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日正值农历二月。
师娘与大师兄,早在元宵过后的第三日上,就动身前往峨嵋求亲了。
而华山上下,则仍未从节日的喧嚣中完全恢复过来。许多省亲归来的弟子们,纷纷互相交换着各自带来的土产,叙述着各自回乡的诸般趣闻。
当然,也会有有心人询问起师娘和大师兄为何不在华山。
可众相询问之下,又无人知晓。直至问到师父,才知他们是“有事外出,不日即回”。
同门之中,当然不乏聪明机敏之辈。虽明知此为师父有意搪塞的推脱之语,但奈何师父平日里积威太甚,又有何人敢冒熊心豹子胆加以深究呢?
当然,很快的,这份好奇就被师父布置下的繁重“课业”所取代。
在众人怨声载道,互相诉苦师父是如何的官僚、如何的没有“人性”之时。也有某些特殊人士,正悠哉悠哉的享受着“免修”的特权……
至于“某”为何人?咳咳,不才,正是区区在下。
最近两个月,我几乎谢绝所有的应酬和集体练功的时间。
一直蜗居于自己的小屋之内,反复的温习着师父新近传授的剑法。偶尔,也会吟诵一下宋朝周敦颐的名著――《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
“莲者,君子也。”
每当我念及此、想及此的时候,脑中都会不由浮现出当日师父传授我青莲剑式之际,所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云儿,你可知道?华山,其实根本没有君子剑法……”
我至今都记得,自己当时目瞪口呆的表情,还有师父那高深莫测的微笑……
青莲剑式,亦称莲华剑式。与铁线剑式、飘絮剑式并称于华山。因其共有三十六招的缘故,也称为三十六品青莲剑式。
据说当年,历代华山先祖几乎穷百年之力,创出了对应华山朝阳、莲花、云台、落雁、玉女诸峰为名的五大剑式。而其每路剑式,又分别对应着五种特色各异、体系完整的武学套路。故为当时江湖中人所称道。也正因此,才有了华山巅峰时期,几乎称霸江湖的辉煌局面。
虽说现在,朝阳峰一脉与云台峰一脉的剑式具已失传;但即便如此,仅凭如今保留的三大剑式。依旧能使华山在江湖一流门派的序列里,牢牢占居着一席之地!
毕竟,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最多只能称霸江湖,十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尤其许多高手的成功,都具备了诸般不可复制的偶然性。
而真正想在江湖绿树长青的王道之法,则唯有以一个实力雄厚的门派为根基,培养出更多可以成为后盾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