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给姜氏掖了掖被角,坐在床头上道:“是有点事情,不过不像母亲想的那样,我啊,这次回来时等人来接我回去的——不接我,我是不会回去的;真让我生气了,我就在家过节了。”最后一句是玩笑话。 红袖如此做自然有她的深意,而且她也在 利用沈府的一些人和事情,让沈妙歌自己体会 ,成长起来:她不喜欢说教;而且沈妙歌也在 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向着红袖所希望的 那样改变着——红袖只是定了一个大的方向,悄悄地引导着他,所以沈妙歌并没有任何感觉
。
姜氏闻言一愣,然后皱起眉头:“袖儿啊,你不能如此任性;嫁做人妇......”他现在虽然身子不好,但也要好好教教女儿,不能让她做错事情,不然以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女儿啊。
“不是你想的那样,母亲!”红袖哭笑不得,知道自己不说清楚,姜氏一定不会安心养病,只得把事情简单地说了说:我这次回府,担心母亲的病想在床前此后您尽尽孝心;再者正好可以借此知道那小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女儿还要知道沈家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郑姜氏已经闭上了眼睛,她病后体弱;听到女儿回来伺候自己汤药便轻轻的摆手:“你以后千万不可如此了,女子嫁出去之后要万事以翁姑为主,不要以我为念;不然日后应景就说不定被人说三道四了。”
然后又道:“至于这一次的事情,你做的倒也不错,只是日后千万要记住,凡是留一步后招,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还有,你一定要记住,日后决不能再因为母亲生病回来了——家中有很多人,不用你来伺候的,有什么不放心的?袖儿,母亲只要你好好的,懂吗?你好好的,母亲多大的病都能去一半。”
“知道了。”红袖的眼圈又红了,她的嗓子有些暗哑,她忽然想到,郑姜氏的病不会是因为知道了平南郡主的事情之后急出来的吧?不然以她的身体,一场寒风不能让她病倒不能理事。
只是,就算是这个样子,红袖也不能说出来;她用几句话安抚好了郑姜氏,一直看着他睡着才从郑姜氏的房里出来。
她回到自己的房里后疲累地吁了一口气,然后让人打水来简单地梳洗一番‘衣服还没有换下来,就听小丫头来报:“姨娘来看姑娘。”
柳氏到了,她居然这个时候才来见红袖。 “请姨娘到花厅上等一等,我梳洗之后便过去。”她既然已经怠慢了红袖,红袖当然不会待她很客气:应该做什么她还做什么,做完之后再去见柳氏。
柳氏就在门外,红袖的话她当然听到了;她眼底闪过一丝恼意,不过她向来是个知机的人,所以并没有多花便随小丫头到了厅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红袖不常回来,所以院子里的小丫头们都已经忘了待客的规矩,居然没有人给柳氏上茶,任她干巴巴的在花厅上坐着。
红袖更完衣服之后,又重新梳了头吃了两杯茶之后,这才轻轻起身去花厅。
柳氏在厅上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无茶无水又无人相陪,她早已经很不耐烦了;她甚至忍不住起身对小丫头说:“姑娘既然忙,那我就改日再来看姑娘吧。”
可是小丫头轻飘飘的道:“姑娘一会儿就过来,让姨娘在这里等的,莫非姨娘有急事等不得?”着小丫头一看就不是郑府的人,因为柳氏不认识;郑府里就没有柳氏不认识的人。
她就是再不耐烦也不还走了,只有再次坐下枯等。等红袖来时,她的恼意已经有些藏不住了。
红袖进来看了她一眼,并没笑;柳氏也不知道为什么,近两年的时间里,她月亮来月恨郑家的大姑娘。看待红袖没有一丝笑意,便不自禁的站起来:“姑娘累坏了吧?原本想到晚饭时再过来看姑娘,不过到底心里惦记着,才忍不住这么早过来了,还真是打扰到姑娘了。”
她顿了顿:“姑娘,你要不再好好写一写,到晚上我再来看姑娘”
红袖轻轻摆手:“姨娘不用客气,坐吧;我说不上太累来,姨娘自管坐就是,”她一面说一面坐下来,扫了一眼空空如也的小几,眉头轻轻一周:“怎么无茶无水的?你们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还不快上茶水。”
一旁的丫头们应着便有人下去了。红袖这才对柳氏微微一点头:“到时怠慢了姨娘,姨娘莫怪。”不过有样机的都能看得出来,红袖虽然嘴里说着前一的话,却一丝歉意也无。
柳氏就算看得再分明,也只能忍下这等口气;她微笑着问起了红袖的起居生活,又把郑府现在的难处说了说;她对郑姜氏的病表示出了十分关切,并且十二分的担忧焦虑,而且将军还要过两日才能回来,也十分的着急,夫人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景军怎么说也应该回府来的。
她的话说得极为委婉,意思能让人明白的勇士,也不会生出她说某句话逾越的感觉。
红袖早已经知道柳氏的过人之处,所以她只是平静的听着,等柳氏说完之后她道:“夫人的病并没有什么大碍,我明儿就请几个有名的大夫和宫里的御医来瞧瞧,很快就能有起色的,姨娘不必太过忧心。”
柳氏两声的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她的目光闪了闪,就是因为没有变化,所以才是破绽;如果她真的为郑姜氏有心,听带红袖的话应该高兴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