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如此充实而简单的作息规律,每一分钟都被我安排的满满当当、井井有条。而在如此高效的锻炼和充分的睡眠下,我的身形和体质也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成长。
如今,我1米75的身高,配合着健美匀称的身材,总算是找回了几分成年人的感觉。而一席青衫儒袍,更将我一直以来着意培养的儒雅气质,衬托的淋漓尽致。
看着镜中五官精致,气质优雅的帅哥;我不禁也要骚包的笑笑,为自己一直精心筹划的“贵公子”方案,感到由衷的满意。
唉!人长的帅也就算了,干嘛气质还要这么好呢?气质好我也就原谅自己了,为什么我家还要那么有钱呢?
这样我不是就成为了文武双全、年少多金的超级金龟婿了咩?!
张乘云啊张乘云,你说你这样还让别的男人怎么混?这样做人压力很大的好不好,真是一点都不低调……
“小七!小七!”
擦!
我被大师兄的叫声吓了一跳!赶紧收起了脸上的自恋神情,手忙脚乱的装作正在练字的模样,说道:“喂喂喂!我说大哥!说了你多少次啦,你怎么每次进来都不敲门!”
我被这家伙打断了难得的闷骚兴致,所以语言里忍不住有一丝恼火。
大师兄毫不在意的笑笑,打趣的说道:“哟~又练字呐?我说解元公,你还真准备考状元还是怎么的?难道真想做武林中的第一位状元侠客?”
我翻个白眼,对他撇撇嘴:“7~说了多少遍了。我根本懒得考科举。若非我爹抬出家法,我连这举人都是懒得考的。”
每次说到这些,我都会忍不住有些无奈。
前世的我,从六岁半就开始读书,直到二十多岁才好不容易读完。不夸张的讲,我几乎是真正做到了“读到老,学到老”。
满以为好不容易到了明朝,就可以抛却书本随心所欲。
可谁知家中的老爹,居然拼死要我走科举之路。还说什么家学渊源,必要世代传承。如若不然,就不止是家法伺候,更要和我断绝关系……
我腹诽:什么玩意儿!还家学渊源呢!从头数到脚,也就您老一个举人。而且搞不好还是捐来的呢……咳咳,当然,这话只能心里说说。如果我不识相乱开口,指不定老爹真会给我来个大刑伺候。
而且不止我爹,就连我娘、还有师父师娘等等,都曾极力游说我参加科举。师父说:“云儿,不当官可以。但科举还是要考,科举乃是任何读书人的……”
其实师父林林总总说了一通,但关键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
不当公务员可以,毕竟你小子现在也算江湖中人,去了官场未免显得别扭;
但高学历是必须的!俗话说:流氓有文化,警察都害怕……
呸呸呸!这话翻译的不对,应该这么说:
现在各行各业都急需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就连我们混江湖的也一样。
最重要的是,如果别人知道了我君子剑岳不群,不止可以教出武林高手,更能教出琼林高手!那这份面子,可就不是一般的大啦!而是非常大!特别大!大到了可以载入华山史册,让无数后世的徒子徒孙们顶礼膜拜的地步!
……
回想当时师父越说越激动的模样,我却只记得他一句不经意间的话:“……熟习《四书五经》对你将来修习本派绝技――养吾剑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嗯,这句话听着还算靠谱。据说常年侵淫四书五经的书生,时日一久,便会自动凝结一股浩然之气。
这话说起来挺玄的,但按照我的理解,那应该是精神或者气质方面的某种东西。而且我个人很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至于他们所说的科举……说实话,我从小就觉得科举之前要加上一个形容词,叫“万恶的”科举。
所以我当真对这种八股式的死读书,提不起任何兴趣。尤其很多明朝的封建思想,很难让我这个“现代人”从心底接受。因此对于程朱之学的很多理论,我也只是在自己原有思想立场的基础上加以摄取。
可没想到就这种“随随便便”的读书态度,竟仍让我在半年前的乡试中获得了魁首第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