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北京人在纽约 > 911一拨就通。

911一拨就通。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她淡淡一笑,“抽烟,脏话,大麻,­性­。可这又怎么样呢?这就是社会呀。你在决定让她走进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一切都早该想到的呀!”

“那不是太……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吗?”

阿春把酒杯放在自己面前的茶几上。

“要记住,”她说,“你现在是生活在美国。美国,表面上乱哄哄,实际上,它有它的规律,它有它的法则,它有它的——游戏规则——这都很严格。它的道德观念也只在这规则内起作用。你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你怎么能够要求你有又儿既生活在美国,又持一个中国的传统观念呢?那不成了畸形了吗?”

“可我是真的害怕,”他忧心忡忡地说,“她这一走,出现了些意外,我意想不到的事。”

“她不走的话,她的一切你都能意想得到吗?她吸大麻,你想到了吗?她在中国的怀孕和流产你想到了吗?”

他哑口无言。

“意外并不是昨天才发生的,只是你昨天才知道罢了。”

“我怕。”

“你怕什么,可怕在事情在后头哪!”不等王起明往下说她又接了下来,并离开了台子,手里拿着酒杯,来回踱着步子,“不错,是没有人写过这方面的书,因为它市场太小,不赚钱,中国移民毕竟在美国的数量太小了,有谁去真正的关心他们,研究他们呢?”

她走到窗口,眺望着蓝天说:“移民,移民子女的教育,多么深奥的题目呀。不要说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同样,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痛苦和一场触及灵魂的文化冲击,美国人叫cultural shock.移民就像断了肢体的人,再重新接起来一样,要骨骼对着骨骼,神­精­对着神­精­,皮肤边着皮肤,活生生的缝合起来,多么痛苦,又多么难熬哇。一些人,就是对付着接起来了,你也会发现他的走路,他的动作,他的神态是那么的不协调,那么难看。”

王起明听得入了神,香烟ρi股烫痛了手指,他急忙把烟头弄灭,又重新点上了一支。

“至于移民的子女,特别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他们完全被新的环境弄糊涂了,好坏分不清了,标准全变了,价值观也靠不住了,象新衣服一样全换了。他们甚至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他们舒服吗?”

“舒服?”她冷笑一声,“他们舒服得了吗?他们会反抗,本能地反抗这一切,又不自觉地去吸收这个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他们一下子变得什么也不是了。既做不了美国人,又不再是中国人。新的生活完全陌生,旧的生活方式又被丢进了大海。”

王起明钦佩地望着阿春。

阿春接着说:“什么华青帮、青龙帮、鬼影帮,现在又加上了越南帮。

他们杀人、抢劫、贩毒、卖­淫­,这都成了美国社会的一大灾难。他们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呢?只能睁着眼睛,看着他们的子女,这些本来是那么听话的孩子去杀人越货,他们对此束手无策。为了活命,他们拼命工作,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也没有能力去管教他们。因为他们的英语不如这些孩子,社会知识也不如这些孩子,甚至连­精­力也不够了。怎么办?只好看着他们的孩子变成魔鬼。“

“那么,我们没有办法了吗?”

“没有。”

“一点没有?”

“对于这些年轻人,我们很难做什么事。因为这是历史,人不能抗拒历史。”

“可是……”

“就具体的人而言,你当然有事要做。”

“做什么?”

“防备。”

“防备?”

“对。”阿春十分有经验地说,“你要防备宁宁周围的人,隐藏在幕后的人。他们当然知道你是生意人,有几个钱在手上。他们会下手,向你下手。还有……”

“还有?”

“另一种可能。他们利用宁宁做人质,逼你交出巨款。”

他认真地听,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实话,他有点紧张。

他正因为紧张,他才要认真地听阿春讲,阿春是个老移民,她的经验比金子还可贵。

“其实,”阿春象是在总结,“你是在管闲事。”

“管闲事?”

“对。”

“谁?”

“你。”阿春肯定地说,“美国的法律,是以人的权力为基本,她18岁了,你就再也没有权力去­干­涉她的事情。”

“怎么是­干­涉?”

“是­干­涉。”

“可她还不懂事,没有成|人呀!”

“从明年开始,你的税务会有一个很大变化。她的一切开支,就再也不会出现你的税单上,你的各种保险,也再保护不到她的头上。她的名字也将在你的家庭里除去。”

“可我不愿意这样。”

“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人权法。”

“人权法……”王起明自语。这三个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美国可是你自觉自愿来的,并不是谁请你来的。你来了,就得遵守它的法律。想开了吧!在美国,你是得不到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伦之乐的!”

“难道,中国的一切观念在这儿,都用不上吗?”

“也不是。中国有句俗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哪儿的黄土不埋人!我倒是觉得,东半球,西半球,哪儿的土都是土。人死了,埋在哪儿都一样。”

这时,她把杯中酒全喝光了。那酒杯,盖住她的脸,在玻璃杯后面,她的脸是什么表情,谁也看不出,谁也猜不到。

王起明也跟着灌了一口。

“你该走了。”阿春说。

“你赶我走?”

“不。让你太太一个人支撑一个厂,不合适,尤其是在这个关口。”

“你的店怎么样?”王起明换了一个话题。

“唉,一团乱麻,一笔糊涂帐!”

“你的个­性­,根本不适合与人合股。”

“独资?钱呢?那两个混蛋股东倒是想卖股子,可他们头期就要十万现金,这不是成心难为我吗?”

王起明拉开房门说:“阿春,我觉得,生活里要是没有你,我很难支撑下去。”

“少说废话!”说着,阿春把王起明推上轿车。

几天之后,阿春收到了张10万美金的支票。上面的签字阿春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王起明。

她看着那龙飞凤舞的签字,站立良久。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