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帅,当断则断,您还是找个借口先离开安邑,万一……”
“你他娘的胡说些什么,大将军决不是这种人!”
“哼,大将军或许不是这种人,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就难说了,倘若他们来个先斩后奏怎么办?”
“张帅一身安危身系我黄巾兴亡,万不可置于险地。张帅,您还是走吧,有杨帅留在这里也够了,总不能叫人家一锅脍了。”
“杨帅,您倒是劝劝张帅啊……”
“……”
此刻张燕的驻跸之处亦是一片喧哗之声,手下忠心的将领苦劝张燕火速离开安邑,张燕阴沉着脸,一语不发。自张角死后,黄巾军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名义上的统帅,青州黄巾、徐州黄巾、西川黄巾、南阳黄巾均是各自为战,各有一方首领,而张燕的黑山军继承的是其义父张牛角的冀州黄巾起义军,在各地黄巾皆失败覆灭的情况下黑山黄巾一支独大,才成就了张燕的名声,隐隐为天下黄巾之主。但是,近几年来扬威军异军突起,李晓的声威已逐渐把张燕压了下去,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年代,李晓会不会借机把黑山军一口吞了下去取张燕而代之呢?张燕没有把握,但是他不愿也不敢走,李晓并没有任何异动,自己这一走,就是授人以柄,表明了自己不信任扬威军的态度,这一走,就是两军正式决裂的开始,埋下了黄巾军自相火并的祸端,自己能说走就走吗?这是对黄巾前途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
杨凤是张燕最信任的人,也是张燕最坚定的盟友,同样,他相信李晓的人格,但是,他不相信李晓的部下,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谁知道这些人会背着李晓干出什么事?他迟疑了一下,劝道:“张帅,弟兄们说的也有道理,为防万一,你还是先走吧,这里的事交给我……”
张燕痛苦的摇摇头,无论别人说什么,张燕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这时候决不能动摇,黄巾军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就是昔年大贤良师都没有做到,倘若因为自己的贪生怕死一走了之,导致最后黄巾内『乱』覆灭,那自己就是黄巾的千古罪人,死后亦无面目去见埋于地下的父兄前辈。一方面是自己的『性』命,一方面是黄巾军的前途,两个念头在张燕的脑海里激烈交锋。
“张帅,大将军来了!”厅外一个亲卫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
张燕的部属们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左校手按刀柄,喝问道:“来了多少人?”
“大将军只带了十几名亲卫,求见张帅。”亲卫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反应会这么大。
诸将也知自己反应过敏了一点,都讪讪的坐下。张燕、杨凤对视了一眼,眼里均有喜『色』,这个时候李晓肯来,就说明李晓绝没有恶意,事情还远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快请……不,还是我亲自去迎。”张燕担忧尽去,快走走出大堂,诸将都跟在身后一起出迎。说实话,对李晓这些将领并没有太大的成见,耀眼的战绩也不得不让这些将领们仰视,即便是在刚才的争论之时也无人对李晓口出恶言,他们不放心的就是怕李晓的部下瞒着李晓杀人邀功。
李晓来找张燕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来了,郭嘉、贾诩献上馊主意后被他痛骂一顿赶走,想想不放心,这种事情越早拿出一个方案来解决越好,越拖下去,军心越是不稳,真要被部下们强行来个皇袍加身,自己的良心只怕一辈子都不安稳。李晓擅长的唯有军事,权利上的表现基本上全部是抄袭后世红『色』组织建国的方针,脱离革命先辈的足迹,李晓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轰走郭嘉、贾诩后,他查翻历史苦思一夜,终于让他想到的一桩长征途上的革命往事与眼下颇为相似。
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后,张国涛仗着实力强横,就产生了攥夺中央的想法,为了团结第四方面军,『毛』泽东做出让步,让张国涛从一个地方首脑一跃成为在中央举足轻重的人物。李晓想,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吸取点什么经验呢?自己必须做出让步,团结黑山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扬威军的军心也不能动摇,毕竟与红军情况不同的是自己掌握的部队实力要强大的多了,稳定扬威军反而要比稳定黑山军更加重要。怎么样让步,让到一个什么地步才能令双方都满意呢?李晓慢慢有了答案。
“张帅,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李晓开门见山,绕来绕去不是李晓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