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邺城之战规模巨大,涌现出不少英雄集体和个人,立功受奖的可不止王屋独立营一支部队,只不过战后请功表章各部队还没有统计上来,作为特别突出的代表王屋独立营不过是第一个受到表彰。
不同于其他诸侯,李晓对军队的奖励只有彰显其荣誉的锦旗和奖章,而不是财帛,相比其他诸侯用钱财奖励来鼓舞士气,李晓的做法似乎显得吝啬。但其实不然,要论奖励,李晓给部下的奖励堪称天下之最,没有哪个诸侯军阀比的上,因为李晓给的是土地和美好生活的希望,说白了,就是奖励已经给下去了,士兵是在为保卫自己的奖励而战,好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其他的军队都是临战前当官的才画出一个大饼摆在那里充当诱『惑』,两下相较,士气高下立判。
人民百姓需要什么,怎么引领,这就是时代的脉搏,历史的『潮』流,这就是人心,谁能掌握这股『潮』流,顺势而为,谁就能取得天下,这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不是每一个人的眼光都那么敏锐,所以站在历史高点的伟人那么少,李晓的成功不过是因为他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多了上千年的经验而已。
“大将军,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了……”一直埋头文案的庞统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搁下笔,兴奋的道:“此战共计歼敌正规军一万六千四百二十二人,其中杀死三千六百零七人,重伤两千三百三十七人,轻伤不计。共歼灭豪门私兵五万余人,其中……”
重伤员是统计中不好处理的数字,受古时医疗卫生落后的限制,重伤员一般六、七成以上最终都要划到死亡名单上,所以那时军队的普遍做法是把敌军重伤员杀死,轻伤员当重伤员报。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节省己方的『药』材,那可是战略物资,二来减少敌军重伤员的痛苦,也算人道主义,三可以保护军队仁义的形象,不然你报上去俘虏重伤员三千,事后上面来人一检查,中间这段时间又死了两千,这个漠视生命的罪名谁来背?朝堂之上最不缺的就是敌人,权利家可都是把仁义二字时时挂在嘴边自我标榜的,你这个冷血将军的名头一挂,好,正愁没有攻击目标呢,你自己送上一个。所以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当场处理掉敌军的重伤员,当作死亡人数报上去是所有军队的传统,天经地义,没有人会去挑战这个传统,像扬威军这样尽力去抢救对方的重伤员,那可就真正称的上是仁义之师了,这也是李晓出于对自己的权利优势的自信。
报完了歼敌人数之后,就是战利品的缴获,袁绍经营河北多年的积蓄都存储在邺城,结果这次被扬威军一扫而空,让李晓发了个横财。屋子里的几个参谋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听着庞统嘴里吐出的数字咧着嘴傻笑,眼里直泛金光,好家伙,这回发大了,就是连打五个关中战役和并州战役也抢不到这么多钱啊!
这个结果也在李晓的意料当中,攻取邺城的目的之一就是夺取里面的钱粮用来支撑作战,这场豪雨虽然阻止了扬威军进一步扩大战果,但是也把袁军撤退前四下放的大火及时浇灭,致使城内所有粮仓都完整的落到了扬威军手里。虽然也很满意,但对于这些已经到手的东西李晓已经不关心了,做为统帅,他始终都要往前看,问道:“权利部有没有军队违纪的事情报上来?”
“没有,看来王风事件确实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一个参谋答道。
“命令权利部不能放松警惕,邺城的百姓会不会支持我们,就看我们的军队怎么对待他们。另外,也要加强对城内豪族的监视,军队纪律好不代表我们不敢杀人,有不服管理、煽动百姓的异动者立刻剿灭。”李晓冷冷的道,就算是具有民主意思的现代人,出身平民的他对吸吮百姓鲜血的贵族豪门也没有丝毫好感,深具朴素的阶级感情。
“是。”
“大将军,城内豪族已有多家发出请贴请大将军前去赴宴,看来有输诚之意。”外事李晓都交给了贾诩处理,这些杂事都由贾诩统一接待处理了之后再向李晓请示。
李晓略一沉『吟』,道:“你把这些豪门的类别甄别一下,士族和商贾分开,我分别统一宴请他们,安抚一下人心。什么输诚,怕我手里的刀而已,在冀州之战胜负未明朗之前,这些人是不会真正低头的。”
虽然知道这些人不是甘心投降,李晓也不能『乱』杀,就算是阶级敌人,只要愿意承认自己的政权并投身到政权的建设当中去,该拉拢的还是要拉拢的,毕竟这个时候民智未开,知识文化还是集中掌握在世族豪门手里,扬威军政权快速扩大,极度缺乏知识『性』人才,短时间内无法可想,如果这股力量能加入进来,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你不接纳他们,就等于是把这股力量完全彻底的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这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所为。再说李晓也不怕这些人玩什么阳奉阴违,只要对土地征以重税,迫使这些豪门放弃了土地,那么李晓就有把握把豪门牢牢压制住,并逐步削弱他们的影响。
“诺。”贾诩拱手为礼。
“许晃军团那里来消息没有?”李晓把注意力转回到军事上。
贾诩道:“未曾。许晃将军六日前渡的卫河南下,如果不出意外,此时应该偷袭内黄、黎阳得手,饮马黄河北岸了,也许是这场大雨把报捷的快马耽搁在路上了。”
李晓来到地图前,目不转瞬的看了良久,微微皱着眉,摇头道:“不知道这场雨的范围有多大,如果冀州以北没有降雨,那就等于平白多给了已经动身南下的袁绍好几天的时间,形势微妙啊!”
冀州战役的第一阶段目标是控制魏郡,夺取邺城,目前虽然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如果能在这股基础上尽量把战线往北推,给战役第二阶段留下足够大的战略空间那自然是更妙了,可是老天爷却把扬威军主力遏制在了邺城,寸步难行。
贾诩却不在意,道:“暴雨不终朝,河北的雨季已过,这场雨早晚会停。部队取下邺城本来就很疲惫,休息一下也好。”
这时一个参谋送来一份军报,敌张颌部已抵邺城北百里外,因雨扎营停下,是监视北线的斥候冒雨快马跑了一天刚刚送到的。另外还记录有张颌部的情况,只有一万多人,携有少量辎重,士气低落,总之不像是来救援邺城的,倒更像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