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成名的人物了,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以辩论为能是,可是听完了葛三元叙述的口诀,许逊却只是默默的思考。
和许逊不同,葛三元真是希望他问些什么。因为葛三元想从许逊的问话中,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葛三元也想通过许逊的提问,甚至在指责中,知道此时的人是怎么一个状况。可是许逊就是不问。
许逊不问,葛三元只能提问。
“天师可曾领会过什么口诀心法?”葛三元看着许逊,试着问道。
自古传下来的巫术都有口诀心法,到了这时代,有文字都上千年了,口诀心法自然不在少数,虽然古代的一些口诀心法或已失传,但是由于有一代一代的通天、通灵的人的存在,更由于对世界的未知让他们有着众多的追随者,所以传下来的口诀心法仍是多如牛毛。许逊是修炼圈里人,自然是了解过一些口诀心法,可是,虽然知道并且了解,许逊却对这些口诀心法不太上心,因为他不想混同于他们,尤其不想自己像他们那样实用。
修炼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得道成仙,可是由于这条路太过艰难,于是当一些人修炼小有所成时,便迫不急待地赶紧展示、炫耀,甚至有人以此谋利。当然,由于修炼太过艰难,人们便对有毅力修炼者很是崇敬,特别是那些小有所成的人。像所有的事情一样,只要是有崇拜的地方,就会有骗子,而骗子行骗特别是对想要修行的人行骗,最好的方法就是编制所谓的口诀心法。由于这些原因,许逊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搜寻什么口诀心法。
另外,也正是因为可以随意地了解一些口诀心法,许逊知道自己和他们追求的不一样,所以便刻意与他们拉开距离,甚至封闭了自己,只在太极观中,少与外人交流,于是到了现在,许逊便真的不太了解其他修行的人了,所以面对葛三元的提问,许逊无法作答。
天仙说出来的修炼口诀心法自然是真正的修炼方法,更何况许逊已经体验过了呢,可是多年的习惯也让许逊并不想思考这些,只是想照方抓药,有用的口诀照着修炼便是了,所以许逊并不想,只是熟悉和默记,也因为此,对于葛三元的问话,许逊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答nAd1(
可是葛三元这样问了,就不能不回答,略一琢磨,许逊便小心地回答道:“口诀心法只适合其人,只适合其类。天仙下凡来度我,自然只对我一人。口诀心法只适合于我,于他人无益。故而下臣只依天仙所授而修,无需与他人比较。”
听了许逊这话,葛三元立即有些后怕。
我勒人去!幸亏我只和他一年。这么教条,要是和他长了,还不板死我?
可是许逊的认真,葛三元也只能认真,因为葛三元想不认真,也不行。于是葛三元便不再问了。
“你先前修炼并非无益,不过是为今天而准备,或说是筑基。你的积道能开天目,即是说明。而今,你积道已成,只需将道修炼成真,再使真入奇经八脉,将灵魂调动,凝聚于上丹田,使之成胎,然后出壳,便完成**中的修炼。”不再说别的,葛三元便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许逊修炼的核心。
口诀、修炼方法、修炼结果,一切都明白地说出,于是许逊自然便可知道结果,也就是说,以后的修炼是有目的的了,结果也已经明白展现在了眼前,达到终点亦指日可待了。激动,许逊便只剩下激动了。
激动难以掩示,许逊脸上便显现出来,不仅是脸上,由于激动,许逊的身体也在抖动。
看着许逊有些激动,葛三元便想让他缓解一下,因为葛三元可是没有把握许逊一激动会不会道力爆发,走了逆路,出了乱子。
说什么?跟许逊除了说道,就是说山了。道,肯定是不能说了,因为现在不适合,所以葛三元便只能跟许逊还说山。
“龙虎山可曾去过?天师可曾了解五斗米?龙虎山可是五斗米之发源?”葛三元突然问道nAd2(
没想到葛三元会问这个,于是许逊便看着他。
葛三元真是不明白,像五斗米这样的教派,不但是当时社会,就是在更早的时代,也都是民间的教派,而这种民间百姓的教派是与许逊这样的人相距很远的,更何况五斗米初创时借助的多是巫术,其后又有多人用巫术诱骗民众,故而像一般人都不愿意沾他们的边,更何是许逊这样的修大道的人呢?所以葛三元真是问错了人。
虽然不齿五斗米,可是天仙来问,许逊不能不答,然而对五斗米真是不了解,许逊也真回答不出。
“五斗米多以巫术惑人,非是正道。龙虎山,下臣也曾涉足,未见有奇异之观。此次前来,尚从龙虎山下过。”答不出来具体的,许逊便只能做大至的介绍。
“龙虎山并无奇处?”葛三元提示许逊道。
葛三元这样问,是他还想了解龙虎山。
不再回答,许逊只是点了一下头。
不过如此呵,葛三元明白了。
看来还都是人为的,不过是其他的一样,只是假借。葛三元明白了。
“五斗米中人用符,天师可曾见过?”不甘心,葛三元又问了这个。
葛三元也真是想了解一下用符,不仅是用符,道家所有的技法,葛三元都有心了解一下。因为葛三元觉得这或许是一种能力。
葛三元的用心,许逊却不清楚,于是葛三元连着问,还跳着问,便让许逊很是为难,因为他不能总是答不出来。
答不出来,许逊便用不解地眼神,看着葛三元。
许逊用有内容的眼神看着自己,葛三元便明白了,于是他便想说明白自己的意思nAd3(可是才一张口,他却又变了。
“求道专一,信念坚定,方能有所成。然而,所成之后,需兼容并包,丰满自己,方能成其大道。你已走上正途,应该开放自己。”葛三元改口讲了道理。
葛三元之所以改,是因为他也明白,如果自己是这世上之人,欲求正道,自然也会鄙视五斗米的行为。此时的五斗米,不仅是用一些小把戏诱骗下层百姓,还用房中采战补阴之术,诱骗上层阶层,这样的教派自然不能被修炼人视为正派。
许逊修炼百年自然是很能明白道理,特别是现在知道自己要有所成,许逊更能接受葛三元的这个道理,于是他立即回答道:“天仙教诲,下臣铭记于心。”
看到许逊的态度转变了,葛三元便又说:“知其所为并知其根本,方可破解;破解之后,方可揭破。天师主张正道,以集德积道,以正破邪,亦可集德积道,而破邪使人清明,集德更丰。天师以为然否?”
葛三元的话,明显要高许逊一层,因为许逊还只在洁身自好的层面上,而葛三元说的却是在救人于歧路之上。许逊百多岁也不是白活的,他听到高论后,自然能明白。另外,他知道自己将大成,无论是心气还是气度,自然是要高一层了,于是听了葛三元的话,许逊自然是要表态的。
“天仙见识高远,下臣谨记,待修成之时,定为天下主张正道。”许逊表情从容而语调慷慨地说道。
葛三元听了,自然也是高兴,于是他也立即说:“天师成道后,位列仙班,自然做的也是解人困厄,救人于歧路之事,先前有所准备,自然后世可一展宏图,救更多的人于困厄、歧途,使世界光明。”
看着许逊又要表达谢意,葛三元便赶紧又说:“天师不必过谦。天师集百年之道修行,此后将超过于我,我将自从下仰望之。”
弄不清楚葛三元是在玩笑还是真的,许逊便真的说不出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