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莽山上船的只有十三个人,占了舱头左侧不小一块地方,而正道散修几乎都盘踞在船舱后半,同这群魔修隔开些许距离。魔修中有三个金丹,但正道散修虽然人人小心警惕,却并不怎么畏惧,毕竟他们身后的角落里坐在明真上人,轮台寺的高僧想也知道该是站在正道这边的。
或许也是因为明真上人的缘故,“喂不熟”帮人换船的生意没招徕到几个主顾,起初肯加灵石改乘画舫的只有金云聪一个,直到有人认出在青莽山上船的魔修中有个专采补女修元阴而且臭名昭彰的恶棍,才又有三个女修换船离开。
此时船上女修只剩不到十人,被其他正道散修包围在船舱最后,靠近明真上人。但江心月不在其列,她仍立在船头甲板上,似乎没有进舱的意思。
船老大不再吹笛子,船工们的小曲也就唱不下去了,尽管顾旸酒意已散,即使他们接着唱歌打趣也没什么要紧,但他还是稍稍松了口气。
“喂不熟”送完换船的人,又折回到这艘小船上。顾旸知道,这姓魏的鬼修还是来做生意的。
只见“喂不熟”往舱门前一站,手里拈着几封金简,面沉似水,朗声喝道:“鬼市自有制度,汝等生人须当谨记慎行,否则一应后果自负。第一,鸡鸣时鬼市关闭,在此之前必须返回船上;第二,于鬼市中行走,身上不得沾染血气,以免惊扰亡魂。”
修士的记性大多不错,何况这开场白顾旸已经听过两次,几乎可以倒着背下来了。鬼市规定有九九八十一种禁忌,而喂不熟只会从中捡前两条广而告之,算是白送,再想知道其他内容,需要出七十九下品灵石买一本鬼市指南才行。
对第一次来鬼市的人来说,熟悉鬼市的禁忌和规矩还是很必要的,更何况那指南里还附有实用的鬼市地图。于是前前后后倒也有十来个人从“喂不熟”手中买走一份金简。
生意开张后,“喂不熟”脸色好看不少,又捧出一沓玉札nAd1(顾旸眼前一亮,那玉札里面是今夜待价而沽的全部商品的名目总录,鬼市中琳琅满目,若想在几个时辰内将各色宝物奇珍一一览尽是不可能的,有一份目录在手的确要方便很多。而鬼市中整理这样商品目录的只有姓魏的鬼修一家,所以价钱自然要贵些,每份要一百五十块下品灵石。
但顾旸也不得不承认那目录的确是好东西,不但罗列出各色商品细目,还附注了具体效用与合适价位,对顾旸这种不会讨价还价的人来说,尤其有用。于是待“喂不熟”自卖自夸完,他便抛了两枚中品灵石过去。
“喂不熟”斜眉吊眼瞅着顾旸,又扯了扯嘴角:“多谢小哥捧场,只是现在不够找你的,回头再说。”说完丢还一道玉札给他,又对着其他人笑道,“看见没有,这可是老主顾,识货,知道我这玉札值这个价。须知鬼市中整理这种目录的只有鄙人一家,别无分号,而且数量有限,诸君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其实这姓魏的长得颇斯文,刚上船时还有几分像个方正儒生,但现在看来当真无比市侩。船舱里空间有些局促,尤其是船舱后半截,因为明真上人的关系,几乎所以正道散修都挤在那里,下脚的地方其实不太好找。但架不住“喂不熟”是鬼非人,没有脚,飘飘悠悠在船舱里晃荡转圈,卖力地兜售着手里的玉札。
有顾旸开得好头,买目录的人远比买指南金简的人多。有人试图讨价还价,希望买目录送金简,或是同时买两样要求抹消零头。但这些人显然不了解“喂不熟”,他并不是一个慷慨的卖家,半块灵石都不肯让步。
果然,“喂不熟”悭吝的很快遭到鄙夷:“哼,难怪要说小气鬼,果然不假。”
顾旸眼风循声一扫,原来说话的是那龙滔奕。
被人挖苦,“喂不熟”倒也不恼,他眯缝着眼睛,勾起小指掏了掏耳朵,又吹一吹指甲,嘿然一笑:“好说,好说,想君日后定为大方之鬼。”
舱里的人都哄笑起来,连顾旸也轻轻干咳了两声nAd2(
又有个魔修起哄问“喂不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你死都死了,还要它做什么?死鬼拿灵石又有个鸟用?”
“喂不熟”道:“身外物的用处可多了,能使鬼推磨,还能请和尚念经!”
说着,他又一指龙滔奕,“不信你问他,为了超度自家两位长辈,人家可是足足破费了十块下品灵石!”
那魔修不住点头附和:“不错,这样大手笔实在是大方得很!”
而他的同伴则冷笑道:“大方?你是说那个十块下品灵石就肯帮着超度亡魂的家伙吗?”
这几句倒是连明真上人都编排进去了。这一回船上的笑声稀稀拉拉的,笑得欢快的大多是青莽山的魔修。而顾旸只得稍稍转开脸,免得被人看到他也在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