况而定。谁的功劳大,谁当然就可以排名居前。
到了要立功的时候:
晁盖欲打祝家庄,则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高唐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青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晁盖欲打华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晁盖欲打曾头市,则宋江又劝: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如此一来,只要是有立功的机会,就老是宋江带着他的兄弟们在立功,并且又收编许多新的小弟,而晁盖和他的兄弟们就永远也没有立功的机会了。
宋江壮大越来越牛,晁盖不能坐以待毙!
晁盖要反击了,看了宋江就烦,所以他格外强调了这么一句话:“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又听到宋江劝他。“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忿怒”。晁盖忿怒了。多么准确的词汇。
“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晁盖已经成了花瓶摆设,威望全无,下山还要请人。哪像宋江,一提到下山,众兄弟们齐声吆喝:“愿随哥哥前往!”
所以,晁盖忿怒了,晁盖要反击了。这次我一定要去,兄弟,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就是这一次,也就只这一次,晁盖一下山就把命丢了,死了。
你说巧不巧?
晁盖每一次要求下山,都没让他去,偏偏这次一下山就死了。这也太蹊跷了吧。这究竟是个意外呢?还是必然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起因之谜:
梁山与曾头市本无冲突,起因只为一匹马。
有个叫“金毛犬”段景住的人,只闻得宋江大名,要宋江收他做个小弟。他偷了一匹好马,特来献给宋江,作为进身之礼。在半路上,马被曾头市的史文恭夺去了。
宋江见了这段景住,顿时“心中暗喜”。他在喜什么呢?
接着,宋江叫戴宗去曾头市看马。戴宗一回来,事态就变地格外严重了。
戴宗说:“他与我们势不两立,定要捉尽俺山寨中头领,做个对头。…更有几句言语唱道:‘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