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仙游记1 > 四 邪门求道献宝珠 童子受贿起祸端

四 邪门求道献宝珠 童子受贿起祸端

吕洞宾按住了褐斑蛇­精­的寸关尺之处,觉得它的脉象十分异常,仔细一品味,不由得大惊。原来,乾坤衫虽然掩盖了蛇­精­的本相与妖气,却未能掩盖住它的脉象◎日它从河里漂来的时候,脉搏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乃是生命垂危之兆。不想,一日之间竟判若二人,其脉洪且狂,重不可测,若以脉象而论,绝非凡人所能拥有,拥有此等脉象者,非妖即仙!

看罢脉象,吕洞宾满怀疑惑打量那­妇­人,但见其脖项以上祥光环绕,肩头以下瑞气流连,以这一身祥光瑞气看来,绝非等闲之辈,当是真仙临凡!可是,既然是真仙,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来,为何又这般藏头露尾?

细想昨日众人救起老­妇­人前后情形,吕洞宾不禁暗怪自己大意,当时只顾救人,为何竟忽略了这许多疑处?如果此­妇­是仙倒还好说,如果是妖,那可就非同一般!如此一想,吕洞宾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伸出中指,猛地按住了那老­妇­人的天门,这一按在仙界有个名称,既是封住元神nAd2(

褐斑蛇­精­本来盼着吕洞宾快些离开,好伺机逃走。却不料,吕洞宾看出破绽,抢先一步,封住了它的元神。褐斑蛇­精­顿时觉得如雷轰顶,周身一阵酸软,几乎不能自持。无奈,只好运足内气强撑住,不使痛苦之状外露。它哪里知道,内力一运,脉象愈加狂烈,吕洞宾对它的来历更是疑惑不已了。

封住元神,吕洞宾按住老­妇­的寸关尺处再品其脉象,这回疑点就更多,但觉其脉象狂洪有力,飘然欲仙,然而,比起仙脉少了许多正气,竟有些极似妖脉!令人不解的是,若说此­妇­是妖,那么祥光瑞气又是从何而来?莫非是某处不成气候的散仙顾及面子,不愿露其真相来隐形求医?如此藏头露尾,难道为了面子就连­性­命也不顾了?吕洞宾踌躇半晌,百思不得其解。

褐斑蛇­精­注意到了吕洞宾的满脸疑云,自料厄运难逃,只好闭了双目听天由命。正在此时,忽觉脖项上冰凉,原来吕洞宾已将雌雄宝剑横到了它的脖子上。但闻吕洞宾厉声喝道:“何方妖孽,速报上名来,否则,休怪贫道剑下无情!”

褐斑蛇­精­一惊,暗叹:“我命休矣!”遂横下一条心,紧闭双目仍装作昏迷,无论吕洞宾如何讯问,只是不肯睁眼。

此时吕洞宾已断定,即使此­妇­有祥光护身,也绝非良善之辈,在没弄清其来历之前,决不可放她走了,于是,收回宝剑,取出一道太上老君镇妖符镇在­妇­人天门之上。

褐斑蛇­精­自持有乾坤衫护身,并未把道符放在眼里,岂料吕洞宾将那镇妖符往脑门上一放,褐斑蛇­精­顿时觉得好像被绳索捆住,周身上下再也动弹不得。

吕洞宾虽镇住褐斑蛇­精­,却不敢盲动,要知道,眼下他对老­妇­人的身份只是怀疑,为防止错杀,他决定立刻到附近仙山,先查访一番再做决定,于是走出茅屋,找到唐雄娘说:“那老­妇­人病情难料,贫道要外出寻方替她治病,掌灯前一定会回来,你记住,她的头上有一道符,千万不可叫人乱动nAd3(”唐雄娘点头答应,吕洞宾遂离开唐官村。

日落西山,唐雄从河套边回来,见那老­妇­人仍昏迷不醒,便与老娘计议:“吕道长在村里行医,从来都是药到病除,就连唐长喜起死回生也不过只用了两个时辰,这老­妇­人倒是怪了,难道比唐长喜还难医治?昨天我把她从河里救出来时,见她灌了许多河水,她昏迷不醒,会不会是因为喝了太多毒水的关系?”

唐雄娘道:“方才我也是这样想,我看,王老汉院里的九转蛇毒汤倒可以给她喝点试试,有病乱投医,不如你就去取一碗来吧。”

褐斑蛇­精­闻言,暗自心惊,想要开口,怎奈头上有镇妖符,说不出话,更动弹不得,只好任那娘俩摆布。不一会儿,唐雄去王家取了九转蛇毒汤,唐雄娘试了试凉热,便一勺一勺灌进褐斑蛇­精­口里。

毒蛇最怕的便是九转蛇毒草,故而守住断命崖不许世人采药。九转蛇毒草不仅可以医治蛇伤,且可以避蛇,因为毒蛇要是吃了蛇毒草就会折损其毒­性­。褐斑蛇­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吕洞宾没奈何它,它的千年道行会折在一个老妪的手下,想要不喝那九转蛇毒汤,又是身不由己,空有千般本事,丝毫也施展不得,只好随那老妪往下灌,虽是半饮半吐,毕竟被灌下许多,这正是:堪笑聪明雌蛇­精­,隐形求医山下行,偷天换日仗仙衫,岂知天意却无情。

再说吕洞宾匆匆外出寻访那老­妇­人的来历,行云如飞,瞬间便到了距玉泉山百里外的莲花山。当年吕洞宾于中元下界修行时,曾遍游仙山,与莲花圣母颇为熟悉。今日被那老­妇­人身上的祥光瑞气所惑,满腹疑团不得其解,故而先至莲花圣母处求教。莲花圣母的莲花台下有一莲花池,也是莲花山至宝之一,池中水平如镜,莲花圣母凭借它可以照出方圆千里之内所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今日这莲花池正好派上用场。

登上山来,莲花山果然好风光。观看山中美景,但见满目青翠,鸟语花香,茂林修竹,葱葱茏茏,潺潺泉边,开满四时不谢之花,青崖之上,遍生万载长青之树。吕洞宾无暇观看山中美景,径直奔莲花洞求见莲花圣母。来到洞府前,府门早已打开,一个童儿出来施礼道:“原来上仙已经到了,圣母特命小童在此迎候,请上仙入府。”

吕洞宾随那小童进入莲花仙府,转过九曲十八径,到了莲花池前,莲花圣母正端坐于莲花坛上。吕洞宾无暇客套,施礼道:“圣母高高在上,想已知道贫道来意,还望不吝赐教。”

莲花圣母笑道:“吕洞宾,莫不是你怪我失礼了么,我早早登上这莲花坛,本是为了替你省一点时间,你居然怪我,可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是谬传了。”

吕洞宾道:“圣母既然知道我的来意,就快明示吧,吕岩在玉泉山下度世,实在难以脱身,只怕回去晚了,又会发生变故。”

莲花圣母低头向莲花池中细看,良久,忽然失声叹道:“吕洞宾,恐怕这一趟你是白跑了,你所要问的这个老­妇­人,脖项之上,祥光缭绕,肩头以下,瑞气纷纭,乃是上元真仙之相,只是这祥光瑞云与平日所见又有不同,本仙力微,看不透,看不透。”

? 石案前的座位空着,洞中并无褐斑蛇­精­的踪影,一问小妖方知,褐斑蛇­精­昨日被砍之后,头上伤势严重,险些­性­命不保,由金环蛇陪同出外寻医疗伤,至今未归,众小妖正在着急着呢!青花蛇­精­闻讯大惊,颓然坐到石案旁,呆呆地发起愣来。

昨日它挥斧砍伤褐斑蛇­精­,原本只想做个样子取信于吕洞宾,未曾想竟失了手,砍得如此沉重,若是褐斑蛇­精­因此丢了­性­命,就算它骗过吕洞宾得成大道,心内如何能安稳得了?再说,即使褐斑蛇­精­薄­性­命,回来又岂能与它善罢甘休?青花蛇­精­心烦意乱,在巢­茓­里等了半晌,未见褐斑蛇­精­归来,只好吩咐美女蛇­精­派出小妖四处寻找,然后忧心忡忡出了妖巢,纵身登山断命崖顶,居高临下向四周瞭望。山林之中,秋风瑟瑟,草木苍黄,怪石峥嵘。望遍每一个角落,皆未见褐斑蛇­精­踪影,青花蛇­精­更加担心,它与褐斑蛇­精­共处两千年,深知其凶残成­性­,肚量狭小,不能容物,一旦同自己反目,后果不堪设想。

山脚下西南方有一个很大的村庄,那就是五里庄。看到五里庄,青花蛇­精­不禁又想起了徐凤仙,她与自己虽素无冤仇,如今却是与生俱来的宿敌,而且不共戴天!昨日徐凤仙的意外出现,打乱了它的全盘­阴­谋,若不是它急中生智,几乎功亏一篑,要是徐凤仙不在山上,褐斑蛇­精­何至于挨了自己一斧?想到此,青花蛇­精­不由又恨得咬牙切齿。千年来,它曾经残害过无数生灵,连眼都不眨一下,可是现在,当它想到必须亲手去除掉这个不共戴天的仇敌时,它那颗浸满毒汁的心似乎颤抖了一下。徐凤仙那顾盼生神的眼睛、轻盈的体态和惊恐而颤抖的声音都叫它难以忘怀,要除掉这样一个人,它似乎缺乏足够的勇气。

蓦地,一句指引了它数千年的格言又使它从迷乱中清醒过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毒蛇么,怎么可突然忘记了“毒”字?千年来它不就是依赖这个“毒”字,才得以生存的么?是的,要毒,一定要毒,无论何时都要牢牢记住!

天近晌午,山上依然没有褐斑蛇­精­的影子,青花蛇­精­心神不宁,胡乱寻了两捆柴,摇身一变,面目狰狞的妖怪又变成了勤劳朴实的樵夫。他挑了涤下山,径奔通往五里庄的小路。

岔道口的小路还是昨天那个样子,路上似乎仍响着徐凤仙那甜甜的声音nAd1(青花蛇­精­不禁又心神荡漾起来,那是一个多么姣好的女子,千年一遇,怎能不叫人一见钟情。不!另一个声音又告诉它,怎么又忘了“毒”字?她与自己是宿敌,要成大事,今天必须得把她除掉!于是它在五里庄前的小桥旁放下柴担,背靠柴跌下暗打主意。

现在不该叫他青花蛇­精­了,他已经是唐贵,由于乾坤衫庇护,就连吕洞宾都没看清他的真面目,­肉­眼凡胎的俗人自然识他不得。就在唐贵斜倚柴担盘算着如何去除掉徐凤仙的时候,五里庄的小路上传来人语之声,微睁二目看去,两个轿夫抬着一顶小轿正向桥边走来,原来正是徐凤仙昨日所乘的那顶。

徐凤仙为何又到这里来了,原来,昨日山上获救之后,她对唐贵一直念念不忘,今日执意要亲自去唐官村道谢,徐员外劝止不住,只好叫两个丫鬟跟了她速去速回,不想,冤家路窄,正好在这里就遇上了。

假唐贵将草帽向下拉了拉,微闭二目装作熟睡,不一会,小轿就到了面前。假唐贵眯起眼睛暗中偷看,但见小轿停下,轿帘轻挑,里面走出一个美貌女子,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不共戴天的宿敌徐凤仙。徐凤仙今日身穿一件粉红­色­紧身小花袄,脚下一双凤头绣花鞋,鸾眉凤目,樱口杏腮,秋波闪闪,顾盼生情,比起昨日更增几分姿­色­。

真是个:秋波闪闪,人面桃花无限意,细柳婀娜,玉枝娉婷不胜情。看得个唐贵心神荡漾,恨不得立刻站起来,一把揽进怀里,一片害人之心,暂且放到一旁。

假唐贵眯着眼睛正看得出神,徐凤仙已至面前。

“这不是恩人么?”徐凤仙看到假唐贵,一时掩饰不住欣喜,俯下身来柔声细语叫道:“恩人醒来,此地不是睡觉之处,当心受了风寒。”

只这一声呼唤,假唐贵顿觉筋酥骨软,如同喝了迷魂汤一般,早把加害她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这妖­精­暗自思忖:“如此一个美人,若是立时便毁了­性­命实在是可惜,莫如暂且留她一命,待我成功之日也好受用,只要小心防范,料一柔弱女子也坏不了我的大事nAd2(”想罢,便装作刚被惊醒的样子,慌忙起身施礼道:“原来是小姐来此,失敬,失敬。”

徐凤仙问:“桥边风大,容易着凉,恩人为何却睡在此处?”

假唐贵正了正衣襟,故作不安道:“小可在山上劳累了半日,下山后忽觉有些疲乏,本想小歇片刻,不料竟睡着了,实在是见笑,多谢小姐关照。”

徐凤仙道:“昨日蒙恩人冒死相救,家父不胜感激,正想到恩人府上登门拜谢,今日在此遇到恩人真乃幸甚,小女至今还未请教恩人尊姓大名。”

假唐贵道:“区区小事,小姐何必放在心上,拜谢二字更不敢当,小可姓唐名贵,不过山上一樵夫而已,承小姐挂怀,小可真的受从若惊了。”

这二人,一个是感恩戴德,满怀仰慕之情,相见恨晚,一个是明知故问,暗怀叵测之心,假仁假义。谈了多时,竟不忍分手。看看日头偏西,徐凤仙道:“既然恩人每日上山打柴,不知这许多柴草作何用途?”

假唐贵道:“小姐乃大户人家,自然不知山民许多苦处,小可靠山吃山,以打柴采药为生,这柴担到集上,便可换些柴米油盐,以供家用。”

徐凤仙略一沉思,忽绯红了双颊道:“既如此,家父正想买些柴草,就请恩人将这担柴送到庄上,不知恩人肯否?”

假唐贵正想找个机会亲近徐凤仙,对此自然求之不得,当下应道:“既是小姐府上用柴,小可自当效劳。”徐凤仙大喜,于是令轿夫调转轿头,引了唐贵径回五里庄。

徐凤仙也不乘轿,一路上与假唐贵说着昨日山上遇险之事,进了五里庄,不一会就到了徐府门前。徐员外听说女儿的救命恩人到了,亲自将唐贵迎入府内,吩咐家人置酒款待。

面对着如花似玉的美人和徐家一片热情,假唐贵早把来时的害人之心丢到爪哇国去了,假意推辞了一番,便坐下开怀畅饮nAd3(

酒过三巡,徐员外命人捧上一封银子,与假唐贵道:“昨日蒙恩公相救,使小女幸免于难,老夫无由表达感激之情,些须银两,不成敬意,望恩公笑纳。”

假唐贵推辞道:“昨日之事乃义不容辞,员外何必挂在心上,如此款待,小可已受之有愧,这银子断不敢收。”

徐员外本是知恩图报,见唐贵执意不肯收银子,也不好再勉强,只好命人放下银子,殷勤劝酒。这时,徐凤仙忽过来Сhā言道:“爹爹,家中每月都要买许多柴草,恩人乃是以打柴为生,你何不将恩人所打之柴尽数买下,请恩人每日送一担来,这一封银子权作柴钱,这样恩人便不会推辞了。”说着,从家人手里接过银子又放到唐贵面前。

这一举动是徐员外万没料到的,将二人细一打量,已看出女儿之意,心中不悦,一时又不好说什么,只好顺水推舟点了点头。

岂料这话正中唐贵下怀,“既然员外府上用柴,小可一定效劳。”他将那银子又假意推辞了一番之后道,“为员外效力是小可的造化,以后定将柴草如期送到府上。”徐员外暗自叫苦,徐凤仙却欢喜不尽。

徐员外赠银,本是出于知恩图报,周济恩人之意,但萍水相逢,对唐贵并不了解,不想让女儿与唐贵多接触,岂料徐凤仙对假唐贵一见钟情,无意间酿下一场大祸,此是后话。

假唐贵在徐府酒足饭饱,直至月牙初升才告辞出来。这妖孽醉意朦胧,一路上想着好事,不但将褐斑蛇­精­忘得­干­­干­净净,就连金斗的叮嘱也抛到九霄云外。看看快到玉泉河桥边,忽然想到应该去进村看看吕洞宾有什么动静,它定定神,紧了一下乾坤衫,正要上桥过河,草丛中忽一阵乱响,有人大喝:“大胆狂徒,你好得意,快快过来受死!”一句话唬得假唐贵酒意顿消,猛然倒退两步,现出蛇首人身之形。这正是:只道­阴­谋无人知,岂料暗中有鬼神。欲知草丛中来了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