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县城里驻有“中原老贼头”张钫麾下的一个旅三千多人,官兵大多由绿林盗匪收编而来,勇猛与狡猾兼具,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十分地不好对付。请记住本站的网址:。而李卫华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再次大胆地亲率摩托化步兵欺骗敌人,想要控制住敌军的指挥官逼其下令全旅放下武器,却不曾想对方甚为凶悍,竟然不顾生死与突击营拼命
虽然不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就全被打死,但李卫华等一千多人却也被城内矢志为旅长报仇的三千多**团团包围,其间对方甚至频繁使用同归于尽的疯狂打法,给突击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非敌军战术落后,不晓得上千支自动武器组成的交叉火网的可怕,大部分兵力一开始战斗就成片地倒在了密集冲锋的路上,加之城外的独立师官兵听到枪声后也不惜代价地冲进城来,李卫华只怕就要栽在这里了
这一役虽然获胜,但独立师伤亡高达两千多人,其中兵力接近两千人的突击营损失超过500人,将近八成的官兵身上带伤(不过李卫华本人战斗中一直在提供火力支援,倒是一点擦伤都没有),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李卫华不由心痛不已,而抓到的俘虏即使连重伤员也算上都还不到五百人,可见敌人的顽强
伤亡巨大、却无法从战俘中获得补充,李卫华不禁有些懊丧,自认为打了一场赔本的战斗,可通讯员的报告却很快让他的脸色多云转晴
“看来我的运气还没有用完”,李卫华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库区里面一排排的大炮、汽车和其他重型军械,一问才知道原来由于现在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力已经基本被打垮了,分散突围出去的各支部队最多也就一两千人,而且都是往深山老林里钻,追剿他们的**如果带上这些重家伙,很难用得到不说,更会严重拖累行军速度,甚至根本就没法进山,因此足足三个军的**部队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重型装备以及相应弹药留在了中转点寻邬县(寻邬县位于闽赣粤三省交会处,交通十分便利。)而没有带走,那些汽车与油料也是同理,这个便宜可真是赚大了。当然,也幸亏驻守寻邬的是张钫的绿林兵,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基本没人会用这些东西,否则若是换成税警总团什么的,李卫华这次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
经过士兵们的清点,寻邬县城仓库里一共存放了接近两个炮兵团的重武器(相对这个时期**的装备状况来说),包括48门75mm野炮和18门150mm重型迫击炮,而炮弹也十分充足,共计有75mm炮弹两万多发(这一口径的炮弹国内有多个兵工厂可以大量制造,因此供应比较充足。)、150mm迫击炮弹五千多发,此外还有汽车百余辆、汽油上万桶,李卫华不禁心花怒放。
除了重型装备,这仓库里的物资就没多少了,尤其是枪械与子弹更是少得可怜,很明显此时“剿匪”前线的**对于枪弹的需求远远大于炮弹,但**的后勤部门一贯坑爹,经常是前线需要的堆在后方仓库里生锈,用不上的却送了一大堆,以前李卫华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机会亲眼见识到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卫华突然心中一动,“难道**的弹药、特别是枪弹不多了?是因为我在兴国和永丰两次拿下**物资中转仓库的缘故?这样说来,瑞金的那一个军,似乎也并不可怕了”
由于各县民兵成功地切断了东西两路**之间的电话联系,李卫华从愈发频繁的**电报中得知驻守瑞金的**为中央军毛炳文的37军,下辖两个装备精良的甲种师,若再加上民团等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实力比独立师以前的任何一个敌人都更强大,但是独立师中的骨干大多为老红军,对于收复红都瑞金无比渴望,又被李卫华憋了好几天,加之37军中的第24师师长许克祥乃是当年“马日事变”的发动者,手中沾满了中国**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因此全军上下战意空前高昂,再加上此时的独立师兵强马壮,总兵力多达6万余人,更有强大的炮兵和几千支各式自动武器,广大指战员的军事素质也一直在稳步提高,所以全军战意空前高昂№外,李卫华还从破译的电报中得知,许克祥的第24师眼下刚刚离开瑞金前往福建参与围剿那里的红军游击队,现在瑞金城里只剩下一个师加一个军部,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人,独立师正好趁势拿下。
但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独立师还没杀向瑞金,就接到了会昌县党委发来的电报(李卫华每打下一个县城,如果当地党委没有电台,他就支援一个5瓦的小电台以便双方联系,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说有数以万计的**从瑞金方向杀进了会昌县,他们正在动员乡亲们进山躲避,并提醒独立师小心,敌人可能是冲着寻邬县来的。
“我还巴不得他们来呢。”,李卫华不禁哈哈大笑,他是有些怯于野战,但若是清楚敌人动向,就另当别论了,何况独立师现在兵强马壮,不但师部的炮兵团全部换装了与原来的山炮相比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75mm野炮,而且还将那36门山炮分配下去,在每个旅都建立了一个山炮营,同时师部还新建了一个独立的重迫击炮营,火力空前未有的强大,令李卫华和他麾下的广大指战员们无不充满自信。
这一战的结果毫无悬念,缺乏防炮意识的**第8师在行军之中突然遭到前所未见的猛烈炮击后,由于应对不当,一下子就损失了几千人,而且全师上下都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而独立师的三万精兵则如猛虎下山一样势不可挡,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这上万名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就全交代了
第三十七章 国军的坑爹后勤
这座县城里驻有“中原老贼头”张钫麾下的一个旅三千多人,官兵大多由绿林盗匪收编而来,勇猛与狡猾兼具,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十分地不好对付。请记住本站的网址:。而李卫华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再次大胆地亲率摩托化步兵欺骗敌人,想要控制住敌军的指挥官逼其下令全旅放下武器,却不曾想对方甚为凶悍,竟然不顾生死与突击营拼命
虽然不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就全被打死,但李卫华等一千多人却也被城内矢志为旅长报仇的三千多**团团包围,其间对方甚至频繁使用同归于尽的疯狂打法,给突击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非敌军战术落后,不晓得上千支自动武器组成的交叉火网的可怕,大部分兵力一开始战斗就成片地倒在了密集冲锋的路上,加之城外的独立师官兵听到枪声后也不惜代价地冲进城来,李卫华只怕就要栽在这里了
这一役虽然获胜,但独立师伤亡高达两千多人,其中兵力接近两千人的突击营损失超过500人,将近八成的官兵身上带伤(不过李卫华本人战斗中一直在提供火力支援,倒是一点擦伤都没有),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李卫华不由心痛不已,而抓到的俘虏即使连重伤员也算上都还不到五百人,可见敌人的顽强
伤亡巨大、却无法从战俘中获得补充,李卫华不禁有些懊丧,自认为打了一场赔本的战斗,可通讯员的报告却很快让他的脸色多云转晴
“看来我的运气还没有用完”,李卫华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库区里面一排排的大炮、汽车和其他重型军械,一问才知道原来由于现在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力已经基本被打垮了,分散突围出去的各支部队最多也就一两千人,而且都是往深山老林里钻,追剿他们的**如果带上这些重家伙,很难用得到不说,更会严重拖累行军速度,甚至根本就没法进山,因此足足三个军的**部队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重型装备以及相应弹药留在了中转点寻邬县(寻邬县位于闽赣粤三省交会处,交通十分便利。)而没有带走,那些汽车与油料也是同理,这个便宜可真是赚大了。当然,也幸亏驻守寻邬的是张钫的绿林兵,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基本没人会用这些东西,否则若是换成税警总团什么的,李卫华这次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
经过士兵们的清点,寻邬县城仓库里一共存放了接近两个炮兵团的重武器(相对这个时期**的装备状况来说),包括48门75mm野炮和18门150mm重型迫击炮,而炮弹也十分充足,共计有75mm炮弹两万多发(这一口径的炮弹国内有多个兵工厂可以大量制造,因此供应比较充足。)、150mm迫击炮弹五千多发,此外还有汽车百余辆、汽油上万桶,李卫华不禁心花怒放。
除了重型装备,这仓库里的物资就没多少了,尤其是枪械与子弹更是少得可怜,很明显此时“剿匪”前线的**对于枪弹的需求远远大于炮弹,但**的后勤部门一贯坑爹,经常是前线需要的堆在后方仓库里生锈,用不上的却送了一大堆,以前李卫华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机会亲眼见识到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卫华突然心中一动,“难道**的弹药、特别是枪弹不多了?是因为我在兴国和永丰两次拿下**物资中转仓库的缘故?这样说来,瑞金的那一个军,似乎也并不可怕了”
由于各县民兵成功地切断了东西两路**之间的电话联系,李卫华从愈发频繁的**电报中得知驻守瑞金的**为中央军毛炳文的37军,下辖两个装备精良的甲种师,若再加上民团等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实力比独立师以前的任何一个敌人都更强大,但是独立师中的骨干大多为老红军,对于收复红都瑞金无比渴望,又被李卫华憋了好几天,加之37军中的第24师师长许克祥乃是当年“马日事变”的发动者,手中沾满了中国**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因此全军上下战意空前高昂,再加上此时的独立师兵强马壮,总兵力多达6万余人,更有强大的炮兵和几千支各式自动武器,广大指战员的军事素质也一直在稳步提高,所以全军战意空前高昂№外,李卫华还从破译的电报中得知,许克祥的第24师眼下刚刚离开瑞金前往福建参与围剿那里的红军游击队,现在瑞金城里只剩下一个师加一个军部,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人,独立师正好趁势拿下。
但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独立师还没杀向瑞金,就接到了会昌县党委发来的电报(李卫华每打下一个县城,如果当地党委没有电台,他就支援一个5瓦的小电台以便双方联系,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说有数以万计的**从瑞金方向杀进了会昌县,他们正在动员乡亲们进山躲避,并提醒独立师小心,敌人可能是冲着寻邬县来的。
“我还巴不得他们来呢。”,李卫华不禁哈哈大笑,他是有些怯于野战,但若是清楚敌人动向,就另当别论了,何况独立师现在兵强马壮,不但师部的炮兵团全部换装了与原来的山炮相比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75mm野炮,而且还将那36门山炮分配下去,在每个旅都建立了一个山炮营,同时师部还新建了一个独立的重迫击炮营,火力空前未有的强大,令李卫华和他麾下的广大指战员们无不充满自信。
这一战的结果毫无悬念,缺乏防炮意识的**第8师在行军之中突然遭到前所未见的猛烈炮击后,由于应对不当,一下子就损失了几千人,而且全师上下都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而独立师的三万精兵则如猛虎下山一样势不可挡,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这上万名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就全交代了
第三十七章 国军的坑爹后勤
这座县城里驻有“中原老贼头”张钫麾下的一个旅三千多人,官兵大多由绿林盗匪收编而来,勇猛与狡猾兼具,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十分地不好对付。请记住本站的网址:。而李卫华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再次大胆地亲率摩托化步兵欺骗敌人,想要控制住敌军的指挥官逼其下令全旅放下武器,却不曾想对方甚为凶悍,竟然不顾生死与突击营拼命
虽然不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就全被打死,但李卫华等一千多人却也被城内矢志为旅长报仇的三千多**团团包围,其间对方甚至频繁使用同归于尽的疯狂打法,给突击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非敌军战术落后,不晓得上千支自动武器组成的交叉火网的可怕,大部分兵力一开始战斗就成片地倒在了密集冲锋的路上,加之城外的独立师官兵听到枪声后也不惜代价地冲进城来,李卫华只怕就要栽在这里了
这一役虽然获胜,但独立师伤亡高达两千多人,其中兵力接近两千人的突击营损失超过500人,将近八成的官兵身上带伤(不过李卫华本人战斗中一直在提供火力支援,倒是一点擦伤都没有),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李卫华不由心痛不已,而抓到的俘虏即使连重伤员也算上都还不到五百人,可见敌人的顽强
伤亡巨大、却无法从战俘中获得补充,李卫华不禁有些懊丧,自认为打了一场赔本的战斗,可通讯员的报告却很快让他的脸色多云转晴
“看来我的运气还没有用完”,李卫华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库区里面一排排的大炮、汽车和其他重型军械,一问才知道原来由于现在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力已经基本被打垮了,分散突围出去的各支部队最多也就一两千人,而且都是往深山老林里钻,追剿他们的**如果带上这些重家伙,很难用得到不说,更会严重拖累行军速度,甚至根本就没法进山,因此足足三个军的**部队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重型装备以及相应弹药留在了中转点寻邬县(寻邬县位于闽赣粤三省交会处,交通十分便利。)而没有带走,那些汽车与油料也是同理,这个便宜可真是赚大了。当然,也幸亏驻守寻邬的是张钫的绿林兵,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基本没人会用这些东西,否则若是换成税警总团什么的,李卫华这次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
经过士兵们的清点,寻邬县城仓库里一共存放了接近两个炮兵团的重武器(相对这个时期**的装备状况来说),包括48门75mm野炮和18门150mm重型迫击炮,而炮弹也十分充足,共计有75mm炮弹两万多发(这一口径的炮弹国内有多个兵工厂可以大量制造,因此供应比较充足。)、150mm迫击炮弹五千多发,此外还有汽车百余辆、汽油上万桶,李卫华不禁心花怒放。
除了重型装备,这仓库里的物资就没多少了,尤其是枪械与子弹更是少得可怜,很明显此时“剿匪”前线的**对于枪弹的需求远远大于炮弹,但**的后勤部门一贯坑爹,经常是前线需要的堆在后方仓库里生锈,用不上的却送了一大堆,以前李卫华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机会亲眼见识到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卫华突然心中一动,“难道**的弹药、特别是枪弹不多了?是因为我在兴国和永丰两次拿下**物资中转仓库的缘故?这样说来,瑞金的那一个军,似乎也并不可怕了”
由于各县民兵成功地切断了东西两路**之间的电话联系,李卫华从愈发频繁的**电报中得知驻守瑞金的**为中央军毛炳文的37军,下辖两个装备精良的甲种师,若再加上民团等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实力比独立师以前的任何一个敌人都更强大,但是独立师中的骨干大多为老红军,对于收复红都瑞金无比渴望,又被李卫华憋了好几天,加之37军中的第24师师长许克祥乃是当年“马日事变”的发动者,手中沾满了中国**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因此全军上下战意空前高昂,再加上此时的独立师兵强马壮,总兵力多达6万余人,更有强大的炮兵和几千支各式自动武器,广大指战员的军事素质也一直在稳步提高,所以全军战意空前高昂№外,李卫华还从破译的电报中得知,许克祥的第24师眼下刚刚离开瑞金前往福建参与围剿那里的红军游击队,现在瑞金城里只剩下一个师加一个军部,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人,独立师正好趁势拿下。
但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独立师还没杀向瑞金,就接到了会昌县党委发来的电报(李卫华每打下一个县城,如果当地党委没有电台,他就支援一个5瓦的小电台以便双方联系,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说有数以万计的**从瑞金方向杀进了会昌县,他们正在动员乡亲们进山躲避,并提醒独立师小心,敌人可能是冲着寻邬县来的。
“我还巴不得他们来呢。”,李卫华不禁哈哈大笑,他是有些怯于野战,但若是清楚敌人动向,就另当别论了,何况独立师现在兵强马壮,不但师部的炮兵团全部换装了与原来的山炮相比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75mm野炮,而且还将那36门山炮分配下去,在每个旅都建立了一个山炮营,同时师部还新建了一个独立的重迫击炮营,火力空前未有的强大,令李卫华和他麾下的广大指战员们无不充满自信。
这一战的结果毫无悬念,缺乏防炮意识的**第8师在行军之中突然遭到前所未见的猛烈炮击后,由于应对不当,一下子就损失了几千人,而且全师上下都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而独立师的三万精兵则如猛虎下山一样势不可挡,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这上万名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就全交代了
第三十六章 风格初现
由此独立师不但队伍进一步壮大,而且已经隐隐对昔日的红都瑞金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全师上下的两千余名老红军都等着李卫华下达光复瑞金的命令,而一直随军行动的特殊战俘孙立人却对李卫华奇怪的打法有些难以理解,“按照军事原则,野战中寻求歼灭敌人的机会才是正道,除非是无法逾越的战略要点,一般都不会选择攻坚,而巷战因为伤亡太大,更是没办法的时候才打。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可这位李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宁可攻坚和巷战,甚至还以计策阻止敌人出来野战,居然战果好像还很不错,这真是怪了”
其实李卫华也是有苦自己知,他现在还很不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队伍里还带着数以万计的非战斗人员,严重影响了运动战中至关重要的机动力与隐匿能力,使得野战难度大增,偏偏现在的独立师又一次都输不起,所以他只能扬长避短,选择了大部分指挥官都尽量回避的攻坚与巷战。
现在的独立师不但拥有大量常规的火炮以及先进的炮兵战术,而且炮兵也在李卫华的亲自指导下进步神速,还建立了专门负责爆破攻坚的工兵部队,再加上“没良心炮”等提前出现的土办法,独立师现在的攻坚能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的平均水准
而在一般情况下往往会打得十分惨烈的巷战对独立师的指战员来说也反而比野战好打得多,因为巷战实际上是以班排一级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李卫华擅长的特种战与小规慕斗正好派上用场,加之巷战中一般以近战与遭遇战为主,装备了不少冲锋枪和连发手枪并很喜欢将其集中使用的李卫华就更是如鱼得水,又哪是以步枪为主要武器的**可以抵挡的?再加上李卫华每次攻城之前都会预先派出特战队进行侦查、有机会的话甚至会直接进行特种作战,而且城内往往本就有地下党作为内应,巷战的难度就更低了,几次攻城战下来,哪怕是不算那些直接端掉了敌人指挥部的战例,敌我伤亡比也一直没有低于3:
一开始李卫华选择这样的打法只是迫于无奈,但用着用着他却意外地发现这种不合兵法的打法其实也有不少好处。首先,仓库里的武器弹药一般都比出战部队随身携带的要多,尤其对手还是几乎从不毁坏武器弹药的**,因此攻城所得的缴获一般都比野战获胜要多得多。
另外,攻下县城、甚至是城市后独立师还能得到大量钱粮物资,这就更是野战所不能比的了。几乎没几个人知道,李卫华现在手里的现大洋早已经突破了两百万大关,这还是李卫华放弃了以前激进的“打土豪”政策,否则还要多一些(现在独立师基本只抄没官产,迫于形势、残害革命群众的豪强地主已经越来越少了,好在不能抢也可以花钱买,独立师兵工厂还是在迅速发展。)。
此外,攻城能力强大可以更好地调动敌人,如果没有什么攻坚能力,那么“围城打援”时敌人肯定不会急着救援,准备也会更加充分,搞不好就会打成夹生饭,甚至根本不敢交战而撤围退去,情况最糟糕时甚至有被困于坚城之下遭到聚歼的危险。而攻坚能力强大则完全不同,敌人如果不来救援或是动作迟缓,那独立师就干脆将城市打下来,反正也是赚的,而如果急着来救,准备必然不可能太充分,独立师围城打援的把握自然要大得多
另外,攻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目标从一开始就是确定的,可以将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对于目前大战经验还很不足的李卫华来说,指挥的难度无疑比变数较大的野战小得多。当然,如果敌人的行军路线被独立师的电讯员侦知,在有把握的前提下,李卫华也不介于包包饺子,事实上一开始他就是这样干的,只是随着兵力的暴涨,以后这样的机会只怕是越来越少了(注1)
虽然目前来看李卫华这种围绕着“攻城”而创立的打法效果很好,但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弹药消耗较大,尤其是情报不准确咬到硬骨头或是没油水的穷鬼部队,即便打赢了也会大伤元气,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弹药消耗殆尽——被迫改变打法——部队战力下降——缴获弹药更难,然后恶性循环,一度有十万精兵的四方面军在“南下”过程中之所以并未遭遇大的溃败却锐减到三万余人,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但独立师有自己的兵工厂,而且发展速度快得吓人,对缴获的依赖程度不像那些正牌红军那么高,加之一直以来明显的情报优势,才令这一难以复制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俗话说“连胜则骄”,李卫华部下的那些老红军见红都瑞金已经被光复的苏区三面包围,纷纷建议李卫华进军瑞金,光复大家心中的圣地。好在李卫华还保持了必要的冷静,他从情报中得知,瑞金一带现在驻扎着至少一个军,现在的独立师虽然不弱,但想消灭他们却也不易,还不如南下夺取守军相对较弱的寻邬县♀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切断**江西“剿匪”部队东西两路之间的电话联系,使得他们只能全靠电报联系,李卫华就可以通过截获的电报而得到更多的情报,但事前没有任何人想到,攻打寻邬县时李卫华居然差点阴沟翻船
注1:本来战争的规律就是军队规模越大越难围歼,加之李卫华又不擅大兵团作战,战斗规模越大,作战效率越低,想要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大兵团,难度就更大了。举例来说,在情报先手下,以李卫华现在的指挥能力,围歼一千敌人只需要一千人、甚至五百人;围歼五千敌军,他就至少需要一万人;而如果是围歼一万人,则至少要五万人;当敌人达到三万人的时候,就算给李卫华三十万人他也拿不下来
第三十七章 国军的坑爹后勤
这座县城里驻有“中原老贼头”张钫麾下的一个旅三千多人,官兵大多由绿林盗匪收编而来,勇猛与狡猾兼具,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十分地不好对付。请记住本站的网址:。而李卫华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再次大胆地亲率摩托化步兵欺骗敌人,想要控制住敌军的指挥官逼其下令全旅放下武器,却不曾想对方甚为凶悍,竟然不顾生死与突击营拼命
虽然不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就全被打死,但李卫华等一千多人却也被城内矢志为旅长报仇的三千多**团团包围,其间对方甚至频繁使用同归于尽的疯狂打法,给突击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非敌军战术落后,不晓得上千支自动武器组成的交叉火网的可怕,大部分兵力一开始战斗就成片地倒在了密集冲锋的路上,加之城外的独立师官兵听到枪声后也不惜代价地冲进城来,李卫华只怕就要栽在这里了
这一役虽然获胜,但独立师伤亡高达两千多人,其中兵力接近两千人的突击营损失超过500人,将近八成的官兵身上带伤(不过李卫华本人战斗中一直在提供火力支援,倒是一点擦伤都没有),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李卫华不由心痛不已,而抓到的俘虏即使连重伤员也算上都还不到五百人,可见敌人的顽强
伤亡巨大、却无法从战俘中获得补充,李卫华不禁有些懊丧,自认为打了一场赔本的战斗,可通讯员的报告却很快让他的脸色多云转晴
“看来我的运气还没有用完”,李卫华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库区里面一排排的大炮、汽车和其他重型军械,一问才知道原来由于现在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力已经基本被打垮了,分散突围出去的各支部队最多也就一两千人,而且都是往深山老林里钻,追剿他们的**如果带上这些重家伙,很难用得到不说,更会严重拖累行军速度,甚至根本就没法进山,因此足足三个军的**部队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重型装备以及相应弹药留在了中转点寻邬县(寻邬县位于闽赣粤三省交会处,交通十分便利。)而没有带走,那些汽车与油料也是同理,这个便宜可真是赚大了。当然,也幸亏驻守寻邬的是张钫的绿林兵,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基本没人会用这些东西,否则若是换成税警总团什么的,李卫华这次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
经过士兵们的清点,寻邬县城仓库里一共存放了接近两个炮兵团的重武器(相对这个时期**的装备状况来说),包括48门75mm野炮和18门150mm重型迫击炮,而炮弹也十分充足,共计有75mm炮弹两万多发(这一口径的炮弹国内有多个兵工厂可以大量制造,因此供应比较充足。)、150mm迫击炮弹五千多发,此外还有汽车百余辆、汽油上万桶,李卫华不禁心花怒放。
除了重型装备,这仓库里的物资就没多少了,尤其是枪械与子弹更是少得可怜,很明显此时“剿匪”前线的**对于枪弹的需求远远大于炮弹,但**的后勤部门一贯坑爹,经常是前线需要的堆在后方仓库里生锈,用不上的却送了一大堆,以前李卫华只是在书上看到过,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机会亲眼见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