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时后,一辆奥迪TT停在康乔公司楼下。后排车窗摇下来,露出周琳达的脸,几年不见,她的样子跟以前差不多,一双大眼顾盼生辉:“康乔,来。”
说是消夜,但两人都怕胖,最终她们选了一间茶楼。包厢临着湖水,小小的窗外是个清凉的世界,周琳达和康乔对坐着,开车的助理窝在车里睡大觉。车是借剧组的,七八成新,周琳达不买车,广厦华服才是她的心头至爱。
时光不曾在周琳达身上留下痕迹,面容和性格都是。刚落座才几分钟,她就开门见山:“我听说你混成了《星期八》的主编,我要上封面。”
最初相识时,她也是这么说的:“我想上封面。”当时的杂志没能让她如愿以偿,可康乔已今非昔比,她用了5年时间,跳了3次槽,从小美编到编辑部主任再到主编,每一步都没浪费。
然而周琳达只从新星混成了三线,收获了一小撮死忠粉丝,和一大捧任何时候都觉得她眼熟、但任何时候都叫不出她名字的观众。康乔从月薪2000做到了月薪7000,她则从20集5万的打包价升为了每集8000,价格不算贵又敬业,每年都有几部戏可拍,日子过得还不坏。
没什么好欷歔的,只是不红而已,但赚钱比一般人容易,际遇比一般小艺人好,周琳达挺想得开:“我要多上封面,知名度高些,接戏就好谈价钱,你得帮我。”
康乔只问了两个问题:“有暴露照片吗?有热辣事件吗?”
美味能炮制,绯闻也是,有图片就能制造话题。周琳达嘻嘻一笑,从随身小包里掏出一个U盘:“我的比基尼和内衣照全在里面了。”又摸出手机翻给康乔看,“我在手机里也存了一份,你看看。”
编辑们采访归来,跟康乔抱怨过:“还没红呢,就懂打太极,全是场面话,客套戒备滴水不漏。”其实这很正常,接受过宣传训练的人,很难有真话对人讲,什么都不说还会被歪曲呢,真透露心声那还了得。连平凡如你我他,也不轻易对陌生人掏心窝子,又怎能怪明星全都成了老油条?彼此都只把访问当成流程化的工作,不做更深入的探求,所以大部分明星专访都没看头。
但康乔和周琳达不同,她们是朋友,哪怕当中有4年并无联系。康乔循循善诱:“我们的封面要么人红,要么事件红,你多讲讲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越知名越好,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知名?”周琳达眼睛一亮,“某某某知名吧?我拿来利用利用。”
“有某某某那就不愁了。”康乔不喝茶,只喝白开水,拿过周琳达的手机,啪啪啪编辑了一条短信给她看,“如何?”
周琳达吃腻某某某,借戏偷食某某。她给周琳达解释:“这段话分三行,突出你和某某某,最后几个字我会用专色印刷,很醒目。”
周琳达眉开眼笑,捶了捶桌子:“好样的,我是读者就想买来看。”
某某某是个红极一时的男明星,某某则是周琳达正在拍摄的电视剧男搭档,他们分饰男二女二,负责Сhā科打诨,烘托男女主角的纯情真爱。周琳达和男二的剧照颇能拿来说事,而且男二是受益者,他不会指责《星期八》造谣,但某某某就难说了,康乔有顾虑:“我想这么操作,但会不会给我们惹麻烦?”
周琳达胸有成竹:“他不会跳出来的。”狡黠笑道,“我们……有过。”
有过就好办了,某某某是巨星,总不至于大玩文字游戏:“几时轮到她‘吃腻’我?总共就没几次!”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