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出,王志熙周身正气昂然,又道:“可笑那妖族高手,知晓我五行经脉俱废,肉身寿元只有二百余岁,竟想用增长三百年寿元的灵丹来做贺礼。当初我先祖王明阳寿元将尽之时,也有妖族高手带着灵丹前去聘请他给妖族讲课。先祖一口回绝之后,那些妖族高手,竟用各种卑劣手段,在先祖去世之后,陆续害死我王家满门子弟。我王志熙与妖族有血海深仇,又修得一身儒门正气,怎会被他区区一颗灵丹引诱?”
语气抑扬顿挫,刚健有力。
王志熙与南冥烈一样,也是天生五行经脉俱废之人,寿元只有二百年左右。若不能得到妖族那颗灵丹,只怕不久之后,大限将至。
“王先生的先祖,莫非是大儒王明阳?”
南冥烈神色一愕,蓦然想起那本儒门秘籍,当即拿了出来,放在桌上,道:“先生且看,这本儒门典籍,是不是先生的先祖书写?”
“哦?竟有此书……”
王志熙中正平和的语气,一瞬间变得激动起来,挥手拿起桌上古籍,翻开扉页细细一看,眼神微微颤动,道:“果真是先祖亲手所书!”
☆、第六十一章:得之你幸,失之我命(3)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南冥烈言道:“先生愿教导我儒门秘法,虽并未收我为徒,可先生与我终究有师徒之情。这本儒门秘籍,理当物归原主,交还给先生。”
“得之你幸,失之我命。”
王志熙拿着古籍轻轻一摇头,满头银发左右摇曳,旋即又将古籍放在桌上,言道:“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又有成|人之美。先祖这本手书落到了你手中,此物就合该被你所得。趁着今日天色尚早,且让我与你讲第一堂课……”
大儒讲课,与那云池城的张先生,迥然不同。
王志熙自书架之上,取来一些儒门书籍摆在桌上,深入浅出,讲课之时旁征博引,口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吐出,都能直达南冥烈心间,引起他胸中浩然之气与之共鸣。
整整半日,都在讲儒门中《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礼经》这五经。五经当中,又更侧重于讲解《论语》一书。
《论语》当中,开篇则是“道曰”二字。
实则那卖身进入南冥府中,给南冥烈做仆从的楚鸿,最是喜好这一本《论语》,开口闭口“道曰”二字,抑或是说“道曾经曰过”。
山间寒风冷冽,乌云聚合,竟是下起了冰雹,砸得草庐屋顶噼里啪啦作响。
书房之内,王志熙口中滔滔不绝,从上午讲到下午,又从下午讲到深夜,除了与南冥烈一同吃了一顿晚饭之外,期间未曾有半刻停歇。许是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故而才会如此争分夺秒,只想将胸中所学,一股脑儿全部讲给南冥烈听。
也亏得他学识渊博,语速也快,待到日出时分,竟已将儒门五经的扼要,全都讲了一遍。南冥烈则是听得满头大汗,心中也知晓王志熙字字珠玑,尽是金玉良言,整整一日一夜聚精会神坐在一旁,就连茶水都饮了三五壶。
“道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王志熙将五本儒门典籍叠在一处,推到南冥烈身前,道:“儒门五经,字数虽不多,却包罗万象,寻常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将其中任何一经完全领悟。故而寻常儒门书生,只知道借着读书习字,来温养胸中浩然之气。”
“莫非还有其他办法,能温养胸中浩然之气?”
南冥烈剑眉一扬,拱手施礼,道:“还请先生赐教。”
“浩然之气,直养而无害,更需得配之以义。此气到了精妙之处,自口中喷发而出,犹若江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勇气、骨气、志气……此等正气,皆可凝成胸中浩然之气,此气堂而皇之,正大光明。靠读书写字来温养浩然之气,虽腹中有诗书,胸中有丘壑,终究到不了上乘。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若心正,自然身正,而后气正;如此才能修得胸中气息正大刚直。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若俯察天地仰观日月,能见微知著,将诸事了然于心。只需心境提升,自然能将胸中浩然之气,养得越发精纯。若想要成为一方大儒,则在于著书立言,教化世人……”
王志熙一脸肃穆,正色道:“我且问你,你是如何修炼出胸中浩然之气?”
南冥烈也不隐瞒,径直将当初偷学数年一无所成,直到得了王明阳所留的书籍,领悟问心无愧四字之后,才修成儒门浩然之气之事,说了一遍。
“好一个问心无愧!”
王志熙勃然大赞,指着书上儒门五经,与南冥烈道:“此五经是我亲手所书,算作是我赠给你的见面之礼。我一身所学,已是尽数传给了你。等过得今日,你就下山去吧,若有人问起你我的关系,你就说是我王志熙的忘年之交。”
闻言,南冥烈默默将五经收入储物手镯中,却把那本王明阳的古籍,留在了桌上,转身往门外走去。
二人擦肩而过之时,王志熙眼中陡然精光爆闪,满头白发无风自动,左掌燃起熊熊烈火,抓起桌上王明阳所留古籍,往南冥烈后心拍去……
猛烈火焰,一瞬间将南冥烈包围。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