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打断周瑜的话,道:“公谨从何处看出山下乃是空营?”即便刘备撤军,也不可能全部撤走,必然要留下断后部队伪装成主力模样『迷』『惑』孙策,孙策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破绽,那么周瑜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周瑜指着山脚下的那片林带,道:“那片山脚便是刘备军日常的伐柴之地,伯苻,这几日你天天拉着我来山上,我发现刘备军士砍伐的柴木数量一日比一日稀少,但每到饭时,其营地炊烟却不见稀少。由灶观军乃是兵家常识,然则敌军只记得减灶增灶,却忘了烧灶的柴火亦可『露』出破绽,想来是士兵偷懒了。”
孙策恍然,一拍大腿,赞道:“公谨真乃大将之才,这等细微之处也不曾疏漏,策远不及也。”
周瑜微微一笑,道:“伯苻,为人主者,不需会用兵,不需勇冠三军,能识人用人足矣。昔日汉高祖就曾自言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然夺得天下,唯会将将而已。”将将,就是会使用人才的意思。孙策武勇,战阵之时往往喜欢亲自率卫队冲锋,旁人屡劝无用,周瑜这是趁机劝谏孙策,为人主者,会识得人才、使用人才就够了,冲锋陷阵这样的冒险行为你以后就少干了,那是武将才做的事。
孙策自然听懂了周瑜话里的意思,也不生气,只是嘿嘿一笑,顾左右而言他道:“公谨,若是就这样放刘备逃跑,那岂不是便宜了他?”
周瑜暗自叹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孙策就是这么个脾气,劝也白劝,当下道:“刘备手下徐庶、诸葛亮用兵诡诈,也未必不是诱敌之计,在兖州援军到来之前,这个险,我们不能冒。”两军交战,无所不用其极,人类的智慧在战场上尽皆展现,周瑜自己就是一员喜欢用计的智将,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小瞧了对手,每发出去一个命令都是异常的小心谨慎。
孙策不以为然的道:“倘若刘备真得到了荆蜀联军失败的消息,此刻军中必然是人心涣散,如此军心刘备必急于回军,哪还敢恋战,公谨你也未免太过于小心了。”
周瑜苦笑道:“伯苻,二十万曹军即将进入九江郡,若我军与刘备拼的两败俱伤,到那时你以为这九江郡还能姓孙吗?只怕曹『操』首先就翻脸把我们给收拾了。”
孙策的脸立刻就变了。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是刘备军主力在江北尽数覆灭,或是我军被消耗殆尽,那曹『操』岂能还留着伯苻这样的心腹大患?假徒灭虢,祸玄至也。所以,此战可削弱刘备实力,却不可一举而破,养贼以自重,此诚理也,伯苻,时局如此,不能不查啊!”
周瑜的一番苦心孤诣化作金玉良言进入了孙策的耳朵,孙策忽地拱手端颜向周瑜行了一礼,道:“多谢公谨教我,不然策死无葬身之地矣。”
周瑜忙侧身避过这一礼,伸手抬起孙策,道:“伯苻,你我兄弟,自然生死与共,福祸相依,何来此言?”
孙策感慨道:“不然,以公谨之才,若投他处,必拜将相上卿,大展宏图,光耀门楣,全怪我连累了公谨你啊!”
周瑜沉声道:“若投他处,却又没有与伯苻这般君臣交心的缘份。将相上卿非吾所愿,人生短短数十载,不求闻达诸侯,但能活的轰轰烈烈痛痛快快余愿足矣,所以若上天再给瑜一次选择的机会,瑜还是选与伯苻做兄弟。”
二人双目对视,心情激『荡』,良久,同时哈哈大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主公,有敌军上山了。”一名亲卫提醒孙策,山下刘备军发现了孙策的踪迹,百余名刘备军军士朝孙策立足的山头快速扑来。
“走!”有周瑜在,孙策不愿冒险,拨转马头,率领部众下山回转大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