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龙城飞将 >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徐晃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打散的部队收拢,一清点人数,沮丧之余倒让他颇为意外,除去伤亡的一千五百余人,竟还剩下三千余众,部队竟是溃而不散,没有出现大量的逃亡现象,要知道换成其他任何人的军队,只要一吃败仗,当逃兵的总比战场上死的人要多。

这就是扬威军独有的权利宣传工作,对军心无以伦比的凝聚作用,徐晃惊叹不已,不过部队虽然保住了,但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就吃了一个败仗,徐晃仍是垂头丧气。袁夔的脸『­色­』也不好看,徐晃军团虽然目前还不是扬威军的主力,但从目前的举措和大将军对徐晃的青睐来看,升级为野战主力是迟早的事,不然也不会特意把自己这个野战主力团的团政委调过来,目的很清楚,就是协助徐晃,掌握部队,可是野战主力的位置不是靠照顾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场的胜仗打出来的,照现在部队的战斗力来看,什么时候才能升级为主力?自己堂堂一个主力团政委沦落到一个二流部队的主官,以后见到人还怎么抬的起头?

“公明,哪怕把部队打光了也不能让皇帝逃出弘农。赶紧集合部队,重新构筑阵地,我们还没有完全失败。”袁夔以半商量半命令的口气提醒徐晃,徐晃只是纯负责军事指挥,部队真正的决定权还是在他的手上,后世红『­色­』组织的党指挥枪的制度可以确保李晓对部队的控制,不至于出现某一个将领反水结果拉走整支部队的情况。

只要皇帝还没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过去,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徐晃振作­精­神,刚准备传令,却见一匹快马载着一个传令兵飞驰而来,到了近前,那个传令兵滚落马下,挣扎着将一封军令递了上来。徐晃接过军令,让亲卫扶着这个传令兵到一旁休息,展开军令一看,脸『­色­』骤变。

“公明,何事?”袁夔急道。

徐晃脸『­色­』沉重,道:“怪不得张绍的骑兵不见踪影,袁绍大军分三路分别从雁门、壶关、河内于秋收之后大举进攻并州,并州告急,张帅和余帅要咱们河东立即出兵救援。我们不但没有援兵,而且还要马上开拔,以急行军穿过河南尹,渡过黄河,从侧后攻击河内,增援上党。”说着,把军令递了故去。

袁夔仔细阅读了一遍军令,兴奋的道:“我扬威军不返河东,而是穿过河南尹,北渡黄河,以突然之势出现在河内侧背,看来大将军是打算一举攻占河内,而不仅仅是增援上党郡那么简单啊!有大仗打了。”

徐晃却没袁夔那么闻战而喜,神『­色­』不愉,道:“但是大将军却让我们变先锋为后营,和高览四团做为全军的后卫押送辎重,等我们赶到河内,估计什么仗都打完了。河内张扬本来就是大将军的手下败将,不经打,他能在大将军的突袭之下顶的住才有鬼。”

袁夔哈哈大笑,道:“我们的战场可不止是在河内,袁绍几十万军队,公明还怕没仗打吗?”

徐晃一想也对,攻占河内也只是击败了袁绍其中一路军,而且估计还不算主力,袁绍大军本来驻扎在常山,那主力就应该是从雁门郡进攻的那一路,河内这一路最多只能算策应,起个牵制作用。

袁夔道:“阻拦天子的任务大将军已经交给斥候营,西凉军那边也派人去通知了,这里我们不用管了,集合队伍马上出发,去晚了真的连汤都喝不上了。”

军令一下如山倒,三千多人被迅速收拢,战死者被掩埋,伤员派人护送回河东,主力立即向西北方向开拔。

如夏侯渊所料,皇甫郦和侍中杨琦带着几十个护卫护着天子半路上悄悄的弃马脱离了队伍,就躲藏在两侧的山头上,吕布保护的只是一个假天子。弘农郡多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都在弘农郡内,山势纵横,成为了关中的天然门户,守军只须扼守几道关口,外敌就很难打进关中,但是,这样的地势是阻挡大军的,并不能阻拦个别人绕过关隘,偷渡过关。对这样的危急场面皇甫郦早有准备,见形势不对,架着献帝就开溜了,目标小,逃走的机会反而越大,如果吕布能带着那个假天子从曹军的手里逃脱的话,那势必天下注目,真天子脱险的几率就更高了,至于被蒙在彀里的吕布和群臣,天子也没觉得有什么对不起,做臣子的,为皇帝献身效命,那是他们应该的,理所当然。

伏在山坡的草丛里,看着曹军追兵轰隆隆的从山脚下开过去,机不可失,一行人认准方向,调头就跑,不敢走官道,专寻莽林险岭人迹罕至的地方走。皇甫郦既对今日之难早有准备,故此一行人倒不缺少食物,只是有机会还是会打些猎物充饥,山里的路曲曲折折,起伏太大,有时两个山头之间看起来明明不过百来丈的距离,但走起来花个一两天也不希罕,谁也不敢肯定什么时候能走出大山,因此粮食一定要省着吃。

侍卫中有好几个是原山中的猎户出身,对山道异常熟悉,有这几个人引路,倒不虞会『迷』失在莽莽林海之间。献帝总体说起来也算是一个生于忧患的皇帝,路途虽艰险,但这点苦头还是能吃的,只是他心智虽成熟,身体毕竟还是个未成年人,在山道上强行撑了两天,再也走不动了。皇甫郦无奈,只得命令护卫们轮流背着皇帝走,本来夹杂着个皇帝速度就快不起来,现在再背着走,速度就更慢了。

第四天头上,一个不好的消息报到了献帝这里,殿后的侍卫已经发现追兵的痕迹,曹军中也不乏追踪好手,只要意识到这个方面,献帝的踪迹总能找的到。献帝大惊失『­色­』,皇甫郦身经百战,没有慌张,重新安排人手专门负责去诱导追兵,引上岔路。当初献帝不愿行金蝉脱壳之计,脱离吕布大军单独潜往荆州,怕的就是路上碰到什么意外,人手太少,护卫难周,侍卫们武艺再强,总不会个个是吕布这样的大将,能一个打十几个就顶了天了,遇上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办法——逃。

去引开追兵的侍卫们究竟是贪生怕死私自逃跑了还是曹兵没有上当不得而知,总之追兵是愈来愈近了,远处人影晃动,“莫跑了皇帝”的呼声已隐约可闻。皇甫郦神『­色­』决绝,拔刀出鞘,对侍中杨琦拜道:“杨大人,陛下就拜托给你了,大汉的中兴就全系你一人肩上,请万勿负天下所托。”

杨琦知道皇甫郦要去拼命了,心中已不存生念,回拜道:“琦在,陛下一定在。”

献帝眼中含泪,哽咽道:“皇甫将军……”

皇甫郦上前擦去天子脸上的泪痕,温言道:“陛下,不要哭,您是天子,是万民表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丢了大汉的颜面,切记。”皇甫郦深受献帝信重,假身逃亡之计献帝唯独就对他交了底,但如不是今日已到了诀别的关头,二人关系再怎么特殊亲密,皇甫郦也不敢对天子做出这样无礼的举动,这已经不是把献帝当天子看,而宛如只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晚辈。

献帝哪里还忍的住,不禁号啕大哭。皇甫郦一头重重的叩在地上,挺身而起,不再多言,转身便走,二十余个侍卫随他一起赴死,皇帝身边只留下四个侍卫。

“皇甫将军……”献帝泪眼朦胧的看着皇甫郦的身影,心如刀割。在献帝心中,皇甫郦和吕布的地位截然不同,吕布先附叛逆,后虽反正,但气节已失,而且当初在长安城破之时丢下了天子独自逃命,此人虽无大野心,但可用却不可交付重任;皇甫一家却是世代忠良,特别是在皇室蒙尘的这段时间里,始终与皇室不离不弃,没有抛弃皇帝而去迎奉权贵,皇甫一家,是大汉的铮骨,是朝廷的脊梁,如今皇甫郦慷慨赴死,大汉脊梁已断,忠贞之臣尽皆凋零,何人还可保皇室,兴大汉?

“陛下,快走!”杨琦催促献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