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危机就是商机 > 13.地产乱象(13)

13.地产乱象(13)

( 回到北京之后,他和其他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改名为新城国际)等。万通新世纪广场的项目为他在北京的长久展,打响了最响亮的一炮。当初万通新世纪在阜成门开盘时,在香港利达行主席邓智仁成功的广告和定价政策销售下,万通新世界广场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潘石屹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资产。

不管他在万通怎样成功,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1995年他和他的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这个属于他自己的公司。在他自己的公司里他的聪明才智以及经商理念和对建筑艺术­性­的直觉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挥,他终于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事业。他负责开的房地产项目,包括在北京cbd的第一个大型综合项目、50万平方米的soho现代城;位于海南省,拥有115栋别墅的博鳌蓝­色­海岸;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成为中国个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的建筑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70万平方米的建外soho(该项目销售额突破90亿元人民币)。

他的蓄势得以石破天惊地爆!

“我”的楼盘我做主

在房地产建筑的建筑上,潘石屹为他自己树立了别具一格的风格,这种追求卓越而又眼光独特的审美追求使他开的每一个项目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不管是在普通百姓之间,还是在同辈地产大亨之间,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把建筑艺术和商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负责的项目—建外soho,是北京心脏地带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项目之一,他在北京引领创建了一个时尚现代化的商业社区,为金钱味道十足的cbd注入了一支新鲜的力量。他负责的另外一个项目—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他联合12位亚洲建筑师共同设计完成的一个当代私人住宅建筑艺术收藏馆,这一项目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项目一期已经完成,并作为一个公社风格酒店经营。

潘石屹对商业的独到理解使他不单纯追求开规模和营业额,更注重建筑的长远价值,强调要做中国的、当代的建筑。同时,他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是中国广大传媒追逐的对象。在2002年时,他被国内外的媒体争相报道,《时代》曾在11月刊中这样报道潘石屹,“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

经过这些年的展,一座座建筑史诗巨作诞生于潘石屹之手和他的公司,他是一个已经基本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他—永远不做大多数,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房地产业的大腕。

soho出自潘石屹之手,具有别具一格的风格,而且潘石屹为它确立了独树一帜的商业模式,即散售商业地产—它的客户群体面向中国快速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而不是传统人们概念中值得拥有­精­品的大企业或500强企业。这种模式是立足于中国人最基本的消费,不简单追求国际大牌,在市场中不断修正的商业模式,它能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把根扎于中国经济的商业模式和公司,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以至可以在2008年把地产销售做好,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损失。

潘石屹虽然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认识是“2008年金融危机远远超出了我本人的知识和经验范围”。但是他却以他自己钟爱的风格为他的楼盘做主,走了一条特­色­的道路,使它的楼盘在金融危机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虽然如此,但是这次地产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确是始料不及的,对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们也不能确定,“未来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展,所以潘石屹纵使有着­精­明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不断地改进策略。而且,潘石屹认为对这个市场和这次的金融危机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考虑一下:下一步金融危机会对我们的生活、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做好最坏的打算才可以渡过这次危机,最重要的是量入为出,安排好自己的资金;在这样的前提下,展自己的业务。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