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巨大的收获几乎令民兵团火力倍增,大家伙儿简直乐疯了,但身为团长的李卫华却并很快就打断了大家的欢庆,战场还没有打扫完毕,他就将龙飞豹叫了过来,“豹子,手枪队所有队员立即伪装成败兵诈进县城”
龙飞豹没想到团长的野心如此之大,居然这一战才刚刚打完就想着趁势拿下县城了,心中不禁一阵兴奋。请记住本站的网址:。李卫华虽然一直都没公开亮出红军与中*共的旗号,但他在处事的大原则上却始终都与**的主张相一致,这令龙飞豹的疑虑渐渐消除,再加上毛毛现在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更比以前要安全得多,龙飞豹便暂时息了寻找师长重新归队的想法,反正在哪儿不都是干革命吗?何况师长他们的处境凶险,即便多了他一个人,也未必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在这里好好干,说不定反而可以牵制敌人兵力,给师长他们赢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呢。
在红军初创时期,**意识到红军武器低劣且弹药不足,既不擅长攻坚、也不利于守城,因此每打下一个城镇,都会尽可能将城墙拆掉,这样就算丢了,以后想再抢回来也不难□明夺*权后中*共中央的军事路线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那些早被拆掉的城墙他们也没那个财力和闲工夫重新修起来,其中兴国县的治所潋江镇作为较早成为苏区的县城,自然也是如此,而**夺回兴国不久,自然也来不及修复城墙,因此现在的兴国县城是没有城防的
一支两千多人的三流**部队(保安旅下辖两个团,现在一个被全歼,还剩旅部和一个团,而且这种杂牌军缺额十分严重,加上城里的警察也不到三千人。)守卫一个没有城防的镇子,想要抵挡上万敌军(为了给守军施加压力,十二岁以上的男人李卫华全带上虚张声势了,结果真的被他赌对了。)的进攻,从常识来看是根本不可能的,再加上龙飞豹他们大肆宣扬“匪军”的强大,那个保安旅长顿时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民兵团还没开始攻城、手枪队也没使出大杀着,这家伙就派人出来请降了,令大家喜悦之余连呼没劲
那个保安旅长本来还提出一大堆的要求,诸如民兵团必须放他和城里剩下的那个保安团离开,而且不能缴他们的械之类,李卫华登时就怒了,立即下令攻城,结果炮声刚一响起,那个保安旅长就彻底熊了,除了放他自己和少数几个亲信离开,其他的部属都不管了,留在城里的财产也任凭“各位当家的”处置
李卫华自然欣然应允,放走一个草包对民兵团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同时保安旅的士兵被老大抛弃,必然心生怨恚,转化的难度自然也会降低不少。而且不打仗就可以接管兴国县城潋江镇,意味着民兵团将缴获到全部的武器和弹药,这和苦战之后打下来的结果,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尽管自认为已经相当乐观,但潋江镇的缴获之大却还是令李卫华大吃一惊,原来兴国县城居然是老蒋二十万闽浙赣“剿匪”大军补给物资的重要中转站点之一,储备物资之丰富令李卫华差点笑掉了下巴。
之前野战的缴获不算,民兵团光在潋江镇就接收了三千多支步枪、五百多支手枪、冲锋枪一百八十余支、轻重机枪五十余挺、迫击炮二十余门,这些都不算特别多,装备中央军一个师都不太够,考虑到江西“剿匪”前线**的数量多达二十余万,大概也只能有限地弥补战损而已,但弹药方面就不一样了,光是各种子弹就有500余万发,另有手榴弹8万多颗,迫击炮弹五千余发,以民兵团现在的兵力,用几年都没问题
此外刺刀、钢盔、水壶、有线电话、无线电台等军用(或军民两用)装备也多少缴获了一些。其中还有一部几乎可以覆盖到大半个中国的大功率电台,理论上完全可以与远在云贵的党中央联系上,但问题是李卫华不知道通讯密码,所以只能先放着了
至于药品,李卫华虽然对这些古老的品种不太了解,但光看数量,就知道足够他的部下受七八次重伤之用
此外,民兵团还缴获了大量金银财货和生活物资,包括三百多万斤粮食、八万多斤食盐、大洋60多万块等等,原来穷得跟叫花子一样的民兵团一下子就发财了。县城里居然存着这么多的物资,那个保安旅长大概是不甚清楚的,否则他哪还敢弃城而逃,想想老蒋对待韩复渠的手段,李卫华不禁对那个让他占了大便宜的倒霉蛋稍感歉意。说起来真要论责任,估计老蒋才是头一个,若非他托大地以为后方很安全,有一个保安旅便足以固守,只怕就不会将这么多好东西集中放在兴国县城,而便宜了李卫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恶客吧?
占领县城之后,兴国境内的其他城镇以及县城周边的乡村也很快都归于民兵团的控制之下,总人口超过了十万人,民兵团因此有了进一步扩军的基础。此外,两千多个俘虏至少也能转化一千多人过来,民兵团又从县城的监狱里救出了一些还没被弄死的的红军战俘、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他们的加入不但直接增加了民兵团的兵力,而且也提高了官兵的平均素质,尤其是一百多名伤痕累累的老红军,只要等他们养好伤,在民兵团这样的新军之中至少当个连排级的军官是绝对没问题的,有了他们作为骨干,民兵团的战斗力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兵力增加而又不缺装备,李卫华很自然地再次起了扩军的念头,但考虑到兴国县的青壮本就已经严重不足,李卫华只敢将(常备军)征兵比例控制在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下,也即是一千来人的动员兵,加上转化的战俘与陆续来投的老红军,总兵力有三千多人,按照“三三制”原则编成了一个主力团,其中团部直辖一个重机枪连(18挺重机枪)、一个迫击炮连(12门82mm迫击炮、24门60mm迫击炮。)、由原来的手枪队升格成的特战队(连级)“毒牙”以及全员装备冲锋枪或冲锋手枪的突击队“狼牙”(连级),使得民兵团的火力超过了抗战之前几乎所有的**团级单位
第十六章 无双炮术
到了35年1月底,民兵连已经控制了兴国县内超过八成的乡村与接近三成的城镇,辖下人口6万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从控制的村镇以及救出的矿工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员。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更重要的是,数十名侥幸逃过敌人捕杀隐藏到各个村子里的红军战士和党员干部在得知李卫华是“**的特派员”后纷纷加入,对于手头严重缺人的李卫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有了这些骨干的加入,加之缴获到的嚎武器弹药,李卫华的部队虽然疯狂扩编,战斗力却不降反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团
依靠历次战斗的缴获,这时的民兵团已经拥有1236支步枪(其中包括汉阳造88式在内的口径德系步枪1184支),3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22支冲锋枪、99把连射手枪,104把单发手枪。步枪弹3万多发、轻重机枪弹合计2万多发、手枪弹1万多发、手榴弹一百多颗、刺刀356把,在编2549人,另有156个正在恢复的伤兵和127个还需思想教育的俘虏,兵工厂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员工132人的中型企业(以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确实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搞工业搞得最好的阎锡山,旗下的某些“大型企业”也才几百个职工),不满十四岁而不能进入战斗部队的少年学员1264人。
虽然李卫华一直没有亮出红军的旗号,但兴国县的土地事实上已经几乎都被占光了,若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还没察觉,他们也未免太迟钝了。但即使如此,李卫华的韬光养晦还是收到了效果,以为民兵团只是一支土匪武装而且人数有限的**保安旅长担心别动队的支队长趁机把自己彻底架空,只肯给派出一个团跟着他下乡剿匪,那个支队长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以为手下有四百多个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的别动队员,以及一个保安团千余人,再加强些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比正规军的一个团都强,就算那支土匪再怎么厉害,应该也可以轻松搞定。
但是,民兵团控制范围的扩大,不光代表着收入与兵源的增加,也意味着情报网络更大更密,尤其是如今民兵团还缴获了一些马匹,各村镇之间传递起消息来就更加快捷方便,因此那个**的加强团才刚刚进入民兵团的控制区,李卫华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好整以暇地设下了一个伏击圈
“打!”,随着李卫华一声令下,民兵团主力一千多人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浑然不知自己进入了伏击圈的敌人♀时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已经相当强大,如果连二十响也算上,足有134支,而且在李卫华的布置下,这些自动武器形成了杀伤效率极高的密集交叉火力,走在队列前面的别动队立刻遭到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承认,35年的别动队战斗意志还很顽强,在一下子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后,他们依然在残存军官的指挥下奋勇冲锋。然而,这个年代**的战术素养实在低下(注1),密集的冲锋队型令民兵团的交叉火力发挥出了令人瞠目的效果,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四百多人的别动队就几乎全趴下了。见到敌人如此凶悍,后面的保安团长大惊失色,可还没等到他想出办法来,一颗迫击炮弹突然精准地落在他的身前,“轰”地一声就将他炸得不成人形
“团长,你这炮怎么打的?太神了!”,被李卫华抢走战斗岗位的炮兵难以置信地叫道。
“你们只要认真训练,也能到这个水准的。”,李卫华笑着勉励道,但他心里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卫华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其他成绩都是倒着数的,能够一进去就成为小队长,却无人提出异议,靠的就是他无以伦比的炮术,他甚至像某些神枪手有所谓“枪感”一样具有类似的“炮感”,对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哪怕是他此前没用过的大炮、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型号,他最多也只需打两发测试一下性能,后面的便都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
之所以李卫华打袍能够神乎其技,与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别人小的时候玩的是炮仗,他李卫华玩的是大炮。在他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中,李家以为国家测试(新型号)和检测(旧型号)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名义,让李卫华从十二岁开始,三十几年中打袍二十余万发(主要是因为测试为了了解极限性能,经常会打到炮管发红的地步,一般的炮兵训练与战斗却很少这样。),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火炮类型他都玩过,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炮兵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在炮术方面确有天分,最终才练出这一手当初特种部队里人人羡慕的绝活
保安团的战斗意志远不能与别动队这样的党国死忠相比,现在团长又被击毙,自然纷纷缴械投降,民兵团只损失了区区十几个人,就成功全歼了将近2000人而且装备精良的一个加强团,取得了自李卫华拉起队伍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此战民兵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其中包括结构完好以及可以修好的制式步枪812支(一般来说装备越好,步枪的比例越低,抗战期间**精锐部队基本都是两个人一支步枪,当然红军那种枪支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装备大刀长矛的另算。)、二十响391把、单发手枪33把、冲锋枪(花机关和汤普森)71支、轻机枪22挺、马克沁重机枪5挺、82mm迫击炮4门、60mm迫击炮11门,步枪弹和机枪弹各十余万发、手枪弹十万余发、手榴弹五千多颗,刺刀874把,钢盔411顶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
当时在这方面只有两类军队稍好一点,一是主将有(一战以后的)留洋经历或者受过德国教官(同样是要一战以后的)指导的,二是在国内战争中一直被人用优势火力欺负的部队,比如红军和西北军
第十六章 无双炮术
到了35年1月底,民兵连已经控制了兴国县内超过八成的乡村与接近三成的城镇,辖下人口6万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从控制的村镇以及救出的矿工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员。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更重要的是,数十名侥幸逃过敌人捕杀隐藏到各个村子里的红军战士和党员干部在得知李卫华是“**的特派员”后纷纷加入,对于手头严重缺人的李卫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有了这些骨干的加入,加之缴获到的嚎武器弹药,李卫华的部队虽然疯狂扩编,战斗力却不降反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团
依靠历次战斗的缴获,这时的民兵团已经拥有1236支步枪(其中包括汉阳造88式在内的口径德系步枪1184支),3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22支冲锋枪、99把连射手枪,104把单发手枪。步枪弹3万多发、轻重机枪弹合计2万多发、手枪弹1万多发、手榴弹一百多颗、刺刀356把,在编2549人,另有156个正在恢复的伤兵和127个还需思想教育的俘虏,兵工厂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员工132人的中型企业(以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确实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搞工业搞得最好的阎锡山,旗下的某些“大型企业”也才几百个职工),不满十四岁而不能进入战斗部队的少年学员1264人。
虽然李卫华一直没有亮出红军的旗号,但兴国县的土地事实上已经几乎都被占光了,若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还没察觉,他们也未免太迟钝了。但即使如此,李卫华的韬光养晦还是收到了效果,以为民兵团只是一支土匪武装而且人数有限的**保安旅长担心别动队的支队长趁机把自己彻底架空,只肯给派出一个团跟着他下乡剿匪,那个支队长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以为手下有四百多个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的别动队员,以及一个保安团千余人,再加强些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比正规军的一个团都强,就算那支土匪再怎么厉害,应该也可以轻松搞定。
但是,民兵团控制范围的扩大,不光代表着收入与兵源的增加,也意味着情报网络更大更密,尤其是如今民兵团还缴获了一些马匹,各村镇之间传递起消息来就更加快捷方便,因此那个**的加强团才刚刚进入民兵团的控制区,李卫华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好整以暇地设下了一个伏击圈
“打!”,随着李卫华一声令下,民兵团主力一千多人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浑然不知自己进入了伏击圈的敌人♀时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已经相当强大,如果连二十响也算上,足有134支,而且在李卫华的布置下,这些自动武器形成了杀伤效率极高的密集交叉火力,走在队列前面的别动队立刻遭到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承认,35年的别动队战斗意志还很顽强,在一下子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后,他们依然在残存军官的指挥下奋勇冲锋。然而,这个年代**的战术素养实在低下(注1),密集的冲锋队型令民兵团的交叉火力发挥出了令人瞠目的效果,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四百多人的别动队就几乎全趴下了。见到敌人如此凶悍,后面的保安团长大惊失色,可还没等到他想出办法来,一颗迫击炮弹突然精准地落在他的身前,“轰”地一声就将他炸得不成人形
“团长,你这炮怎么打的?太神了!”,被李卫华抢走战斗岗位的炮兵难以置信地叫道。
“你们只要认真训练,也能到这个水准的。”,李卫华笑着勉励道,但他心里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卫华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其他成绩都是倒着数的,能够一进去就成为小队长,却无人提出异议,靠的就是他无以伦比的炮术,他甚至像某些神枪手有所谓“枪感”一样具有类似的“炮感”,对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哪怕是他此前没用过的大炮、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型号,他最多也只需打两发测试一下性能,后面的便都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
之所以李卫华打袍能够神乎其技,与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别人小的时候玩的是炮仗,他李卫华玩的是大炮。在他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中,李家以为国家测试(新型号)和检测(旧型号)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名义,让李卫华从十二岁开始,三十几年中打袍二十余万发(主要是因为测试为了了解极限性能,经常会打到炮管发红的地步,一般的炮兵训练与战斗却很少这样。),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火炮类型他都玩过,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炮兵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在炮术方面确有天分,最终才练出这一手当初特种部队里人人羡慕的绝活
保安团的战斗意志远不能与别动队这样的党国死忠相比,现在团长又被击毙,自然纷纷缴械投降,民兵团只损失了区区十几个人,就成功全歼了将近2000人而且装备精良的一个加强团,取得了自李卫华拉起队伍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此战民兵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其中包括结构完好以及可以修好的制式步枪812支(一般来说装备越好,步枪的比例越低,抗战期间**精锐部队基本都是两个人一支步枪,当然红军那种枪支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装备大刀长矛的另算。)、二十响391把、单发手枪33把、冲锋枪(花机关和汤普森)71支、轻机枪22挺、马克沁重机枪5挺、82mm迫击炮4门、60mm迫击炮11门,步枪弹和机枪弹各十余万发、手枪弹十万余发、手榴弹五千多颗,刺刀874把,钢盔411顶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
当时在这方面只有两类军队稍好一点,一是主将有(一战以后的)留洋经历或者受过德国教官(同样是要一战以后的)指导的,二是在国内战争中一直被人用优势火力欺负的部队,比如红军和西北军
第十六章 无双炮术
到了35年1月底,民兵连已经控制了兴国县内超过八成的乡村与接近三成的城镇,辖下人口6万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从控制的村镇以及救出的矿工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员。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更重要的是,数十名侥幸逃过敌人捕杀隐藏到各个村子里的红军战士和党员干部在得知李卫华是“**的特派员”后纷纷加入,对于手头严重缺人的李卫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有了这些骨干的加入,加之缴获到的嚎武器弹药,李卫华的部队虽然疯狂扩编,战斗力却不降反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团
依靠历次战斗的缴获,这时的民兵团已经拥有1236支步枪(其中包括汉阳造88式在内的口径德系步枪1184支),3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22支冲锋枪、99把连射手枪,104把单发手枪。步枪弹3万多发、轻重机枪弹合计2万多发、手枪弹1万多发、手榴弹一百多颗、刺刀356把,在编2549人,另有156个正在恢复的伤兵和127个还需思想教育的俘虏,兵工厂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员工132人的中型企业(以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确实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搞工业搞得最好的阎锡山,旗下的某些“大型企业”也才几百个职工),不满十四岁而不能进入战斗部队的少年学员1264人。
虽然李卫华一直没有亮出红军的旗号,但兴国县的土地事实上已经几乎都被占光了,若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还没察觉,他们也未免太迟钝了。但即使如此,李卫华的韬光养晦还是收到了效果,以为民兵团只是一支土匪武装而且人数有限的**保安旅长担心别动队的支队长趁机把自己彻底架空,只肯给派出一个团跟着他下乡剿匪,那个支队长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以为手下有四百多个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的别动队员,以及一个保安团千余人,再加强些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比正规军的一个团都强,就算那支土匪再怎么厉害,应该也可以轻松搞定。
但是,民兵团控制范围的扩大,不光代表着收入与兵源的增加,也意味着情报网络更大更密,尤其是如今民兵团还缴获了一些马匹,各村镇之间传递起消息来就更加快捷方便,因此那个**的加强团才刚刚进入民兵团的控制区,李卫华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好整以暇地设下了一个伏击圈
“打!”,随着李卫华一声令下,民兵团主力一千多人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浑然不知自己进入了伏击圈的敌人♀时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已经相当强大,如果连二十响也算上,足有134支,而且在李卫华的布置下,这些自动武器形成了杀伤效率极高的密集交叉火力,走在队列前面的别动队立刻遭到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承认,35年的别动队战斗意志还很顽强,在一下子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后,他们依然在残存军官的指挥下奋勇冲锋。然而,这个年代**的战术素养实在低下(注1),密集的冲锋队型令民兵团的交叉火力发挥出了令人瞠目的效果,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四百多人的别动队就几乎全趴下了。见到敌人如此凶悍,后面的保安团长大惊失色,可还没等到他想出办法来,一颗迫击炮弹突然精准地落在他的身前,“轰”地一声就将他炸得不成人形
“团长,你这炮怎么打的?太神了!”,被李卫华抢走战斗岗位的炮兵难以置信地叫道。
“你们只要认真训练,也能到这个水准的。”,李卫华笑着勉励道,但他心里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卫华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其他成绩都是倒着数的,能够一进去就成为小队长,却无人提出异议,靠的就是他无以伦比的炮术,他甚至像某些神枪手有所谓“枪感”一样具有类似的“炮感”,对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哪怕是他此前没用过的大炮、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型号,他最多也只需打两发测试一下性能,后面的便都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
之所以李卫华打袍能够神乎其技,与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别人小的时候玩的是炮仗,他李卫华玩的是大炮。在他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中,李家以为国家测试(新型号)和检测(旧型号)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名义,让李卫华从十二岁开始,三十几年中打袍二十余万发(主要是因为测试为了了解极限性能,经常会打到炮管发红的地步,一般的炮兵训练与战斗却很少这样。),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火炮类型他都玩过,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炮兵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在炮术方面确有天分,最终才练出这一手当初特种部队里人人羡慕的绝活
保安团的战斗意志远不能与别动队这样的党国死忠相比,现在团长又被击毙,自然纷纷缴械投降,民兵团只损失了区区十几个人,就成功全歼了将近2000人而且装备精良的一个加强团,取得了自李卫华拉起队伍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此战民兵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其中包括结构完好以及可以修好的制式步枪812支(一般来说装备越好,步枪的比例越低,抗战期间**精锐部队基本都是两个人一支步枪,当然红军那种枪支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装备大刀长矛的另算。)、二十响391把、单发手枪33把、冲锋枪(花机关和汤普森)71支、轻机枪22挺、马克沁重机枪5挺、82mm迫击炮4门、60mm迫击炮11门,步枪弹和机枪弹各十余万发、手枪弹十万余发、手榴弹五千多颗,刺刀874把,钢盔411顶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
当时在这方面只有两类军队稍好一点,一是主将有(一战以后的)留洋经历或者受过德国教官(同样是要一战以后的)指导的,二是在国内战争中一直被人用优势火力欺负的部队,比如红军和西北军
第十六章 无双炮术
到了35年1月底,民兵连已经控制了兴国县内超过八成的乡村与接近三成的城镇,辖下人口6万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从控制的村镇以及救出的矿工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员。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更重要的是,数十名侥幸逃过敌人捕杀隐藏到各个村子里的红军战士和党员干部在得知李卫华是“**的特派员”后纷纷加入,对于手头严重缺人的李卫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有了这些骨干的加入,加之缴获到的嚎武器弹药,李卫华的部队虽然疯狂扩编,战斗力却不降反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团
依靠历次战斗的缴获,这时的民兵团已经拥有1236支步枪(其中包括汉阳造88式在内的口径德系步枪1184支),3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22支冲锋枪、99把连射手枪,104把单发手枪。步枪弹3万多发、轻重机枪弹合计2万多发、手枪弹1万多发、手榴弹一百多颗、刺刀356把,在编2549人,另有156个正在恢复的伤兵和127个还需思想教育的俘虏,兵工厂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员工132人的中型企业(以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确实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搞工业搞得最好的阎锡山,旗下的某些“大型企业”也才几百个职工),不满十四岁而不能进入战斗部队的少年学员1264人。
虽然李卫华一直没有亮出红军的旗号,但兴国县的土地事实上已经几乎都被占光了,若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还没察觉,他们也未免太迟钝了。但即使如此,李卫华的韬光养晦还是收到了效果,以为民兵团只是一支土匪武装而且人数有限的**保安旅长担心别动队的支队长趁机把自己彻底架空,只肯给派出一个团跟着他下乡剿匪,那个支队长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以为手下有四百多个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的别动队员,以及一个保安团千余人,再加强些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比正规军的一个团都强,就算那支土匪再怎么厉害,应该也可以轻松搞定。
但是,民兵团控制范围的扩大,不光代表着收入与兵源的增加,也意味着情报网络更大更密,尤其是如今民兵团还缴获了一些马匹,各村镇之间传递起消息来就更加快捷方便,因此那个**的加强团才刚刚进入民兵团的控制区,李卫华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好整以暇地设下了一个伏击圈
“打!”,随着李卫华一声令下,民兵团主力一千多人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浑然不知自己进入了伏击圈的敌人♀时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已经相当强大,如果连二十响也算上,足有134支,而且在李卫华的布置下,这些自动武器形成了杀伤效率极高的密集交叉火力,走在队列前面的别动队立刻遭到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承认,35年的别动队战斗意志还很顽强,在一下子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后,他们依然在残存军官的指挥下奋勇冲锋。然而,这个年代**的战术素养实在低下(注1),密集的冲锋队型令民兵团的交叉火力发挥出了令人瞠目的效果,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四百多人的别动队就几乎全趴下了。见到敌人如此凶悍,后面的保安团长大惊失色,可还没等到他想出办法来,一颗迫击炮弹突然精准地落在他的身前,“轰”地一声就将他炸得不成人形
“团长,你这炮怎么打的?太神了!”,被李卫华抢走战斗岗位的炮兵难以置信地叫道。
“你们只要认真训练,也能到这个水准的。”,李卫华笑着勉励道,但他心里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卫华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其他成绩都是倒着数的,能够一进去就成为小队长,却无人提出异议,靠的就是他无以伦比的炮术,他甚至像某些神枪手有所谓“枪感”一样具有类似的“炮感”,对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哪怕是他此前没用过的大炮、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型号,他最多也只需打两发测试一下性能,后面的便都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
之所以李卫华打袍能够神乎其技,与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别人小的时候玩的是炮仗,他李卫华玩的是大炮。在他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中,李家以为国家测试(新型号)和检测(旧型号)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名义,让李卫华从十二岁开始,三十几年中打袍二十余万发(主要是因为测试为了了解极限性能,经常会打到炮管发红的地步,一般的炮兵训练与战斗却很少这样。),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火炮类型他都玩过,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炮兵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在炮术方面确有天分,最终才练出这一手当初特种部队里人人羡慕的绝活
保安团的战斗意志远不能与别动队这样的党国死忠相比,现在团长又被击毙,自然纷纷缴械投降,民兵团只损失了区区十几个人,就成功全歼了将近2000人而且装备精良的一个加强团,取得了自李卫华拉起队伍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此战民兵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其中包括结构完好以及可以修好的制式步枪812支(一般来说装备越好,步枪的比例越低,抗战期间**精锐部队基本都是两个人一支步枪,当然红军那种枪支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装备大刀长矛的另算。)、二十响391把、单发手枪33把、冲锋枪(花机关和汤普森)71支、轻机枪22挺、马克沁重机枪5挺、82mm迫击炮4门、60mm迫击炮11门,步枪弹和机枪弹各十余万发、手枪弹十万余发、手榴弹五千多颗,刺刀874把,钢盔411顶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
当时在这方面只有两类军队稍好一点,一是主将有(一战以后的)留洋经历或者受过德国教官(同样是要一战以后的)指导的,二是在国内战争中一直被人用优势火力欺负的部队,比如红军和西北军
第十六章 无双炮术
到了35年1月底,民兵连已经控制了兴国县内超过八成的乡村与接近三成的城镇,辖下人口6万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并从控制的村镇以及救出的矿工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员。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更重要的是,数十名侥幸逃过敌人捕杀隐藏到各个村子里的红军战士和党员干部在得知李卫华是“**的特派员”后纷纷加入,对于手头严重缺人的李卫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有了这些骨干的加入,加之缴获到的嚎武器弹药,李卫华的部队虽然疯狂扩编,战斗力却不降反增,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团
依靠历次战斗的缴获,这时的民兵团已经拥有1236支步枪(其中包括汉阳造88式在内的口径德系步枪1184支),3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22支冲锋枪、99把连射手枪,104把单发手枪。步枪弹3万多发、轻重机枪弹合计2万多发、手枪弹1万多发、手榴弹一百多颗、刺刀356把,在编2549人,另有156个正在恢复的伤兵和127个还需思想教育的俘虏,兵工厂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员工132人的中型企业(以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确实算得上是中型企业了,搞工业搞得最好的阎锡山,旗下的某些“大型企业”也才几百个职工),不满十四岁而不能进入战斗部队的少年学员1264人。
虽然李卫华一直没有亮出红军的旗号,但兴国县的土地事实上已经几乎都被占光了,若县城里的那些老爷们还没察觉,他们也未免太迟钝了。但即使如此,李卫华的韬光养晦还是收到了效果,以为民兵团只是一支土匪武装而且人数有限的**保安旅长担心别动队的支队长趁机把自己彻底架空,只肯给派出一个团跟着他下乡剿匪,那个支队长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以为手下有四百多个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的别动队员,以及一个保安团千余人,再加强些冲锋枪、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比正规军的一个团都强,就算那支土匪再怎么厉害,应该也可以轻松搞定。
但是,民兵团控制范围的扩大,不光代表着收入与兵源的增加,也意味着情报网络更大更密,尤其是如今民兵团还缴获了一些马匹,各村镇之间传递起消息来就更加快捷方便,因此那个**的加强团才刚刚进入民兵团的控制区,李卫华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好整以暇地设下了一个伏击圈
“打!”,随着李卫华一声令下,民兵团主力一千多人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浑然不知自己进入了伏击圈的敌人♀时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已经相当强大,如果连二十响也算上,足有134支,而且在李卫华的布置下,这些自动武器形成了杀伤效率极高的密集交叉火力,走在队列前面的别动队立刻遭到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承认,35年的别动队战斗意志还很顽强,在一下子损失了超过半数的兵力后,他们依然在残存军官的指挥下奋勇冲锋。然而,这个年代**的战术素养实在低下(注1),密集的冲锋队型令民兵团的交叉火力发挥出了令人瞠目的效果,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四百多人的别动队就几乎全趴下了。见到敌人如此凶悍,后面的保安团长大惊失色,可还没等到他想出办法来,一颗迫击炮弹突然精准地落在他的身前,“轰”地一声就将他炸得不成人形
“团长,你这炮怎么打的?太神了!”,被李卫华抢走战斗岗位的炮兵难以置信地叫道。
“你们只要认真训练,也能到这个水准的。”,李卫华笑着勉励道,但他心里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卫华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其他成绩都是倒着数的,能够一进去就成为小队长,却无人提出异议,靠的就是他无以伦比的炮术,他甚至像某些神枪手有所谓“枪感”一样具有类似的“炮感”,对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哪怕是他此前没用过的大炮、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型号,他最多也只需打两发测试一下性能,后面的便都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
之所以李卫华打袍能够神乎其技,与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别人小的时候玩的是炮仗,他李卫华玩的是大炮。在他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中,李家以为国家测试(新型号)和检测(旧型号)各种火炮和弹药的名义,让李卫华从十二岁开始,三十几年中打袍二十余万发(主要是因为测试为了了解极限性能,经常会打到炮管发红的地步,一般的炮兵训练与战斗却很少这样。),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火炮类型他都玩过,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炮兵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他在炮术方面确有天分,最终才练出这一手当初特种部队里人人羡慕的绝活
保安团的战斗意志远不能与别动队这样的党国死忠相比,现在团长又被击毙,自然纷纷缴械投降,民兵团只损失了区区十几个人,就成功全歼了将近2000人而且装备精良的一个加强团,取得了自李卫华拉起队伍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此战民兵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其中包括结构完好以及可以修好的制式步枪812支(一般来说装备越好,步枪的比例越低,抗战期间**精锐部队基本都是两个人一支步枪,当然红军那种枪支严重不足、很多人还装备大刀长矛的另算。)、二十响391把、单发手枪33把、冲锋枪(花机关和汤普森)71支、轻机枪22挺、马克沁重机枪5挺、82mm迫击炮4门、60mm迫击炮11门,步枪弹和机枪弹各十余万发、手枪弹十万余发、手榴弹五千多颗,刺刀874把,钢盔411顶
注1: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前期同样存在,国内第一流的王牌部队——桂军钢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以密集队形冲击敌方阵地,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瞬间打残,一个敌人没干掉,自己就死掉了上万人
当时在这方面只有两类军队稍好一点,一是主将有(一战以后的)留洋经历或者受过德国教官(同样是要一战以后的)指导的,二是在国内战争中一直被人用优势火力欺负的部队,比如红军和西北军
第十七章 首夺县城
这样巨大的收获几乎令民兵团火力倍增,大家伙儿简直乐疯了,但身为团长的李卫华却并很快就打断了大家的欢庆,战场还没有打扫完毕,他就将龙飞豹叫了过来,“豹子,手枪队所有队员立即伪装成败兵诈进县城”
龙飞豹没想到团长的野心如此之大,居然这一战才刚刚打完就想着趁势拿下县城了,心中不禁一阵兴奋。请记住本站的网址:。李卫华虽然一直都没公开亮出红军与中*共的旗号,但他在处事的大原则上却始终都与**的主张相一致,这令龙飞豹的疑虑渐渐消除,再加上毛毛现在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更比以前要安全得多,龙飞豹便暂时息了寻找师长重新归队的想法,反正在哪儿不都是干革命吗?何况师长他们的处境凶险,即便多了他一个人,也未必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在这里好好干,说不定反而可以牵制敌人兵力,给师长他们赢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呢。
在红军初创时期,**意识到红军武器低劣且弹药不足,既不擅长攻坚、也不利于守城,因此每打下一个城镇,都会尽可能将城墙拆掉,这样就算丢了,以后想再抢回来也不难□明夺*权后中*共中央的军事路线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那些早被拆掉的城墙他们也没那个财力和闲工夫重新修起来,其中兴国县的治所潋江镇作为较早成为苏区的县城,自然也是如此,而**夺回兴国不久,自然也来不及修复城墙,因此现在的兴国县城是没有城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