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2600+,尚欠兄弟们的400字算在明天。谢谢兄弟们的大力支持啊!感谢的话不说了……因为我实在是困死了。哈哈哈,不过痛苦并快乐着,兄弟们,阅读愉快~!)
“云儿,你当真是不逊于你大师兄的天纵奇才啊!”师父在看到我完整的施展了青莲剑式后,不由抚须感叹的说道。
“嘿嘿嘿,那是~否则怎么好意思对别人说,我是华山君子剑的徒弟呢?”我满脸讨好的拍着师父马屁,不禁让师父敲着我的额头笑骂:“臭小子,阿谀奉承,君子所不为也!”话虽如此,但那副受用之极的表情,却是怎么藏也藏不住,显然心里对我之前的答话深表赞同。
当然,师父也只有在我面前,才会将一惯的养气修为丢在一边,露出如寻常长辈一般的宽厚慈祥。
若是换作其他弟子也这般说辞,甚至是灵珊在他面前如此撒娇,想必也会或多或少的遭受几句训斥。
当然,你就算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未必敢在师父面前如此放肆。
而唯有我,才能以这种近乎儿子向老爹讨巧卖乖的神情,打破师父一向宠辱不惊、万年不改的严肃面具。使其在大感快慰之余,更有一种“有子如此,夫复何求”的畅然意味。
师父与我笑谈几句后,又对我指点道:“云儿,这青莲剑式,你已经基本学全了。
将来随着你对这路剑法的体会越来越深,会让你对以前所学的七十二招基剑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
而且青莲剑式的很多剑法,原本就是从七十二基剑里衍化而来。比如,清风香远与清风送爽;花影菱歌与牧指童歌等等。
所以,这路剑法不止可以与你原先的内功互相匹配,更能融入原先的剑法中,让其整体有一个更新的飞跃!
在修习的时候,可以互相印证两套剑法的相通之处……”
师父不厌其详的对我,解释着剑法的运用窍门和剑意的施展理解,又见我一副洗耳恭听,差点要拿笔记本原封抄录的架势。不由使其“好为人师”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脸上写满了夸我“孺子可教”评语。
就这样,一个教得起劲,一个听得认真。持续了一个时辰后,师父才终于意犹未尽的按下话头,吩咐我回去好好练习,然后明日继续再来开小灶。
如此场景,几乎是我和大师兄返回华山后,天天重复的画面。
但大师兄明显不是爱听课的料子。不过他的悟性,尤其在剑法上的理解能力。当真说得上是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了。
可惜这样一来,总让师父在欣慰之余,又有些无力发挥的遗憾。
相比之下,师父却更喜欢教我。
虽然我的悟性,严格来讲并不如大师兄那么厉害。所依仗的,不过是前世总结多年的学习方法,还有认真仔细的上课态度。若非华山有所谓“口口相授,不落文字”的“习俗”。我没准儿真可以抄出个几十页的“课堂笔记”来呢。
但即便如此,师父仍然在我身上找到了极大的教书育人的乐趣。
“哦,对了!”在我刚要告退的当口,师父拍着额头说道:“差点忘了。明天,早一点!为师尚有一个惊喜要告诉你……”
咦?怎么师父还对我卖起关子了?我心里暗奇。可随后任由我如何盘问,师父却始终满脸狡诘的微笑不语。
那模样哪里还有半点,平时里仙风道骨的气质?整个儿一老顽童嘛……
――――――――――――
“师父?到底是什么??”一早,我就按奈不下满腹的好奇,早早跑去师父的书房盘问开了。
“呵呵,诺~”师父顺手递给我一本小册子,笑嘻嘻的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