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苦笑道,“除了我,目前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胜任的,不说别的,能够认出铀矿并大致估测其品位的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所以就算危险,我也得亲自出去走一趟。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下**就犯愁了,李卫华出国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回来的,以他目前堪称是红军首席大将的身份,这件事非得和中央另外几位领导干部通气并达成一致才行。否则别说李卫华冒险失败,即便是成功了,国际派也能以严重破坏组织原则为由将**赶下台。可如果将此事递交中央决议,这件事的内情不公开的话必然不能通过,而公开的话,又有极大的可能泄密。**想来想去,决定先请现在还不属于毛派但却绝对是一个坚定爱国者、而且在党内也有极高威望的周副主席过来一起商议此事,只要他们两人提前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人想要反对也得三思........
“卫华同志,你对苏联怎么有这么大的成见?”,周副主席虽然不算是国际派,但对于苏联这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极有好感的,因此见李卫华将苏联几乎当成大敌一样警惕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不快。而且令他不解的是,如果说**厌恶苏联是因为曾被苏联派来的代表排挤迫害过、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李卫华这个与苏联此前毫无交集的年轻人怎么会对苏联也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因为我去苏联游历过,知道苏联虽然不像西方妖魔化的那么恐怖,却也不像苏联官方宣传的那么好。”,李卫华早就有尽力促使**作出改变、以避免那些历史上的悲剧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下得了决心,没想到与他一向敬仰的周总理才不过面谈了几句,就无意中脱口而出,他这才想起此时的周副主席主要干的是情报工作,还不是后来那个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呢。不过既然话已出口,李卫华便不再讳言,将这个年代还未解密的乌克兰大饥荒等斯大林主义造成的惨剧告诉了面前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
周副主席听后眉头紧锁,实在难以相信李卫华所说的话,若非他涵养极佳,只怕已经愤怒地指斥李卫华胡说八道了。
而**的判断则截然不同,“如果共产国际派下来的那些人粗暴教条的作风都是从苏联学来的,那么苏联国内出现这种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卫华并未一味地说苏联如何如何不好,对于苏联工业化的伟大成就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他之前批评的可信度。听到后来周副主席也不禁面色凝重起来,显然他原来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他也开始深思,“如果苏联的道路存在问题,那么将来中国应该怎么走呢?”
这时李卫华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事实俱在,但必须想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全无先例可循,一切都要苏联自己摸索,所以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才不正常,虽然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苏联能够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我还是很敬佩的℃正导致我厌恶苏联的,是列宁同志逝世以后,共产国际逐渐变成了完全为苏联这一个国家服务的工具,令苏共与各国**之间本来平等的同志关系蜕变成了不平等的父党与子党的关系,以前我党某些领导人甚至还喊出过‘保卫苏联’的口号,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人首先应该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人,如果咱们辛辛苦苦搞革命,目的却是为了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傀儡,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说得好!”,**听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道,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惜党内亲苏的势力实在太大,使得他一直不敢公开宣扬这样的言论,只能自己通过潜移默化一点点改变党内的主流思想,但现在见李卫华全力支持自己的观点,他终于忍不住实话实说了,这同时也是在对周副主席施加压力,逼迫其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直紧跟着党内主流思想走,而极少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
“周副主席,您当初远赴衡求学,难道不是为了找出一条能够挽救中国的道路吗?”,李卫华也趁热打铁道。
周副主席这时猛然想起他少年时的童真之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心情激荡,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当然,他如此选择也因为自长征开始以后,共产国际在党内、尤其是军队里的威望一天不如一天,以**为首的本土派则如日中天,现在李卫华这个指挥着大部分红军的重将也坚定地站在**一边,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激进,国际派衰落、本土派崛起看起来已经难以避免,而周副主席一直都是从全党大局出发,自然只能紧跟未来的主流派别了。
**见周*恩来明确表态,自然大喜过望,现在本土派已经基本掌握了军队,但党的高层以及白区的地下党组织当中亲苏派仍然占据上风,如果**现在就开始“整风”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党的分裂。但周副主席这个党内威望极高的白区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加入自己一方后,他就可以大胆地开始清理党内那些错误的思想,令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李卫华在**心中的地位,从此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毛周二人的意见一旦统一,就基本可以说是中央的决策了,但周副主席考虑事情素来要比**细致得多,他在肯定李卫华出国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将此行的风险分析得更加透彻,以致于连李卫华也有些犹豫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交 心(下)
李卫华苦笑道,“除了我,目前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胜任的,不说别的,能够认出铀矿并大致估测其品位的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所以就算危险,我也得亲自出去走一趟。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下**就犯愁了,李卫华出国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回来的,以他目前堪称是红军首席大将的身份,这件事非得和中央另外几位领导干部通气并达成一致才行。否则别说李卫华冒险失败,即便是成功了,国际派也能以严重破坏组织原则为由将**赶下台。可如果将此事递交中央决议,这件事的内情不公开的话必然不能通过,而公开的话,又有极大的可能泄密。**想来想去,决定先请现在还不属于毛派但却绝对是一个坚定爱国者、而且在党内也有极高威望的周副主席过来一起商议此事,只要他们两人提前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人想要反对也得三思........
“卫华同志,你对苏联怎么有这么大的成见?”,周副主席虽然不算是国际派,但对于苏联这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极有好感的,因此见李卫华将苏联几乎当成大敌一样警惕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不快。而且令他不解的是,如果说**厌恶苏联是因为曾被苏联派来的代表排挤迫害过、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李卫华这个与苏联此前毫无交集的年轻人怎么会对苏联也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因为我去苏联游历过,知道苏联虽然不像西方妖魔化的那么恐怖,却也不像苏联官方宣传的那么好。”,李卫华早就有尽力促使**作出改变、以避免那些历史上的悲剧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下得了决心,没想到与他一向敬仰的周总理才不过面谈了几句,就无意中脱口而出,他这才想起此时的周副主席主要干的是情报工作,还不是后来那个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呢。不过既然话已出口,李卫华便不再讳言,将这个年代还未解密的乌克兰大饥荒等斯大林主义造成的惨剧告诉了面前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
周副主席听后眉头紧锁,实在难以相信李卫华所说的话,若非他涵养极佳,只怕已经愤怒地指斥李卫华胡说八道了。
而**的判断则截然不同,“如果共产国际派下来的那些人粗暴教条的作风都是从苏联学来的,那么苏联国内出现这种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卫华并未一味地说苏联如何如何不好,对于苏联工业化的伟大成就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他之前批评的可信度。听到后来周副主席也不禁面色凝重起来,显然他原来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他也开始深思,“如果苏联的道路存在问题,那么将来中国应该怎么走呢?”
这时李卫华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事实俱在,但必须想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全无先例可循,一切都要苏联自己摸索,所以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才不正常,虽然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苏联能够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我还是很敬佩的℃正导致我厌恶苏联的,是列宁同志逝世以后,共产国际逐渐变成了完全为苏联这一个国家服务的工具,令苏共与各国**之间本来平等的同志关系蜕变成了不平等的父党与子党的关系,以前我党某些领导人甚至还喊出过‘保卫苏联’的口号,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人首先应该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人,如果咱们辛辛苦苦搞革命,目的却是为了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傀儡,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说得好!”,**听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道,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惜党内亲苏的势力实在太大,使得他一直不敢公开宣扬这样的言论,只能自己通过潜移默化一点点改变党内的主流思想,但现在见李卫华全力支持自己的观点,他终于忍不住实话实说了,这同时也是在对周副主席施加压力,逼迫其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直紧跟着党内主流思想走,而极少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
“周副主席,您当初远赴衡求学,难道不是为了找出一条能够挽救中国的道路吗?”,李卫华也趁热打铁道。
周副主席这时猛然想起他少年时的童真之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心情激荡,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当然,他如此选择也因为自长征开始以后,共产国际在党内、尤其是军队里的威望一天不如一天,以**为首的本土派则如日中天,现在李卫华这个指挥着大部分红军的重将也坚定地站在**一边,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激进,国际派衰落、本土派崛起看起来已经难以避免,而周副主席一直都是从全党大局出发,自然只能紧跟未来的主流派别了。
**见周*恩来明确表态,自然大喜过望,现在本土派已经基本掌握了军队,但党的高层以及白区的地下党组织当中亲苏派仍然占据上风,如果**现在就开始“整风”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党的分裂。但周副主席这个党内威望极高的白区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加入自己一方后,他就可以大胆地开始清理党内那些错误的思想,令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李卫华在**心中的地位,从此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毛周二人的意见一旦统一,就基本可以说是中央的决策了,但周副主席考虑事情素来要比**细致得多,他在肯定李卫华出国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将此行的风险分析得更加透彻,以致于连李卫华也有些犹豫了起来......
第八十七章 交 心(中)
**深知科技对中国复兴的重要,只是历史上前期没人想到、后期没人敢对他提及科学研究区别于一般工作的特殊,现在有李卫华这个领导科技战线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权威提醒,他自然不会再犯类似让科技专家长期(短时间下乡体验其实未必是坏事,但时间太长就得不偿失了,十年不动笔杆子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但搞科技却是不可能的。请使用访问本站。)下乡体会贫下中农艰辛生活而导致专业荒废的低级失误。
李卫华深知**的个,点出问题就好,说得太多反而会令他生出逆反心理,所以很快就又切回了正题,他告诉**那些科技成果不但对红军部队和苏区建设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外销赚取丰厚的利润,其中青霉素将来的利润甚至可能超过每年10亿大洋,这笔巨额的收入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但想要赚到如此暴利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绝不能泄密,而以党内不少领导干部强烈的亲苏倾向,知道此事后将其密告苏联一点都不奇怪,**这下终于明白李卫华为什么宁可违犯组织原则,也坚持要对自己单独汇报了,而了解到李卫华在科研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后,**对他违犯纪律的错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还有第三个目的,这才是最不能让苏联人知道的,我在欧洲的时候发现......”,李卫华之前斟酌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将核武器的事情告诉**,因为核工程的科研与建设必须得到中央支持(相对豫西苏区的规模来说,核工程所需的投入无比巨大,自己单独搞也会很快露馅,反而引起中央怀疑,还不如一开始就将事情挑明了。),而党中央那么多领导之中,大概也只有**这个思维异于常人、而且极具魄力的伟人,有可能相信李卫华的话并全力地支持他了。
“你说的这些,我听不太懂......”,**很坦荡地笑道,“这样吧,你回答我几个问题好了,第一个是‘它到底有多厉害’?”
“其中威力最大的三相弹如果制成一吨重量的航空炸弹,一枚就可以完全摧毁北平、上衡样的大城市......”,李卫华认真地答道。
如果李卫华说得保守一点,**很可能以为他是瞎说,但说得如此夸张,**反而信了,敢在他面前说出听起来不合常理的话,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卫华所说的都是事实,当然,李卫华此前从未说谎也是**决定相信他的重要诱因。
在得知核武器造价昂贵和副作用巨大这两个重大缺陷后,**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如历史上一样戏称其为“纸老虎”,是“吓唬人的武器”,但他也承认这种战略武器一旦出现,其心理震慑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任何一个国家一旦拥有这种武器,便再没哪个敌人敢对其发起灭国大战了,毕竟侵略的动机是为了获利而不是同归于尽,因此**自然明白核武器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但他对**方面目前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重大科研项目,心里还是存有很大疑问的,毕竟现在的中国实在是一穷二白,而**方面还仅仅只在其中占了一小部分。
李卫华耐心解释道,“难度自然很大,但能早一点总是早一点的好,这个项目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尤其是国内知名的物理与化学专家,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人选,只是要将他们全都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好在有了我当初进行的前期工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尤其是工艺方面的难题基本都解决了,多少可以弥补一下研发速度上的损失;二是电力,要想进行这项研究,至少需要有100万千瓦功率的电力支持,而这是目前全中国的发电站加起来都达不到的,但以我们现在手里的3亿多元,足以购进大量的发电设备、乃至建立我们自己的发电机制造工业的,所以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三是原料,即铀矿石,豫西苏区现在已经发现一处矿藏,可惜含量太低,提炼成本很高,好在西方目前还没意识到它们的价值,高品位的铀矿基本都被拿去提炼镭等强放射元素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那些提炼后的废矿渣,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不管如何,只要出国还算顺利,这个项目我们完全是可以搞起来的!”
“那就搞吧!”,**终于下了决心,却突然想起一事,摇头道,“不行,我们就算有了这种炸弹,可到底怎么将它们送到敌人头上呢?大炮?飞机?”
“这方面我也早就想到办法了,有个叫做戈达德的美国火箭专家因为一直没人愿意资助,以致于家财耗尽、穷困潦倒,我们大可以出钱将他雇过来为我们工作。即使他来不了,我两三年前也对其进行过一些前期研究,只要有一些技术人才帮忙,也完全可以将其搞出来。”,李卫华说着给**画了一副简单的示意图说明火箭的基本原理,然后说明道,“西方人不重视是因为火箭的制造成本太高,用来发射普通弹头的话极不划算,但对核弹头来说,它却是最完美的运载工具......”
“确实,运载重量大、射程远、速度快,而核弹一枚就抵得上普通炸弹几万枚,火箭贵一点也没关系......”,**高兴地感叹道,“李卫华同志,有你在,真好啊!”
**也渐渐听出来了,李卫华这是打算亲自出国一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问道,“非要你自己去一趟吗?”
第八十七章 交 心(中)
**深知科技对中国复兴的重要,只是历史上前期没人想到、后期没人敢对他提及科学研究区别于一般工作的特殊,现在有李卫华这个领导科技战线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权威提醒,他自然不会再犯类似让科技专家长期(短时间下乡体验其实未必是坏事,但时间太长就得不偿失了,十年不动笔杆子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但搞科技却是不可能的。请使用访问本站。)下乡体会贫下中农艰辛生活而导致专业荒废的低级失误。
李卫华深知**的个,点出问题就好,说得太多反而会令他生出逆反心理,所以很快就又切回了正题,他告诉**那些科技成果不但对红军部队和苏区建设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外销赚取丰厚的利润,其中青霉素将来的利润甚至可能超过每年10亿大洋,这笔巨额的收入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但想要赚到如此暴利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绝不能泄密,而以党内不少领导干部强烈的亲苏倾向,知道此事后将其密告苏联一点都不奇怪,**这下终于明白李卫华为什么宁可违犯组织原则,也坚持要对自己单独汇报了,而了解到李卫华在科研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后,**对他违犯纪律的错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还有第三个目的,这才是最不能让苏联人知道的,我在欧洲的时候发现......”,李卫华之前斟酌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将核武器的事情告诉**,因为核工程的科研与建设必须得到中央支持(相对豫西苏区的规模来说,核工程所需的投入无比巨大,自己单独搞也会很快露馅,反而引起中央怀疑,还不如一开始就将事情挑明了。),而党中央那么多领导之中,大概也只有**这个思维异于常人、而且极具魄力的伟人,有可能相信李卫华的话并全力地支持他了。
“你说的这些,我听不太懂......”,**很坦荡地笑道,“这样吧,你回答我几个问题好了,第一个是‘它到底有多厉害’?”
“其中威力最大的三相弹如果制成一吨重量的航空炸弹,一枚就可以完全摧毁北平、上衡样的大城市......”,李卫华认真地答道。
如果李卫华说得保守一点,**很可能以为他是瞎说,但说得如此夸张,**反而信了,敢在他面前说出听起来不合常理的话,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卫华所说的都是事实,当然,李卫华此前从未说谎也是**决定相信他的重要诱因。
在得知核武器造价昂贵和副作用巨大这两个重大缺陷后,**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如历史上一样戏称其为“纸老虎”,是“吓唬人的武器”,但他也承认这种战略武器一旦出现,其心理震慑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任何一个国家一旦拥有这种武器,便再没哪个敌人敢对其发起灭国大战了,毕竟侵略的动机是为了获利而不是同归于尽,因此**自然明白核武器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但他对**方面目前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重大科研项目,心里还是存有很大疑问的,毕竟现在的中国实在是一穷二白,而**方面还仅仅只在其中占了一小部分。
李卫华耐心解释道,“难度自然很大,但能早一点总是早一点的好,这个项目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尤其是国内知名的物理与化学专家,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人选,只是要将他们全都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好在有了我当初进行的前期工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尤其是工艺方面的难题基本都解决了,多少可以弥补一下研发速度上的损失;二是电力,要想进行这项研究,至少需要有100万千瓦功率的电力支持,而这是目前全中国的发电站加起来都达不到的,但以我们现在手里的3亿多元,足以购进大量的发电设备、乃至建立我们自己的发电机制造工业的,所以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三是原料,即铀矿石,豫西苏区现在已经发现一处矿藏,可惜含量太低,提炼成本很高,好在西方目前还没意识到它们的价值,高品位的铀矿基本都被拿去提炼镭等强放射元素了,我们完全可以用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那些提炼后的废矿渣,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不管如何,只要出国还算顺利,这个项目我们完全是可以搞起来的!”
“那就搞吧!”,**终于下了决心,却突然想起一事,摇头道,“不行,我们就算有了这种炸弹,可到底怎么将它们送到敌人头上呢?大炮?飞机?”
“这方面我也早就想到办法了,有个叫做戈达德的美国火箭专家因为一直没人愿意资助,以致于家财耗尽、穷困潦倒,我们大可以出钱将他雇过来为我们工作。即使他来不了,我两三年前也对其进行过一些前期研究,只要有一些技术人才帮忙,也完全可以将其搞出来。”,李卫华说着给**画了一副简单的示意图说明火箭的基本原理,然后说明道,“西方人不重视是因为火箭的制造成本太高,用来发射普通弹头的话极不划算,但对核弹头来说,它却是最完美的运载工具......”
“确实,运载重量大、射程远、速度快,而核弹一枚就抵得上普通炸弹几万枚,火箭贵一点也没关系......”,**高兴地感叹道,“李卫华同志,有你在,真好啊!”
**也渐渐听出来了,李卫华这是打算亲自出国一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问道,“非要你自己去一趟吗?”
第八十八章 交 心(下)
李卫华苦笑道,“除了我,目前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胜任的,不说别的,能够认出铀矿并大致估测其品位的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所以就算危险,我也得亲自出去走一趟。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下**就犯愁了,李卫华出国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回来的,以他目前堪称是红军首席大将的身份,这件事非得和中央另外几位领导干部通气并达成一致才行。否则别说李卫华冒险失败,即便是成功了,国际派也能以严重破坏组织原则为由将**赶下台。可如果将此事递交中央决议,这件事的内情不公开的话必然不能通过,而公开的话,又有极大的可能泄密。**想来想去,决定先请现在还不属于毛派但却绝对是一个坚定爱国者、而且在党内也有极高威望的周副主席过来一起商议此事,只要他们两人提前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人想要反对也得三思........
“卫华同志,你对苏联怎么有这么大的成见?”,周副主席虽然不算是国际派,但对于苏联这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极有好感的,因此见李卫华将苏联几乎当成大敌一样警惕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不快。而且令他不解的是,如果说**厌恶苏联是因为曾被苏联派来的代表排挤迫害过、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李卫华这个与苏联此前毫无交集的年轻人怎么会对苏联也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因为我去苏联游历过,知道苏联虽然不像西方妖魔化的那么恐怖,却也不像苏联官方宣传的那么好。”,李卫华早就有尽力促使**作出改变、以避免那些历史上的悲剧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下得了决心,没想到与他一向敬仰的周总理才不过面谈了几句,就无意中脱口而出,他这才想起此时的周副主席主要干的是情报工作,还不是后来那个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呢。不过既然话已出口,李卫华便不再讳言,将这个年代还未解密的乌克兰大饥荒等斯大林主义造成的惨剧告诉了面前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
周副主席听后眉头紧锁,实在难以相信李卫华所说的话,若非他涵养极佳,只怕已经愤怒地指斥李卫华胡说八道了。
而**的判断则截然不同,“如果共产国际派下来的那些人粗暴教条的作风都是从苏联学来的,那么苏联国内出现这种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卫华并未一味地说苏联如何如何不好,对于苏联工业化的伟大成就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他之前批评的可信度。听到后来周副主席也不禁面色凝重起来,显然他原来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他也开始深思,“如果苏联的道路存在问题,那么将来中国应该怎么走呢?”
这时李卫华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事实俱在,但必须想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全无先例可循,一切都要苏联自己摸索,所以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才不正常,虽然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苏联能够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我还是很敬佩的℃正导致我厌恶苏联的,是列宁同志逝世以后,共产国际逐渐变成了完全为苏联这一个国家服务的工具,令苏共与各国**之间本来平等的同志关系蜕变成了不平等的父党与子党的关系,以前我党某些领导人甚至还喊出过‘保卫苏联’的口号,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人首先应该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人,如果咱们辛辛苦苦搞革命,目的却是为了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傀儡,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说得好!”,**听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道,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惜党内亲苏的势力实在太大,使得他一直不敢公开宣扬这样的言论,只能自己通过潜移默化一点点改变党内的主流思想,但现在见李卫华全力支持自己的观点,他终于忍不住实话实说了,这同时也是在对周副主席施加压力,逼迫其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直紧跟着党内主流思想走,而极少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
“周副主席,您当初远赴衡求学,难道不是为了找出一条能够挽救中国的道路吗?”,李卫华也趁热打铁道。
周副主席这时猛然想起他少年时的童真之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心情激荡,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当然,他如此选择也因为自长征开始以后,共产国际在党内、尤其是军队里的威望一天不如一天,以**为首的本土派则如日中天,现在李卫华这个指挥着大部分红军的重将也坚定地站在**一边,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激进,国际派衰落、本土派崛起看起来已经难以避免,而周副主席一直都是从全党大局出发,自然只能紧跟未来的主流派别了。
**见周*恩来明确表态,自然大喜过望,现在本土派已经基本掌握了军队,但党的高层以及白区的地下党组织当中亲苏派仍然占据上风,如果**现在就开始“整风”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党的分裂。但周副主席这个党内威望极高的白区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加入自己一方后,他就可以大胆地开始清理党内那些错误的思想,令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李卫华在**心中的地位,从此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毛周二人的意见一旦统一,就基本可以说是中央的决策了,但周副主席考虑事情素来要比**细致得多,他在肯定李卫华出国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将此行的风险分析得更加透彻,以致于连李卫华也有些犹豫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交 心(下)
李卫华苦笑道,“除了我,目前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胜任的,不说别的,能够认出铀矿并大致估测其品位的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所以就算危险,我也得亲自出去走一趟。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下**就犯愁了,李卫华出国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回来的,以他目前堪称是红军首席大将的身份,这件事非得和中央另外几位领导干部通气并达成一致才行。否则别说李卫华冒险失败,即便是成功了,国际派也能以严重破坏组织原则为由将**赶下台。可如果将此事递交中央决议,这件事的内情不公开的话必然不能通过,而公开的话,又有极大的可能泄密。**想来想去,决定先请现在还不属于毛派但却绝对是一个坚定爱国者、而且在党内也有极高威望的周副主席过来一起商议此事,只要他们两人提前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人想要反对也得三思........
“卫华同志,你对苏联怎么有这么大的成见?”,周副主席虽然不算是国际派,但对于苏联这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极有好感的,因此见李卫华将苏联几乎当成大敌一样警惕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不快。而且令他不解的是,如果说**厌恶苏联是因为曾被苏联派来的代表排挤迫害过、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李卫华这个与苏联此前毫无交集的年轻人怎么会对苏联也有这么大的意见呢?
“因为我去苏联游历过,知道苏联虽然不像西方妖魔化的那么恐怖,却也不像苏联官方宣传的那么好。”,李卫华早就有尽力促使**作出改变、以避免那些历史上的悲剧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下得了决心,没想到与他一向敬仰的周总理才不过面谈了几句,就无意中脱口而出,他这才想起此时的周副主席主要干的是情报工作,还不是后来那个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呢。不过既然话已出口,李卫华便不再讳言,将这个年代还未解密的乌克兰大饥荒等斯大林主义造成的惨剧告诉了面前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
周副主席听后眉头紧锁,实在难以相信李卫华所说的话,若非他涵养极佳,只怕已经愤怒地指斥李卫华胡说八道了。
而**的判断则截然不同,“如果共产国际派下来的那些人粗暴教条的作风都是从苏联学来的,那么苏联国内出现这种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卫华并未一味地说苏联如何如何不好,对于苏联工业化的伟大成就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他之前批评的可信度。听到后来周副主席也不禁面色凝重起来,显然他原来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他也开始深思,“如果苏联的道路存在问题,那么将来中国应该怎么走呢?”
这时李卫华却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事实俱在,但必须想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全无先例可循,一切都要苏联自己摸索,所以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才不正常,虽然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苏联能够迅速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我还是很敬佩的℃正导致我厌恶苏联的,是列宁同志逝世以后,共产国际逐渐变成了完全为苏联这一个国家服务的工具,令苏共与各国**之间本来平等的同志关系蜕变成了不平等的父党与子党的关系,以前我党某些领导人甚至还喊出过‘保卫苏联’的口号,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人首先应该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人,如果咱们辛辛苦苦搞革命,目的却是为了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傀儡,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说得好!”,**听到这里不禁脱口而出道,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惜党内亲苏的势力实在太大,使得他一直不敢公开宣扬这样的言论,只能自己通过潜移默化一点点改变党内的主流思想,但现在见李卫华全力支持自己的观点,他终于忍不住实话实说了,这同时也是在对周副主席施加压力,逼迫其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直紧跟着党内主流思想走,而极少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
“周副主席,您当初远赴衡求学,难道不是为了找出一条能够挽救中国的道路吗?”,李卫华也趁热打铁道。
周副主席这时猛然想起他少年时的童真之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心情激荡,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当然,他如此选择也因为自长征开始以后,共产国际在党内、尤其是军队里的威望一天不如一天,以**为首的本土派则如日中天,现在李卫华这个指挥着大部分红军的重将也坚定地站在**一边,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加激进,国际派衰落、本土派崛起看起来已经难以避免,而周副主席一直都是从全党大局出发,自然只能紧跟未来的主流派别了。
**见周*恩来明确表态,自然大喜过望,现在本土派已经基本掌握了军队,但党的高层以及白区的地下党组织当中亲苏派仍然占据上风,如果**现在就开始“整风”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党的分裂。但周副主席这个党内威望极高的白区地下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加入自己一方后,他就可以大胆地开始清理党内那些错误的思想,令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李卫华在**心中的地位,从此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毛周二人的意见一旦统一,就基本可以说是中央的决策了,但周副主席考虑事情素来要比**细致得多,他在肯定李卫华出国所能获得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将此行的风险分析得更加透彻,以致于连李卫华也有些犹豫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交 心(下)
李卫华苦笑道,“除了我,目前党内没有一个能够胜任的,不说别的,能够认出铀矿并大致估测其品位的恐怕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所以就算危险,我也得亲自出去走一趟。请使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