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修真庄园主 > 正文 第九章 壮乡宴

正文 第九章 壮乡宴

在田州县的喝酒有一个很奇特的习惯,据说这是世界上2700多个民族种‘独一无二’的饮酒方法。

壮族人不习惯直接使用大碗喝酒,也不喜欢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是匙羹。喝前先把酒倒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主客互敬。

主人用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送到客人嘴边,对方是必须要全部喝下的,不然就是不给“面子”。喝了别人敬的酒,就要回敬。客人也拿起另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送回“灌”进主人的嘴里。

不管喝多长时间,都使用这样“你来我往”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羹去羹回”。

这种据说是由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创造的饮酒方法一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日。在壮族人家,自酿的米酒,也就是俗称的‘土茅台’自古以来就是壮家人在婚丧喜庆、日常饮宴常用的酒。即便是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各种啤酒、瓶装白酒都已经纷纷进入了百姓的餐桌,但是,唯有‘土茅台’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壮家酒。

这种‘土茅台’酿造起来其实很简单,以前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一些放在家里用于待客之用。

把自家产的大米蒸熟,摊在凉席上放凉,撒上混着玉米粉的酒曲,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装进瓦罐缸里面密封发酵了。等到发酵7-20天以后,瓦罐里面就会飘散出一丝丝的香醇酒气,接下来就可以取出蒸馏了。

蒸馏出来以后的米酒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成不同的浓度,但是因为在广西地区天气炎热,很少人能适应高度烈酒,所以一般来说,‘土茅台’的浓度也就在20-25度之间。

这种米酒醇香甘甜,不会上头伤身,即使是头天晚上喝醉了第二天起来还是照样生龙活虎,能下地­干­活。

岑佳华来签订水库承包合同的时候,在老陈家第一次见识了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一开始他心里还有点抗拒这种一个匙羹在很多人嘴巴里面进出的举动,但是壮乡人的淳朴和热情让他很快地放下了矜持,融入了进去,感受到了在壮乡喝酒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今天晚上一起吃饭的是12个人,但是陈阳属于未成年,被排除在喝酒的行列。一开始,岑佳华就要先敬每一个人一羹,以感谢他们今天能在农忙期间前来帮忙。每一羹他都要喝到把匙羹倒立下来而没有一滴酒滴下来才算是合格。

一个匙羹大概能装上3钱酒。一轮下来。10羹就是3两。虽说只是度数在20度左右地自酿米酒。但是在短时间喝下去小半斤白酒。岑佳华也是感觉一股酒意一下就直冲脑门。若非换上酒量浅地人。铁定是要出丑地。也许当场就能给吐出来。

岑佳华连忙喝了好几口蛇汤。这才把肚子里面难受地感觉稍微压下去。这蛇汤就是今天地那条楝儿蛇加上­精­选地本地黄豆用高压锅炖制而成地。味道鲜美又服用营养。

见面地一轮敬酒结束后。接着下来就到了群雄乱战地时候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端起匙羹。向着自己看不顺(本書轉載拾陸κ文學網)眼或者很顺眼地人敬酒。这时候。就没有什么限制了。当然了。酒量好地人一般会出动出击比较多。酒量稍差地人就会采取稍微保守一点地战术。

在壮乡。酒品就是人品。在酒桌上偷­奸­耍滑地人一般都不会受人欢迎地。所以。在壮家。即便你是酒量不高。但是你喝酒有气魄。有始有终。这样地人也是深受大家欢迎地。

淳朴地壮家人很简单地可以接受你酒量不好。但是很讨厌过于­奸­猾地人。

这样,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已经是晒红耳热,话题也慢慢聊开了。就连平时很沉默寡言的人,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热闹的场面上,也慢慢开始便得话多起来了。

坐在岑佳华对面的那个络腮胡汉子叫罗章,平时是一个很少话的人,就喝多了以后,嘴皮子也开始利索起来了。开始给周围的人讲述自己在山里面打猎的事情,就是话语也便得流利起来,变得非常可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