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心灵鸡汤 > 第十二卷 从逆境中奋起(之一)

第十二卷 从逆境中奋起(之一)

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

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梦想

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

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

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

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他惟一能

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

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

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摘自《金­色­的种子》)

真正的高度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A·比亚德

他的掌心在出汗,他需要毛巾来擦攥紧的手。一杯冰水可消解他的­干­渴,但不

能消除他的紧张。身下所坐的太空垫和今天他所面临的国家奥林匹克比赛同样让人

焦灼。 横竿定在17英尺,比他个人最好成绩高3英寸。米奇尔·斯通面临着他撑竿

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战­性­的时刻。

尽管最后一项跑步比赛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结束,但看台上仍挤满了大约2000多

人。撑竿跳是所有田径比赛中真正富有魅力的一项,它把体­操­优雅的姿态与健美身

体的力量完美结合起来。它还具有飞的特­色­。飞到二层楼那么高这种想法,对于观

看这项比赛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今天,此时此刻,这不但是米奇尔的现实

与梦想,而且是他的追求。

米奇尔记事起就梦想着飞翔。他妈妈给他读了许多关于飞行的故事。那些故事

总是讲飞翔天空,鸟瞰大地。母亲读到细节时的兴奋和激|情使得米奇尔的梦想充满

了神奇的­色­彩和动人的美丽。米奇尔让他的梦想得以重现。他将使乡间的小路变短。

在脚下,他能感觉到岩石和土块。当他沿着金­色­的麦田跑步时,他总要超过经过身

边的机车,就在此刻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从地面腾空,像鹰一样高飞。

无论飞到哪里,他都难忘母亲的讲述,无论飞向何方,总有一双敏锐和充满慈

爱的眼睛注视着他。而父亲却不是个梦想家。伯特·斯通是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

者。他推崇辛勤和汗水。他的座右铭是:“想要什么,那就为之努力吧!”

从14岁起,米奇尔就那么做了。他开始了一项周密详细的举重训练。他隔一天

练举重,隔一天练跑步。训练计划是由教练也即他的父亲细心制订的。米奇尔的执

着、决心和严格训练都是父亲一手调教的。米奇尔是个优秀的学生,又是独子,他

常帮着父母­干­农场中的杂活。米奇尔为完美而奋力拼搏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

但是他的信念,而且是他的激|情。

母亲米尔德里德·斯则希望儿子的训练能轻松一些,想让儿子仍是那个充满自

由自在梦想的小小孩子。她曾试着同米奇尔和米奇尔的父亲谈论此事,但她丈夫马

上打断了她,说:“想要得到,就必须努力。”

时至今日,米奇尔撑竿跳所取得的全部成绩似乎都是对他努力训练的回报。如

果米奇尔对越过17英尺的横竿感到震惊或自满的话,你心中自有体会。一落到充气

垫上,落到人群的脚下,米奇尔就马上为他的下次试跳作准备。他似乎忘记了他刚

刚以一英尺的优势越过他个人的最好成绩,忘记了在这场撑竿跳比赛中,他是最后

的两名竞争选手之一。

当越过17英尺2英寸、17英尺4英寸的高度时,他竟出奇的理智。不懈的准备和

决心是他的远见。躺在垫子上,他听到人群的惋惜声,知道另一名选手的最后一跳

已经失败。他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只要跨过这个高度就可以稳获冠军,而小小

的失误又会使它屈居亚军。这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然而米奇尔不允许自己失败。

他在草地上翻滚了一下。指尖上举,祈祷了三次。他拿起撑竿,稳稳站定,踏

上他17岁的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跑道。

然而这次他感到跑道和以前不同,它让他感到片刻慌张,就像被水浸透了的­干­

草捆。横竿被定在比他个人成绩(最好成绩)高18英寸的位置上,那距全国记录仅

1英寸。 他这么想着,感到剧烈的紧张和不安。他想放松起来,但无济于事,反倒

使他更紧张。怎么会这样?!他。他愈发紧张——或者说是恐惧。怎么办?他从未

经历过这种体验。他内心深处无时不在想着母亲。现在怎么了?母亲会怎么做呢?

很简单,母亲常告诉他这样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

他照这么做了,紧张从腿上消失,他把撑竿轻轻地置于脚下。他伸开胳膊,抬

起身体,微笑拂动,飘然逝去。一道冷汗沿着脊背流了下来。他小心地拿起撑竿,

心脏怦怦在跳。他想观众一定也是屏住呼吸,四周静寂。忽然他听到远处几只飞翔

的知更鸟的歌声,他飞行的时刻到来了。

他开始全速助跑,跑道与往日不同又很熟悉。地面就像他常梦到的乡间小路。

岩石、土块、金­色­麦田纷纷涌入脑海。他做了一下深呼吸,一切顺理成章,他飞了

起来。毫不费力,就像在童年的梦幻中。只是这次,他知道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

一切似乎都在以慢动作进行着,他感到周围的空气那样纯净,那样新鲜。米奇尔以

鹰的威严在翱翔。

不知是看台上的人们的欢呼声还是落地时的重击声使米奇尔重新清醒。鲜亮的

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脸上。他知道他只能想象母亲脸上的微笑。父亲也可能在笑,甚

至在开怀大笑。当父亲激动时,他会微笑或咯咯地笑。米奇尔不知道他的父亲正在

搂着妻子大哭呢。是的,坚信“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努力去做”的伯特·斯通像孩

子似地在妻子怀中抽噎呢,米尔德里德从未见到过丈夫哭得如此厉害。她知道那是

自豪的泪水。米奇尔马上被人群包围,人们与他拥抱,祝贺他生命中辉煌的成就。

他跳越了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一项全国乃至世界的青年锦标赛记录。

鲜花、奖金和传媒的关注将改变米奇尔日后的生活。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赢得全

国青年赛的冠军并打破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也不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

9.5英寸,而只是因为米奇尔·斯通是个盲人。

(戴维·奈斯特)

从逆境中奋起(之二)

想想这些

在获致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

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滑雪教练员彼得·赛伯特首次透露他将开创一个新的项目时,大家都认为这简

直是天方夜谭。站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个山顶,赛怕特表述了那个从12岁就伴随

他的梦想,开始向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进行挑战。赛伯特的梦想——高台跳雪—

—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年轻的伊内蒂·比萨刚从按摩学校毕业后想在加利福尼亚美丽的蒙特雷地区

见习接诊。当地的按摩机构告知该地按摩师为数众多,但却没有那么多的病人。于

是在4个月中, 比萨每天用10个小时挨家挨户地毛遂自荐,上门服务。他总共敲响

了12500扇门, 和6500个人谈并邀请他们到他未来的诊所就医。作为对他的毅力和

诚挚的回报,在接诊的第一个月,他就医治了233名病人,并创下了当月收入72000

美元的记录。

●开张的第一年,可口可乐公司仅售出了400瓶可口可乐。

●超级球星迈克尔·乔丹曾被所在的中学篮球队除名。

●瓦尼·格林斯基17岁时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他想从事足球或冰球而出人头

地。 他最初爱好冰球,但是当他努力训练时,他被告知体重不够。172磅是标准体

重,而他只有120多磅,会在冰场淘汰的。

●赛拉·霍兹沃斯10岁时双目失明。 但她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运动员。

1981年她登上了瑞纳雪峰。

●瑞弗·约翰逊,十项全能的冠军,有一只脚先天畸形。

●赛乌斯博士的Chu女作《想想我在桑树街看到的》被27个出版商拒绝。第二十

八家出版社——文戈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并售出600万册。

●里查德·贝奇只上了一年大学,之后接受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20个

月后他羽翼初丰,却辞了职。后来他在一份航空杂志社任编辑,旋即破产。失败接

踵而至。当他写出《美国佬生活中的海鸥》一节时,他仍然觉得前途未卜。书稿搁

置8年之久——其间被18家出版社拒之门外。 然而出版之后即被译成多国文字,销

量达700万册。里查德·贝奇也因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受人尊重的作家。

●作家威廉姆斯·肯尼迪曾著述多篇,但均遭出版商冷遇。直至他的《铁人》

一书一举成名。然而就是该书也曾被13家出版社拒之门外。

●我在这本《心灵­鸡­汤》在海尔斯传播公司受理出版之前也曾遭33家出版社的

拒绝。全纽约主要的出版商都说:“书确实好得很。”“但没有人爱读这么短的小

故事。”然而现在《心灵­鸡­汤》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售出了1700万册,并被移译成20

种文字。

●1935年,《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的一篇书评把乔治·格斯文的经典之作:

《鲍盖与贝思》评论为“地道的激|情的垃圾。”

●1902年,《亚特兰蒂克月刊》诗歌版编辑退还了一位28岁诗人的作品,退槁

上写:“我们的杂志容不下你如此热情洋溢的诗篇。”那个28岁的诗人叫罗伯特·

普罗斯特。

●1889年, 罗迪亚德·开普林收到了圣佛朗西斯科考试中心的如下拒绝信:

“很遗憾,开普林先生,但你确实不懂得如何使用英语这种语言。”

●当艾利斯·赫利还是一个尚未成名的文学青年时, 在4年中他每周都能收到

一封退稿信。 后来艾利斯几欲停止写作《根》这部著作,并自暴自弃。如此9年,

他感到自己壮志难酬,于是准备跳海,了其一生。当他站在船尾,看着波浪滔滔,

正欲跳海,忽然他听到所有的先人都在呼唤:“你要做你该做的,因为现在他们都

在天国凝视着你,切毋放弃!你能胜任,我们期盼着你!”在以后的几周里,《根》

的最后部分终于完成了。

●约翰·班扬因其宗教观点而被关入贝德福监狱。在那里他写出《无路历程》;

雷利爵士在身陷囹圄的13年中写出了《世界历史》;马丁·路德被羁押在瓦尔特堡

时译出了《圣经》。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不让暂时的挫折击垮我们。

——玛丽·凯

●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一书的手稿被朋友的仆人不慎当成了引火

之物,然而卡莱尔只是平静地从头又写出一部《法兰西革命》。

●1962年, 4名少女梦想开始专业歌手的生涯。她们先是在教堂中演唱并举办

小型音乐会,后来灌制了一张唱片,但未获成功。接着又灌制一张唱片,但销路极

差。第3张,第4张、第5张直至第9张唱片都未能走红。1964年,她们因《侦探克拉

克的表演》,而小有声名,但这张唱片也是订货寥寥,收支仅仅持平。那年年底,

她们录制了《我们的爱要去何方》,结果荣登金曲排行榜榜首。黛安娜·罗丝及其

“超级者”组合开始赢得国人的认可,引起乐坛轰动,声名鹊起。

●温斯顿·邱吉尔被牛津和剑桥大学以其文科太差而拒之门外。

●美国著名画家詹姆斯·惠斯勒曾因化学不及格而被西部军校开除。

●1905年,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在波恩大学未获通过。原因是论文

离题而且充满奇思怪想。爱因斯坦感到沮丧,但这未能使他一蹶不振。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维克多·汉森)

从袖手旁观到热心公益

上帝拯救那些能够自我拯救的人。

——木杰明·富兰克林

一位平凡的­妇­女向市政当局提出的一项异常简单的请求,竟使一个乌七八糟的

街区和生活在其中备受折磨的市民们受益匪浅,甚至于改变了弗吉尼亚州罗奈克市

民与市府乃至整个美国和它的人民之间联结和相互影响的方式。

73岁的芙劳仓·邵希尔并没有掀起以上波澜的意思。她不过是想尽己微薄之力

使所在社区变得更好一些。

于是她跑到市政厅,向一个满腹狐疑的官员请求借一台割草机去清扫一块杂草

丛生的荒地。

许多年了,她走过街坊里巷,对那些颓垣危房、毒品黑市和褴褛的乞丐熟视无

睹。1979年的一个礼拜天,在去数堂唱诗班的路上,邵希尔看到一个昏迷的女人躺

在杂草丛生的空地上。她想那人是个瘾君子,于是就走开了,但她脑中却无法抹去

那名­妇­女的影子。

她陷入深思。耶稣基督会教导她如何做呢?她回到家叫上儿子帮助那名­妇­女摆

脱了危险。邵希尔并不知道那­妇­女的名字和她为什么会昏迷不醒,但这件事使她开

始关注社会下层的惨境、贫困和悲哀。

这位9个孩子(有一个脑子还有毛病) 的母亲决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借来

割草机,清出了一块荒地。

左邻右舍先是感到好奇,继而加入进来。每到周末,15个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在

搬运垃圾或是割掉空地丛生的荒草。

市政当局的官员们注意到一向冷漠的邻里关系开始好转。1980年罗奈克市让邵

希尔和她的邻居们参加一项该市与邻近三市合搞的试点工程,目的是帮助市府设立

目标,拯救那些贫苦困顿的人们。

由于邵希尔和其他和她一样平凡的人们的努力,试点很成功。现在罗奈克市有

25个街区建立了这样的体系。弗吉尼亚州的其他城市也纷纷仿效。罗奈克模式成了

全美学习的典范, 政府官员们努力使公民加入到这个体系来。 邵希尔和她的组织

“西北社区环境组织”荣获1994年的“总统志愿者行动奖”。该奖由克林顿总统发

起,意在表彰改变社区状况的志愿者的努力。

但邵希尔说白宫的认可并不代表着成功。成功在于使那些曾是毒品交易的露天

市场变成设施完善的儿童游乐园,在于她的组织能购买住房来作为养育院并能获得

市政当局的资助。

成功还在于能够吸引支持街区服务的人们提供低息贷款;在于能组织更多的业

余人员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在于获得更多的资助。邵希尔说:“看到孩子们回家

真让人高兴。我知道他们关心什么,我死之后他们会使这个街区保持下去的。”

(托尼·维特)

4000美元的故事

张口求人,万事不难。

——英国谚语

女儿简娜读高三时获得作为交换学生到德国学习的资格。我为女儿能有这样的

学习机会感到高兴。但不久负责交换学生的组织通知我们须缴纳4000美元的费用,

6月5日之前交上,离现在只有2个月的时间。

那时我已离婚,带着3个孩子生活。筹集4000美元简直无从下手。我收入微薄,

手头拮据,没有积蓄,没有贷款的信用,也没有亲戚能借我钱。那当儿我感到非常

无助,好像要我去筹集400万美元似的。

幸运的是那时我刚参加了杰克·坎菲尔在洛杉矶举办的一个“自尊研习班”。

我从中学到了3样东西:第一,要想得到什么,那就得张口;第二,要想得到什么,

那就得下点决心;第三,要想得到什么,还要采取行动。

我决定把这3条原则付诸实施。首先,我写了这么一个表示决心的字条:“6月

1日之前愉快地筹集到4000美金供简娜赴德之用” 。我把它贴到浴室的镜子上,又

复印了一份放到钱包里,以便每天都能看到。我还填了一张(空头的)4000美金的

支票放到汽车仪表板上(我每天开车的时间很长,这样的提醒很是醒目)。我又拍

摄了一张百元面值的钞票,放大之后贴在简娜床头的天花板上,这样她每天从睁开

眼到睡觉之前都有看到它。

简娜15岁了,是个典型的南加州的少年。她对如此种种近乎荒诞的想法无动于

衷。我向她和盘托出这一切的缘由并建议她也写上一份表示决心的誓书。

现在我的决心已经明确,需要采取行动,向人张口了。我一向自给自足,不依

附别人,不向别人伸手。所以对我来说,张口向所认识的亲朋好友要钱已属不易,

更何况向陌生人相求呢!但我决定做一下,于我又有何损?

我做了一张传单,上附简娜的照片和她为何想赴德学习的陈述。底部留一附单,

人们何以撕下来连同汇款一起在元月一号前寄还我们,我请求5、20、50或100美元

的赞助。我甚至留下一空行,以便赞助者自行填写赞助金额。然后我把这些传单寄

给每一位亲朋好友甚至是点头之交的人。我还寄给我工作的办公室、地方报纸和广

播电台几份。我查询了本地30家服务机构的地址,也给他们邮了些。我甚至给航空

公司去信请求他们让简娜免费乘机赴德国。

报纸没有刊文帮我呼吁,电台无动于衷,航空公司也回绝了我的请求。但我继

续求助,继续发我们的传单。简娜开始梦想意外之财了。随后的几个星期,我们开

始收到资助了。第一笔5美元,最大的一份馈赠是亲朋好友的800美元。大多数是20

或50美元,有的是认识人寄来的,有的则来自索昧平生的人。

简娜对这种构思着迷起来, 她开始相信这能使她如愿以偿。 有一天她问我:

“你认为用类似的做法能让我考到驾驶执照吗?”我保证说可以。她试了试,果然

拿到了驾驶执照。到6月1日时,我们竟收到了3750美元。真让人激动不已。然而尽

管不错, 对还差的250美元如何等措,我还是一筹莫展。6月5旧之前还得想法弄到

这250美元。6月3日那天,电话铃响了,是镇上一家服务机构的女士打来的。她说:

“我知道我已过了最后期限,现在是不是晚了点?”

我回答道:“不晚。”

“那好。我们真想帮帮简娜。但只能给她250美元。”

总共加起来有两家机构和23名资助者使简娜梦想成真。 在德国的1年中,她给

他们去过好几次信谈她的经历。回国后简娜还在那两家机构作了演讲。对简娜来讲,

从9月到5月在德国沃尔森的交换学生的生活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这拓宽了她的视野,

使她对世界和人类有了新的理解。从那以后她在欧洲漫游,在西班牙工作了一了夏

季,又在德国工作了一个夏季。她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作为美国服务志愿队在佛

蒙特的一家艾滋病防治机构工作了两年,现在正在攻读公共健康管理的硕士。

简娜赴德后一年, 我重新寻觅到一生所爱,还是用的那3种方法。我们是在一

次“自尊研究会” 上相遇的,结婚后又参加了“夫妻研习班”,之后的7年里我们

到各州旅行和长驻, 其中有阿拉斯加州。我们还在沙特阿拉伯住过3年,现在我们

住在亚洲。

像简娜一样,我开阔了眼界,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切归功于我学会了对

所想得到或成就的物和事,要一张口、二下决心、三采取行动。

(克劳德特·亨特)

改变我一生的一次经历

我已经学会尽可能小心地使用不可能一词。

——温何·花·布劳恩

两三年前,一次经历影响了我的信仰体系,以至于永远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那时我参与了一个名为“生命之泉”的意在开发人自身潜能的组织。我和其他50人

还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领导才能工程” 的培训。某周的例会上,大家提出了一项

富有挑战­性­的举措,从那天起,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这项举措意在为洛

杉矶市1000名无家可归者提供早餐。此外还要求搞些衣物来分发给他们。最要紧的

是,我们还不能自掏腰包,不能动用本人的一个子儿。

可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在餐饮业或类似行业里工作,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哎呀,这不是勉为其难吗?”然而我们还被要求在周六上午做好所有这一切。现

在已经是周四了,我更加预感做成这件事简直是太不可能了。我想不光是我一个人

如此认为。

环顾四周,我看到50张板得紧紧的、好像刚刚擦过的黑板的脸孔。没有一个人

对怎么着手这项工作有一点头绪。然而更意想不到的是——既然没有人站出来表态

服输,那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说:“是,可以,我们一定能做到,没问题。”

于是一个人提议道:“那好,我们要分一下组。一组去搞食物,一组去搞厨具。

又有一个人说:“我家有台卡车,可用来拉家什。”

“太­棒­了!”我们叽叽喳喳地叫起来。

又有人补充道:“还要一组负责招待和募集衣物。”我还未及多想,就被任命

为联络组组长了。

到凌晨2点钟, 我们列出一个单子,写下所能想到的应做的每件事,然后把任

务分配给每个小组。 之后回家小睡一会。 我记得我把头搁到枕头上时还在念叨:

“上帝,我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一点头绪都没有……但是我们要全力拼一下。”

6点钟,我被闹钟吵醒,几分钟后,2名组员来了。我们仨个和组里其他人要试

着在24个小时之内为1000名无家可归者提供早餐。

我们翻出电话号码簿,给我们列出的每一个也许能帮上忙的人打电话。我第一

个电话打给范恩合作总社。听完我的说明,那边告诉我说他们必须递交一份要求供

给食物的书面材料,而且需要2周才能获准通过。我耐心地解释说我们等不了2个礼

拜,我们需要当天弄来,最好在天黑之前弄到。那个部门经理说她一个小时后给我

回话。

我又给西贝格尔公司打电话,重申了我们的要求。老板爽然同意,真让人喜出

望外。我们一下有了1200个过水面包圈。等给扎基农场打电话想从那里搞到些­鸡­­肉­

和­鸡­蛋时,我的呼机响了,同伴告诉我说他在汉森果汁公司搞到了一卡车新鲜的胡

萝卜汁、西瓜汁及其他种类的鲜果菜汁,汉森公司愿意把它们捐赠出来——这就像

一个明确的本垒打让左右卫忙乱起来。

范恩合作总计的部门经理回电话说她为我们搞到了各类食品,包括600个面包。

10分钟后又有人打来电话说他们打算捐献500个玉米煎饼。 实际上,每10分钟都有

一个组员打来电话告知他搞到了多少多少的东西。“哦,难道我们真能把这桩事办

好吗?”我不禁想。

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工作, 我最后在半夜时驱车到翁绍尔面饼圈公司去拉800

个面饼圈。 我把它们小心地码在客货两用车车厢的一边, 这样我就有地方去装那

1200个过水面包圈(我已定好5点钟内去拉它们)。

经过几个小时必要的休息,我跳进车里,在西贝尔格公司的催促下,装上那些

过水面包圈(这时候我的车子闻起来像个面包炉)。然后直奔洛杉矶。已经是周六

早上了, 我真有些疲惫不堪。5点45分,我把车开进停车场,看到组员们在搭设工

作炉、给氦气球充气,设置简易厕所——我们什么都想到了。

我赶紧下车开始往下卸成袋的面包圈和一箱箱的面饼圈。 上午7时,停车场门

前排起了长队。我们赈施早餐的消息在附近的贫民窟中不胫而走。排队的越来越多,

一直延伸到街上,绕了整个街区一圈多。

7点45分时, ­妇­女甚至连小孩也加入就餐的队伍中。他们的盘子中装满了热炸

­鸡­、煮­鸡­蛋、玉米煎饼、面包圈、面饼圈和其他食品。旁边是一堆堆叠放整齐的衣

物。到天黑时,这些衣物都会被领走的。喇叭里响着激动人心的演说:“我们就是

世界。”我面前人头攒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肤­色­,都在尽情享用着早餐。到上

午11点,食物发放完毕,总共让1140名无家可归者吃上了早餐。

后来自然而然地,我们工作人员和无家可归者在一片欢欣鼓舞中随着音乐跳起

舞来。两个无家可归者来到我身边,说这顿早饭是给他们准备的最好的东西,也是

他们参加的第一次没有发生冲突的食物赈济活动,其中一个人紧握住我的手,我的

喉咙哽咽着。我们成功了,在不到48小时内为千余名无家可归者提供了食物。这次

经历对我影响尤为深远。时至今日,每当人们告诉我说他们想做什么事但又觉得没

有把握时,我会在心里说:“是的,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曾那么想过……”

(米歇尔·杰弗瑞斯)

不可能的奇迹需久候

何谓能行,何谓不成,我们的知识都无从明确把握。

——亨利·福特

20岁那年的我,初享生命的甘美与愉悦。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擅长滑冰滑雪,

还打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篮球和排球。我甚至还组建了一个竞赛联合会。我

几乎每天都坚持跑步。我着手建立一家网球场建设公司,因此将来我的收入前景也

很乐观。我还和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订了婚。然而厄运——或者至少是一部分人认为

是悲剧——降临了。

金属扭弯的声音、玻璃碎裂的声音使我蓦然惊醒。瞬息间又恢复了平静。再次

睁开眼睛,世界已变得一片黑暗。知觉恢复时,我感到满脸在流血和极端的痛苦。

我听到有声音在叫我的名字,但我又再度失去了知觉。

那是个美妙的圣诞之夜。我和一位朋友离开我在加利福尼亚的家驱车去犹他州。

我要去那里和未婚妻黛丽丝度过假期的其余时光, 离结婚之日仅有5周的时间,我

们想磋谈婚礼的计划安排。 我先开了8个小时的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就让

朋友驾驶。我从驾驶席爬到乘客席,系上安全带,朋友则在夜里驾车。一个半小时

后,他伏在方向盘上睡着了。汽车撞到桥台上,爬到了顶部,然后又从上面滚了下

来。

车子停住时,我已人事不知。我被从车里抛了出去,在光秃秃的地上摔坏了脖

子,胸部以下也都瘫痪。我被救护车送到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家医院,医生宣布

说我已成为废人。我的腿脚、腹肌、腰肌、胳膊和手都不听使唤了。

这就成了我新的生活的起点。

医生说我得想点别的办法,打点别的主意。因为我的身体状况,我不能再工作

了。 庆幸的是我还有7%的身体可以工作。医生说我不能再驾车了,余生得完全依

靠他人喂食、穿衣和行走。他们还说我最好再也不要提结婚的事了,因为……谁还

会要我呢?他们断定我再也无法参加任何种类的竞技和体育活动了。我第一次感到

无比惊惧,我深恐医生们所言会是真的。

躺在拉斯维加斯那家医院的病床上,我自问我的全部希望和梦想都何处去了?

我想这一切是否可以从头开始。我想是否自己还能工作、结婚、生子,还能享受先

前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一阵我既担心又害怕,世界一片黑暗,这时母亲来到我身边,在我身边说道:

“艾特,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余味悠长。”刹那间黑暗的病房为希

望和热诚的光芒所充满;明天会好起来的。

听到母亲的那些慰藉鼓励已11年了。我现在拥有一家公司,是一名专业评论员,

还写了一本书:《奇迹如此发生》。我每年行程20万英里,听众超过10万人。我还

入选6州区小企业管理机构的1992年度最佳青年企业家、 1994年,《成功》杂志推

举我为该年度最伟大的身残志坚者。遭遇坎坷而梦幻成真,这一切缘何而来呢?

自从那天听到母亲的鼓励,我开始学开车,我又可以到想去的地方­干­想­干­的事

了。我已经完全自理。自从那天以后,我感到身体在恢复;又能重新活动右臂了。

遭车祸一年半后,我仍和那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结了婚。1992年,我妻子黛丽丝

当选犹他州小姐, 又参评美国小姐获季军。我们有一双儿女,3岁的女儿瑞纳和刚

满月的儿子亚瑟,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

我又开始了运动生涯。我学会了游泳、潜水。据我所知,我是第一个参加滑翔

跳伞的四肢瘫痪者。我还学着滑雪,我相信这不会对我有任何伤害。我甚至参加10

公里轮椅竞赛和马拉松。1993年7月10日,我用了7天时间跑完了从犹他州的盐湖城

到圣乔治城之间32英里的路程。此举在世界瘫痪病人中属首次。这可能并不是我最

辉煌的成就,但却是最困难的一次经历。

为什么我能成就以上种种?因为多年来我一直铭记母亲的活语,而不是听信周

围人等(包括医学专家)丧气之辞。我深明的境遇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放弃执着梦

想。我的心头再次点燃希望之火。梦想永不曾为挫折击碎,梦想植根于心灵和头脑

并不在里臻于永恒。因为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余味。

(艾特·E·博格)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