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师兄送走洛、尹二女后,便在当地的客栈住下。随后商量起日后的行程。
大师兄:“小七,现在秋竹她们走了,我们下山的任务也已完成。是时候该返回山门了。否则时日一久,唯恐师父师娘忧心啊。”
“嗯,大哥放心。当日初送小薇她们启程时,我就已经安排了家里的小厮带着各色礼物先行一步。次日,你又将色魔甄的尸首交送给我父亲。相信他老人家必定也会飞鸽传书,与师父师娘互通音信。所以,回家的事,我们倒也不用急于一时。”
说到这里,我又皱眉道:“而现在的当务之急。一是,尽快恢复我的内伤;二是,找人翻译《欢喜禅》的西域梵文。内伤的事情还好办,稍后你就为我护法,争取今晚之内功行圆满;但翻译的事……”
自从辨认出那本秘籍是《欢喜禅》之后,如何翻译、找谁翻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自学梵文显然是来不及了。而原著当中精通这门外语的……貌似,只提到了少林寺的方证大师……
哦卖糕的,我总不能跑去少林寺吧?先不说人家会不会接待我,万一知道了我拿着密宗武学前去求教,把我打出山门也是有可能的吧?
听说禅宗、密宗可是一直都很不对付啊……
揉一揉发疼的脑仁,我只好先把这件事情放一放,对还在等我说话的大师兄笑道:“好了,大哥,翻译的事,一时也急不来。你先给我护法吧,我已经吩咐了小二和店家。不得召唤,不许前来打扰。咱们这就开始吧。”
大师兄点点头:“嗯,你放心疗伤。其他一切有我。”
我微微一笑,便盘膝坐定,凝神静息起来。待得心中一片空明,诸般杂念抛除脑后时。我将灵识潜入丹田中,开始了正式的运功疗伤。
经过将近十日的逐步调养,受损的经脉不仅基本恢复如初,甚至比受伤前还要坚固。我隐隐感觉,受伤可能也是突破修为的一种途径。
当然,这种途径太过凶险,我又没什么国仇家很之类的超强怨念,犯不着老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内息缓缓游走于经脉,直至运行到搭桥于任督二脉间的通道时,才微微有一些滞涩。
只要这最后的滞涩被疏通,那我的内伤将彻底痊愈。可我却不敢一蹴而就。
因为这条通道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是任何一个武者都不敢疏忽大意的。一旦稍有差池,不只前功尽弃,甚至一身修为也要付之流水。让我唯有慎之又慎、小心应对。
说起来,如果将任脉、督脉各自比喻成东、西山脚下的两条村落。
那阻隔在两条村落之间的那座大山,便是习武之人一生都想突破的“生死玄关”。套用现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而常人与武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面对这座大山时,都只能绕道而行;而后者,却如同愚公一般,一生都在致力于凿穿山腹,开辟捷径的武道事业里。
因为一旦打通了贯穿两头的通道,将“任督二村”各自的“特产”:冲、带、跷、维六脉,以及手足六阴六阳十二条正经,串联起来、互通有无。形成上下游循环的链接式产业,让两条原本贫瘠的“村落”富裕起来。直至形成“由村变镇”的飞跃式蜕变。
当然,开辟这条“致富命脉”的难度之大,也绝非三言两语足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