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吴娟瑜的幼儿养育学 > 2009年5月18日于台北

2009年5月18日于台北

问题之三,“我的儿子很贪玩、很懒惰,我很烦恼,不知道怎样安┡潘?”

类似这些提到“自尊心极强”“不敢面对挫折”“虚荣心强”“爱炫耀”“爱争第一”“贪玩”“懒惰”……似乎点出了这个时代里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

独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他们是中国许许多多家庭的希望,是许许多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宝贝。

他们被送进“行动学校”培训,无非是希望在规律的生活作息、在严格的体能训练中学到自动自发、热爱学习、尊敬感恩家人等等。 然而,这些家庭里的独生子、独生女却让父母头痛极了。

有一回,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一群十来岁的中学生,有男生,也有女生,他们穿着制服,踩着一致的步伐,就如此在清晨时分出发,在烈日当空下挥汗,大家闷不吭声地一直跑、一直跑……

“你可以少理我啊!谁叫你一直讲我……” 镜头里正拍到一位“行动学校”的女学生,约莫十六岁,她非常不耐烦地对着妈妈“吼叫”。 没错!她真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对着妈妈发出愤怒的声音,这时,她的妈妈在镜头真实的拍摄下,也被女儿激怒了,立刻反­唇­相讥:“我不管你,谁管你……” 尽管妈妈的嗓门拉大了,然而我注意到她快速地用左手正在抹去眼角的泪水…… 妈妈哭了。 妈妈伤心地掉泪了。 妈妈多么希望从小呵护备至的心肝宝贝乖巧懂事、成绩优异,还能考个好大学,如今,不但不听话,还大声顶嘴,这怎么不令她心急又心痛啊!

在谈到如何解决独生子女所带给爸爸妈妈的困扰之前,其实应该先了解独生子女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还有,可能大人有了那些对独生子女的迷思,以致掉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纠结。

迷思之一

错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做伴,好可怜哟!

正确:独生子女如果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系良好,一样可以享受到团队做伴的互动。

这是有些独生子女为什么在进入幼儿园、进入学校后,常让父母师长头痛的起源。因为当周边大人常带着同情怜悯的眼神或口吻看着小娃,然后说:“你好可怜哟!怎么都没有人陪你玩?”

找对方向 教养孩子(2)

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怜自怨起来,当带到校门口之前,他们紧搂着大人就是不肯进教室;当看到心爱的玩具,哭着要买就是要买,孩子的心里已经起了变化,那种感觉就是:“我很可怜,你们应该补偿我。”

想想看,在这样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独生子女怎么不会越要越多、越吵越大声呢?也就是这样,他们会养成了“不敢面对挫折”“虚荣心强”或“依赖­性­极重”等个­性­特质。

我建议大人们要改掉“可怜”独生子女的心态,换一个正面“平常心”的感觉来和他们互动。越是一般­性­地教导孩子,越是正常化地建立游戏规则,独生子女在“一视同仁”的感觉中,反而更有自律­性­、更有自我期许,才不会觉得爸爸妈妈对他(她)有所亏欠。

迷思之二

错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

正确:只要父母在教养独生子女的过程中,不要毫无原则地“让步”,独生子女一样可以学到“尊重”和“分享”。

有对夫妻曾来求助,他们碰到的困扰是念中学一年级的女儿非常娇纵,妈妈的说法是:“女儿从小长得漂亮可爱,我爱人把她当‘公主’宠爱,什么都依她,有时候女儿打他,他还笑嘻嘻地无所谓;我要管女儿时,爱人还跟我吵架,说我管太严了。”

“公主”的爸爸一脸懊恼地告诉我:“女儿小时候真的很可爱,嘴巴又甜,她如果犯错,我都不忍心罚她,但是现在长大了,她变得任­性­,讲话口气又很凶,让我们夫妻俩都很头痛……”

我建议他们夫妻俩要重新沟通清楚、建立共识,才能对女儿有明确的规范,让她学到分寸拿捏、适度的自我约束。

一般而言,孩子的任­性­行为,为人父母也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有时候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特别宝贝,以致孩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等到孩子的偏差行为出现了,才懊悔莫及啊!

为了避免孩子任­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团体活动,例如:在公园的游乐区、在书店的阅览区、在同事聚餐的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等等,让孩子学会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学到分享的方法和经验,那么,孩子的热忱、开朗、积极、创意、合群……各种优良的个­性­特质就会源源不断地出┫至恕

迷思之三

错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

正确:父母不要为子女做太多,独生子女一样可以得到磨练的机会。

说来也值得深思,当有些父母在怪罪孩子太依赖他们时,却没想到一切可能是自己本身太“依赖子女”所造成的。子女吃不了苦,可能是我们做父母的提前帮孩子打理一切了。曾经有位离婚少­妇­提及妈妈和她的关系,她说:“我在结婚的前一晚,妈妈哭了一整个晚上,就是舍不得我嫁人,她说担心我吃不了苦。婚后,我也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后来我真的受不了婆家的生活,­干­脆离婚回到妈妈身边,可是现在变成我妈妈一天到晚还在管我,让我受不了。”

这位离婚少­妇­碰到的困难就是“母女黏结太深了”,妈妈不论在生活上、在情感上都非常依赖独生女儿,连她要结婚都舍不得,这使得女儿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学会和爱人过好新家庭的生活,没有学会认清生命中的角­色­,要从“女儿”逐渐走向“老婆”和“妈妈”的角­色­。

当离婚少­妇­的生命角­色­又退回只做“女儿”时,她却依然不快乐。这也就是所有独生子女父母的警惕,你的放手,孩子才有展翅高飞的成长机会;你的放心,孩子才有相信自己的力量。

找对方向 教养孩子(3)

至于独生子女的爸妈如何做到不要依赖子女,当然,你要练习自我成长,要有自己的生活圈,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当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亲密又独立的时候,孩子才能勇往直前、迎向人生、不怕吃苦了。

迷思之四

错误:独生子女逆反心理特别大。

正确:大人若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又有正确的沟通技巧,独生子女就不会用“顶嘴”或“不理不睬”的方式响应。

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会有逆反心理。

所谓的“逆反”心态,它的因素有三: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