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数据显示贝尔斯登2005年第一财政季度赢利增长5%,主要是债券、结算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带动,赢利有3。ww***79亿美元,每股赢利由2004年同期的2。57美元上升至2。64美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测的2。36美元。营业收入上升6。5%,升至18。4亿美元。其中,结算业务收入增加20%,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11%。
贝尔斯登在20世纪90年代跟随雷曼兄弟开始从事抵押保证证券业务,那是当时使用最广泛的转付债券,同时也是证券市场上利率最高的业务。后来,这项业务成了贝尔斯登投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使得它在危机生前5年来在同行中的排名一直非常靠前。
它的业绩在2007年受抵押贷款市场疲软的影响,开始出现大幅度度滑坡,其旗下先后有两只对冲基金倒闭,使投资人损失超过15亿美元。由此引了标普下调其债信评级、ceo引咎辞职、被投资者起诉及股价暴跌等连锁反应,最后它不得不在美国政府介入的况下,低价出售给j。p。摩根。
虽然贝尔斯登受到信贷危机的重创,但还不足以在48小时内迅速崩盘,是人们怀疑它可能要崩盘。有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一股脑儿提走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几乎在“一夜之间”径直滑到破产的边缘。
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动摇了,参与者的信用也不在了,金融体系这座大厦顷刻坍塌,速度甚至比“9·11”事件还快,是人们的种种猜忌摧毁了它。
美林银行
美林证券(merrilllynch,nyse:mer,东证1部:8675)是第三大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五大投行之一,它同贝尔斯登遭受到了同样的命运,于2008年9月,低价出售给美国银行。
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和美林公司是受到金融危机伤害最严重的金融机构,当次贷业务尚在襁褓中时,雷曼兄弟率先挺进该业务,而贝尔斯登和美林是随后效仿雷曼兄弟做起的次贷业务。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它们无一幸免于难。
在信贷危机到来之前,美林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证券零售商、财务管理和顾问、投资银行之一,成立于1914年,总部在纽约。它的分公司和代表处遍及37个国家和地区,雇员有6万人,它在4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和政府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除了传统的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外,还包括共同基金、保险、信托、年金和清算服务。
它为企业提供以一流规划为基础的财务顾问与管理服务,旗下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达1。7万亿美元。美林集团的总资产值达8000亿美元,股东权益超过389亿美元,长期债务获得标准·普尔及穆迪两家评级机构分别授予aa-和aa3的信用评级。
美林集团于1960年在香港开设第一所亚太区办事处,主要为私人客户提供服务。后来在80~90年代逐步展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到2008年,美林集团已成为亚太区内屈一指的国际投资银行。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聘有超过4500名员工,办事处遍布曼谷、北京、香港、雅加达、吉隆坡、墨尔本、孟买、尔、上海、新加坡、悉尼、以及台北。在每个亚太市场,均就本地况,结合国际专才,提供综合而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美林公司的业务之所以不断扩大,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顾客是公司一切行动的推动力,公司的工作就是要实现顾客的期望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要与顾客建立起相互理解的长期关系;要尊重个性,无论是雇员还是顾客,要让每个人得到充分的展;要协同工作,要形成团队精神,在顾客眼中要只有一个merrilllynch公司;还有无论是雇员还是经理都要正直、诚实。
而且它的经营原则也有别于其他投行,“我们作为领导、同事、雇员和居民的行为基础。我们承诺在经营原则的规范下进行我们个人及组织行为。这一承诺帮助我们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公司。随着美林越来越多元化、全球化,经营原则帮助我们更加确定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相信什么,我们期待我们能为自己、客户和股东提供哪些服务。”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