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朱德的非常之路 >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

同他并肩走来的是毛泽东。

他手里也拿着一面小彩旗,边走边领着大家高呼着:“欢迎总司令上前线!”

“消灭川军,北上抗日!”

“多打胜仗,创建新苏区!”

“打倒蒋介石!”

……欢送的同志们也齐声高呼:“祝总司令旗开得胜!”

他们走到队伍的尽头。

朱德站下来,回转身同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一一亲切握手,非常感激地说:“有劳各位了,我朱德深感不安。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最后,他来到毛泽东身边,两位亲如手足的战友长时间地握着手,用力摇晃着,无限的深情都融合在这握手之中。

“请放心吧!有红军战士在,就有朱德在!”

说完,朱德猛然抽回手,后退了两步,向送行的战友们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转身朝前走了。

十五、危急关头亲临前线(3)

走出去了十几步,他又收住脚步,转回头来向毛泽东以及前来送行战友挥了挥手,以示告别。

在危难时刻,当机立断,挺身而出,敢于打头阵,敢于拼杀出一条生路,是朱德一生中最高贵的品德和作风。

为保证起义军南下潮汕,留守三河坝,激战三昼夜的是朱德;起义军失败后,在“赣南三整”中,登高一呼:要革命的跟我走!是朱德;发动湘南起义时,决策不费一枪一弹,智取宜章的也是朱德;湘南起义后,提出“去找毛泽东”,实现井冈山会师的还是朱德。

这正是朱德大智大勇的虎将雄风,敌人闻风丧胆,同志无限敬佩。

朱德大步流星地朝着炮火连天的前线走去。

毛泽东和送行的战友们望着他那高大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莽莽密林中。

朱德赶到前线青岗坡时,三军团和五军团的战士们正在浴血奋战。

当朱德出现在三军团四师的阵地上,对红军官兵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四师一鼓作气,连续夺得川军控制下的几个山头。

但是,战斗仍处于拉锯状态,无大进展。

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命令正在奔袭赤水县的红一军团急速返回增援,并命令陈赓、宋任穷率军委纵队的­干­部团奔赴前线,发起反冲锋。

这个­干­部团是长征出发时,由公略、彭扬两个步兵学校合并组成,成员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连排­干­部。

朱德指挥­干­部团抢占有利地形,打退了川军的进攻,巩固了阵地。

午后,右翼川军的兵力剧增,同红军反复争夺着每一个山头,战斗异常激烈,红军的阵地几度易手又几度夺回。

不仅战士伤亡很多,就是团以下的­干­部也有不少牺牲。

就在这种处境极为危险的时刻,朱德仍坚持在前沿阵地指挥着战斗,毫无惧­色­。

当晚,毛泽东和政治局的几位领导人开会。

根据敌军云集川南、黔北一带,围堵红军的新情况,决定改变原拟沿赤水北上,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迅速撤出土城战斗,渡赤水河西进。

这样,就可以打乱敌人尾追的计划,变被动为主动。

为此,朱德、刘伯承仍留在前线指挥,周恩来负责在第二天天亮前架好抢渡赤水河的浮桥,陈云负责安置伤病员和处理好军委纵队的笨重物资。

作战部队和军委纵队都立即轻装,准备从土城渡过赤水河。

赤水河,是长江上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沿云南、贵州、四川蜿蜒北上,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全长400多公里,河水奔腾湍急,河面最宽处三四百米,最窄处也有100多米。

是一条极难渡涉的河流。

29日3时,朱德下达了红军西渡赤水的命令。

不久,他就来到一军团二师四团的阵地。

天下着雨,川军仗着人多枪多,气焰十分嚣张,增援的部队不断增加,战斗一直在胶着状态,双方的伤亡仍在不断增多。

朱德来到前沿阵地,仔细观察敌我战斗情况后,当机立断,下令后撤。

四团从前沿撤下来后,突然发现朱德还未撤出战斗。

为了掩护朱德后撤,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又带了20多个战士冲上山坡堵住敌人。

他们顺着枪声搜寻了好久,才远远看见朱德背靠着赤水河,手举着望远镜在观察什么。

阵地上的红军越集越多,六团团长朱水秋也来了,大家都听说朱总司令没有撤下来,为他的安全担心,个个急得手掌都沁出了汗。

而朱德还是镇静若定,稳稳地站在那里指挥着担负掩护任务、最后撤出战斗的一营。

约莫过了1个小时,他才收拾起望远镜、地图,不慌不忙地走下阵地,同几位将领谈笑风生。

在四渡赤水之前的土城战斗中,善于化险为夷的朱德在他的戎马生涯的征途上,又重重地写下了一笔,创造了总司令上前线的辉煌。

十六、冲出“鬼子”包围圈(1)

1938年2月28日,在大后方武汉,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把大后方的军民惊呆了。

报童们背着报袋在中山大道,在江汉关,边跑边喊着:“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为国捐躯!”

“民族英雄朱德以身殉国!”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战死在华北抗日前线!”

各种报纸的“号外”,在武汉满天飞扬,各式传闻不胫而走。

新闻界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纷纷为国家痛失英才而感到悲伤和痛惜。

国民党顽固派正在幸灾乐祸。

八路军驻各地的办事处,不时接到电话,询问朱总司令的情况。

《新华日报》社也向延安发去电报,探询“朱德将军有无危险?”在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也给八路军总部发来急电,询问情况,特别问到朱总司令所在位置?要求立即回电。

一时间,乌云满天,风雪满天。

到底华北抗日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这样揪心。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