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诗论 > 第15章 谈诗(1)

第15章 谈诗(1)

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一下,分为五个部分,谈一点个人对诗的看法。

一、诗的认识

有人把写诗着得很神秘。我看,世界上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假如说这个东西神秘,那是因为对它没有认识淸楚,什么工作都可以做好,什么工作都可以做坏。写诗也不例外。

不是足所有写诗的人都能写出好诗来,最优秀的诗人也可能写出很失败的东西,这样看,可以打破一些迷信观念。

前几天听到《长春》杂志的一位编辑说:有人认为发议论的不是诗。这就是说,诗里面不能容纳概念,只要有概念的词句出现在诗里,那个作品就是概念化的。

概念是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抽象的及现思想。允许不允许抽象的表现思想呢?我认为是允许的。

有的议论是诗,有的议论不是诗。

并不是诗里都应该排斥概念,也并不是任何一首诗里都必须要放概念,有的可以直接用概念来表现,有的可以用别的什么方法来表现。问题在于安排得好不好;表现得好不好。所谓好不好,下面会讲到。

最近在考虑这个问题:一般说文学艺术是形象思维,社会科,一类的东西是逻辑思维,我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不是相对立的东西,只是表现思维的方式不一样。文学中的形象思维是有逻辑思维的基础的。我找这个房子的比喻时,总是先对这个房子有明确的概念。连房也没有看见过,又怎么找房子的比喻呢?再如“人面桃花”,两个东西完全不相­干­,但在红的­色­泽这一点上还是相―致的。说这个扩音器像某某人的脸,这就比较困难:说我的脸像烟灰缸,那就什么联系都没有了,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文学中,逻辑思维是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的。

有的议论是诗,当然不一定成为很好的诗;同样的,形象思维的东西也不一定成为很好的诗。形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

莎士比亚写道:

这个英国从不会,也永不会;

躺在一个骄傲的征服者的脚下;

……

让全世界来进攻吧,

我们会吓坏他们。

谁都不能使我们垂头丧气,

如果英国信赖自己。

这是诗,而几乎全记议论,马雅可夫斯基和聂鲁达都有议论,议论得好也能成为诗。

我们也常常从很多漂亮的论文里面发现诗,马雅可夫斯基说:“《共产党宣言》是最好的诗。”

关于风景诗。

虽然风景不变,但人对风景的看法变了。

古代人写泰山和现代人写泰山应该不一样,虽然泰山还是那个泰山,今天的诗人写三峡,应该同李白写的三峡有区别,如果没有写出自己着三峡的新的东西,那就不要写,多印几份李白写三峡的诗就行了,因为这一点上,我敢保险你绝写不过李白的,但你如果写了自己的东西,而李白没有办法,你是你,他是他。

要老老实实地写自己的看法,不要抄人家的。我为什么对中国画发表意见,因为我反对他们抄人家的。那些老先生们不服,他们仍要坚决勇敢的抄下去。但我也不服,我仍要反对这样抄下去。

关于爱情诗。

有一个要求,使它有区别于古代的情诗。让人看出这是二十世纪一个中国人在那里写,不要被人看成雪莱在那里写,或者李易安在那里写。

也不要成为都是依萨可夫斯基式的情诗,中国人的表现方式应该同他们的不一样。

写中国自己的,也不一定要从民歌里面去抄来,要写出你的感觉。也是《长春》的编辑告诉我,他们那儿有人认为爱情诗得有个规格,比如说辫子要两根才可爱,一根就不可爱了;眼睛要大,太小了就不可爱。眉毛要弯,直了就不可爱了。这是抄来的。

什么是庸俗的爱情诗?从人家那里抄来的,已经写过不知多少遍的。没有创造­性­当然是庸俗。

用自己的脑子去认识事物,不要借别人的脑子。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你已经具备了的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大胆地发表意见。只要你敢于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至少可以做到不同于人家。

二、诗的评价

实际上是如何欣赏、如何理解、如何判别?如果要多谈一点,就是如何介绍?这本来是批评家的工作,但批评家也得先有前面三条。

如何欣赏、如何理解和如何判别,是任何一个愿意接触文学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

看作品同时代的关系,有的作品看了以后好似似曾相识,这可能是从哪里抄来的,即使不是全部抄,至少也抄了一半。

作品是否成功,要看作品在这个社会上所能起的作用,你看了以后是否感动,如果被感动,证明作品在你身上起了作用。并且,大体上像你这样教养的人,也都会被感动。

当然,评价诗还有标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就是对社会主义有利。对社会主义有利,并不一定在每首诗的后面都加上个“社会主义万岁”,那样做未免太容易了,很有可能因为强调思想­性­,使人误解写诗离不开概念,应该指出来,概念是很危险的,比较难于驾御的。

我讲这个话,是因为前些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可以。最早甚至于认为写诗就是小资产阶级的。慢慢的进了一步,写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但写风景诗、爱情诗是小资产阶级的。这么一搞,我看无产阶级剩下的真正是“无产”了;而小资产阶级却得到不少意外的财富,也许会上升为资产阶级。

总之,我看政治标准应该是宽的。

含蓄和晦涩。

含蓄要不要?有人说,含蓄不好,含蓄叫人不懂。

含蓄的目的不是要人不懂,而是叫人懂,而且懂得要深一些,我花了不少脑了写,也希望你着的时候花些脑子。要叫人不懂,最好是不写;写了以后总是要求别人能够懂的。

含蓄不是一目了然。一目了然好不好?也好。一幅画摆在这里,看了一目了然。但是文字表现同绘画表现不一样。有的写得很准确,由于文化水平的关系,他却又感觉不出那个准确­性­。

含蓄无非想通过比较深刻的理解,得到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假如不是这样,含蓄就失去意义。

晦涩就不同了。晦涩会产生误解。

晦涩是思想不明确的表现。

从前有个诗人写了一首《鱼化石》,不过那么几行。好几个批评家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来解释,解释的结果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后来去请教诗人。诗人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诗,变成不可知的东西,是哲学上陷到一种极端唯心论的境地时的反应。在批评别人时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他要摆架子,才故意的写成这样。我们同这些极端唯心论的东西缺乏共同的语言,他看事物同我们看事物完全不一样。

上海有个资本家过去学过哲学,我问他什么叫做哲学家?他说:“一个瞎子,跑到地窖子里,找两只黑猫。结果找不到。这就是哲学家。”

这答复很楮彩,是极端唯心论的不可知的东西,但比《鱼化石》还好些。

怎样理解诗歌上的流派?这也是属于诗的评价问题的。

现有的文学史都是从形式上来划分流派的。像梯子形的被称为未来派。还有所谓晒衣竿式、豆腐­干­式等等,这是从形式上挖苦。再如:

歌颂!

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