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诗论 > 第36章 徐刚的话

第36章 徐刚的话

我想从一首题为《迎春,母亲的倩影》的诗说起,谈谈徐刚的诗。这首诗是这样的:

这小小的,无声无息的迎春,

这金黄的,太阳一般的迎春,

这鞭打着倒春寒的迎春,

多像是我风雪中走来的母亲的倩影……

是我的生身母亲的倩影,

是我的祖国母亲的倩影,

在最贫瘠的土地中也要开花,

在最荒凉的山野里也有芳馨。

生来矮小,也不想图高大的美名,

离地面那样近,是因为爱得太深。

我走向迎春,我走向母亲,

我感到了大地的深厚,太阳的温情。

那迎春的枝条多像是温柔的手,

牵挂我的衣襟,抚摸我的心……

不论从祖国想起母亲,还是由母亲想起祖国,祖国和母亲都是因为哺育了诗人而血­肉­相连的。正是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一朵小小的、却又是太阳一般的迎春,如诉如说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徐刚的童年是很凄苦的。他出生后三个月零十二天就死了父亲,母亲今年七十七岁了,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总是惦记着母亲,希望她能生活得好一点。他对母亲的思念是一往情深的。

他是上海市崇明岛人。他在《新港情思》里描写了自己的童年。在这首包括三首短诗的抒情诗的第一首里,他说:

在海边上生,在海边上长,

海的波涛给了我最初的联想。

还有远航的渔帆,悠长的螺号。

都能使幼小的心灵变得宽广……

我认识的第一个“热闹”世界,

也是海岛上的小小渔港--

出海时,送行的妻子含着泪水,

恨不能用头发丝拴住船儿,让它停航……

……

多少个夜晚,我曾背着十五的月亮,

跟母亲讨饭归来,路过这地方。

海风中,芦叶的声响像叹息,

港口呀,苍老得就跟我奄奄一息的祖父一样。

这是一幅风俗画。“用头发丝拴住船儿”的写法是大胆而感人的。

第二首写的是解放后的港口:“待到满天朝晖把海滩照亮,她们把霞光和爱情一起织进渔网”……

第三首写的是:“编织吧!你看海港工人的双手,正夜以继日地编织明天,编织理想……”

他热爱家乡,童年的艰苦更使爱的感情真挚、深沉。诗的感染力也就更强烈。泥土使他想起“母亲温暖的胸脯”,小河使他想起“从母亲的Ru房里流出的香甜的|­乳­,”“我是喝母亲的­奶­汁长大的,我常常把泥土也当作母亲……”在《江南,第一场春雨》里,徐刚写道:

江南,第一场春雨,

该是发生在寂静的夜里……

在孩子们做梦的夜里,

在夫妻们细语的夜里,

在第一根春笋出土的夜里,

淅淅沥沥的春而,细小而又严密,

落进每一条小河,走到每个人心里……

我的心上缠绵着明净的春雨。

我时常做梦,梦见了耕耘的母亲,

我愿我的心是一粒种子……

这首诗淡雅、朴实。结尾一句给人留下了想象和联想。在《风筝》里,他说:

我是一只风筝,

已经远离家乡……

可是,总有一根长长的线,

牵在母亲心上。

他是这样写泰山的:

我凝视泰山,

就像凝视母亲……

有很多老树就跟母亲一般慈祥。

天南海北,诗人足迹所到之处无往而不思念母亲、思念祖国,在《白云山上小草》里,他写道:

因此,我很想变作小草,

心,只和祖国的泥土连结。

假如地震把我毁灭,

我也毁灭在母亲的怀里……

于是,在《贺年片》里,他髙呼:

我要说:我爱你,祖国,

贫穷的祖国也是我的祖国!

再贫穷的母亲也是自己的母亲,谁能因为贫穷而不爱自己的母亲呢?或许反而会爱得更深。在徐刚的诗里,有真情实感,有独到的感受,因而这种思想和抒情并非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

徐刚热爱生活,他随时捕捉形象,努力思考,浮想联翩。他的道路并不是十分平坦的,但,他总是坚韧地思索、写作,他的内心随时都在燃烧着,因之他所见到的东西也都是燃烧者的--像凡高的画一样,他在《红叶小札》里有这样两句诗:

不是内心岩浆般炽热,

哪会有火的颜­色­?

在《火把》里,他说:

满山遍野的高粱;

像火把在闪烁;

土地把它们高高地举起--

看,这就是生活的颜­色­!

写的是红叶和高粱,其实也是诗人心灵的表露。

他有机会作创作旅行时也并不轻松。一九七九年春天,他和我们一起到海南岛,他努力地吸取着,勤奋地写作着。他赞美“菠萝蜜”和“剑麻”,他歌唱“天涯海角”与“鹿回头之夜”。后来,他又到了青岛,赞美啤酒厂“是又一个海洋”……他的赞美并不是人云亦云,他总是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新鲜的诗意。他登泰山,看见了沿途上的不少石碑,他写道:

大家都来题诗,

大家都去立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