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踪道:“就是、就是,我们三人乃堂堂的大英雄、大侠义,岂会不给饭钱?”
屈楚原见此书生相貌英俊,仪表翩翩,看上去非是凡人,顿时起了结交之心,连忙起身打断无影无踪道:“既然这位兄台有意和我们一同,怎么会瞧不起我们呢?我想这位兄台不是这个意思nAd2(”说完朝那书生使了一个眼色。
那书生本是聪明之人,顿时了然于胸,连忙拱手道:“小兄弟所言甚对,我对三位岂有不敬之意,只是想结交一番。”
屈楚原请那书生坐下,吩咐店小二添了一副碗筷,又加了几个小菜,那无影无踪显然对书生已经谅解,只是抹不下脸面,都不吭声坐在那里大吃大喝,嘴里故意发出‘吧吧’的响声,做无声的抗议。
屈楚原和二人相处数日以来,知道二人都是小孩习性,也不去理他们,对那书生说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那书生道:“不敢,免贵姓王,字伯安。”
原来那书生是余姚人士,名王守仁,字伯安,父王华,王华是当今朝廷状元,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自幼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
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十二岁时写了一首诗更是名动天下,这首诗叫《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nAd3(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他本为庐陵县令,今年初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发配贵州龙场当驿丞,来到龙场之后才知这里山穷人恶,随寄情于山水,闲暇时便四处游玩,今日见到屈楚原三人身穿中原服饰,一时思乡情起,前来结交。
屈楚原也自我介绍一番,两人相谈甚欢,那王守仁所学渊博,才思敏捷,志向远大,言语之间竟隐隐露出想成为圣人之意,屈楚原自幼和父亲生活在深山之中,但父亲从小便教他四书五经,读书认字,一些文章典故也能和王守仁对答一二。
在这穷山僻壤之处很少有人读书,难得碰到一有学识之人,何况屈楚原看上去才十几岁年纪。王守仁心中对他更是喜爱,两人越谈越投机。无影无踪两人见Сhā不上话,心中更是老大不乐意,一个劲的闷头大吃,以示心中不满。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时辰,见天色不早,王守仁起身和三人道别,屈楚原连忙起身回礼,那无影无踪却甚是开心,心想这个迂腐酸秀才终于要走了,两人堆起笑脸也和王守仁辞别,一个劲的催促屈楚原上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