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龙飞豹揽入麾下,李卫华不惜再次骗人,听说李卫华居然是**派来的之后,龙飞豹立即表示服从指挥。请使用访问本站。李卫华不禁高兴万分,甚至连部下报出这次战斗的缴获清单时都没反应了。但他却没有留意到,龙飞豹眼中的一缕异色与怀疑
“特派员?主席以前好像最讨厌这种人吧?不过看着倒不像坏人,而且我现在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毛毛也已经半天没吃到东西了,先留下看看情况再说吧。”,龙飞豹暗怀心事地跟着手枪队回到了刘家村
虽然进村前已经知道李卫华手下除了救了他一命的手枪队还有一支武装,但看到民兵连的那么多人枪之后还是被小小地吓了一跳,“如果他没说谎的话,也太不可思议了,孤身一个人,才几天时间,就拉起了几百人枪的队伍,还干掉了数量接近的敌人,这简直比两把菜刀干革命的贺老总还厉害啊!”
看了民兵连的训练后,龙飞豹终于觉得李卫华的成功或许并非侥幸,虽然目前来看民兵连还只能说是乌合之众,但那是因为组建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而他们的很多训练方法却是龙飞豹闻所未闻的。李卫华主讲的战术课则更加令龙飞豹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阴人的办法,龙飞豹不禁暗叹,“双方兵力都不多的时候,天下只怕没人打得过这个小子吧?实在是太卑鄙,太无耻了”
这一战后,李卫华考虑到连里基本上都是新兵,能力变化很快,而且日后手枪队必然还会扩编,但新招的队员在特种战术方面,一开始肯定是不过关的,那么就麻烦了,让他们与大家一起行动吧?很容易出篓子,可不让他们去,又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甚至招致内部不和。思来想去,李卫华决定将那些有潜质、但暂时还达不到他的要求的手枪队员定为“预备队员”,只有考核通过并在实战中得到自己与大家的认可,才能成为正式的“手枪(特战)队员”,于是原来的那些手枪队员一下子全都降了级
此后民兵连上下的学习与训练热情空前高涨,态度更是难得地认真,再加上多了龙飞豹这个出色的格斗与射击教官,包括预备队员在内,民兵连四百余名指战员的军事素养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过,李卫华也不准大家练得太累,毕竟敌人随时可能来袭,如果刚好大家练得精痞竭,那可就晕菜了,电视电影和小说等文艺作品中让士兵们练到浑身脱力、乃至受伤骨折的做法,只有在不易遭到敌人攻击的后方基地才可行,现在的民兵连也那样做的话就太蠢了
但是,对于以动脑为主的战术训练,李卫华却提出了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这使得他所知的众多先进战术得以更早地应用于实战,而他也很快就不必每次都亲自带队了。先进科学而又灵活多变的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民兵连单兵战斗力的不足,并逐渐成为其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而文化教育李卫华也一直没有放下,尤其是其中那些被他认为有潜质的少年,更是被挑出来亲自给开小灶,这为不久之后三大流动学校的创立做好了铺垫
虽然对于训练工作十分抓紧,但李卫华却并不认同“将没有训练好的士兵带上战场,是对他们生命的不负责任。”这种说法,因为现在并不是他不打出去敌人就不会打过来。如果一直只顾着训练,队伍就不能迅速扩充,当敌人优势兵力打来时,民兵连还是只有那么点人,那不是等死吗?
李卫华以为,只要有较大的把握取胜,并且得大于失,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开打,通过“以战代练”,既锻炼了队伍,更能缴获到武器弹药以武装更多的部队,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是实力弱小的民兵连在强敌环伺下唯一的生存之道。至于怎么在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保证胜利,那就得靠他、乃至民兵连上下在刻苦训练学习的同时多动脑筋了
由于上一战的缴获,民兵连的火力大增,尤其是手枪队得以大幅度扩编,能够伪装成区队规模的便衣队,装备有二十响八十余支,在李卫华的指挥下,只要在较近距离内获得先手,对付几百名正规军都易如反掌,袭击矿点顿时难度骤减,在其后的二十几天里,除了靠近兴国县城的两个矿没敢去碰,县内矿工超过五十人的大矿全被民兵连洗劫了一遍,前后共毙俘护矿队共计八百多人,解救矿工五千多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主要有:
长枪六百多支(以质量中等的汉阳造88式步枪为及格线,比它还差的枪支李卫华都拿给兵工厂的工人拆掉了,以后不再赘述。),
短枪73把(其中二十响快慢机12把),
18支花机关,
捷克式机枪4挺,
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2挺,
60mm迫击炮2门及60发炮弹,
国造木柄手榴弹八十余颗,
刺刀103把
此外民兵连还缴获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黄金三百多两、各种国内货币折合大洋十万多块、粮食三十余万斤、食盐五吨多、骡马数百匹、大车上百辆、黄铜三百余斤、粗铅五百余斤、净钨砂两万多斤、煤炭三十余吨、硝铵炸药(抗战前后性价比最高的炸药,威力嘛,至少比黑火药强多了)十余吨、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等等,也包括以其为主的混合炸药。)四百余斤、雷管三万多支,另外还有不少有价值的工业设备、乃至零配件都被李卫华让人拆下带走,甚至还带走了上万斤“废”钢和“废”铁。唯一令李卫华有些遗憾的是,铜、铅、铁等矿石体积大、价值低,民兵连又没有冶炼的能力,基本不可能变现(钨砂则不同,赣南有很多靠出口钨砂为生的商人,变现非常容易。),只能放弃不要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三章 龙飞豹
只听见一阵炒豆子般的爆响,冲向手枪队阵地的二十几个别动队员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全部打倒在地,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咽气眼睛还睁得老大,至死都没明白为何快慢机扫射竟然有接近冲锋枪的杀伤力
而那个年轻人却是旁观者清,他回想了一下李卫华刚才开火时的奇怪手型,突然恍然大悟道,“原来连发要这样用!”
由于二十响作为手枪的先天缺陷,用于连射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一是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二是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历史上聪明的中国人却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而可以连射的驳壳枪是到1928年(西班牙的山寨版,但连发型号出得早,德国原产的反而要到1932年才定型。)才定型的,卖到中国只会更晚,除了康泽的便衣队外,此时中国的其他部队都还很少装备,因此这个技巧还未被人总结出来,所以李卫华将这个当年在网上看到的小窍门在军中推广后,顿时极大地增强了民兵团的自动火力,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内,十一支快慢机一起横扫,消灭战术落后、人员间距太小的二十来个别动队员,实在是太轻松了
“多蒙诸位搭救,不知”,那个年轻人抱拳向手枪队致谢,却发现手枪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搜刮敌人身上的枪支弹药,根本没人睬他,一时不禁有些尴尬,好在这时李卫华走过了过来,笑着伸出了右手,“这位兄弟的身手俊得很啊,要不是你大显神威,这一战只怕咱们还拿不下来。”
“哪里哪里,你们刚才那一招才叫绝呢,而且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今天我龙飞豹这一百多斤只怕就交待在这里了”,这个年轻人说着抽出了他原来那支驳壳枪的弹匣给李卫华一看,只见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一发子弹了,而李卫华也同时注意到,龙飞豹的身上竟有好几处枪伤,但大概是因为他的身手太过敏捷,再加上他似乎具有很强的“危机预感”,这几处枪伤基本都只是皮外伤,否则他也不可能抱着一个孩子还能逃到这里了
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李卫华才终于确认这次追杀龙飞豹的敌人果然是便衣队,而且还是足足一个区队,虽然他们这次是便衣出行,没带轻重机枪(一个完整的便衣区队除了与一般别动队区队相同的三个分队之外,还有额外的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加上正副区队长,共计42人。),但每人却都配备了两把二十响,一旦被他们拉近了距离,一瞬间就能倾泻出去上千发子弹,别说李卫华他们十来个人,就算是民兵连全来了,与其近距离对射也会损失惨重。但这些家伙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追击的半路上遇到拥有机枪手的敌人,结果被硬生生地压制在了300米外,而且敌人的阵地选择得很好,又十分擅于隐蔽自己,以致于二十响的命中率大减,点射都很难打到人,更不要说是连射了。
但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这一年来又屡战屡胜,怎么也不甘心就此退去,尤其他们听出了对方只有一架捷克式机枪,立时就生出了消,因为捷克式机枪连续打出200-25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过热而暂时不能使用,换枪管又需要时间,而且打得快就需要频繁地换弹匣,这也会打断机枪的火力,这岂不是他们拉近距离的大好机会?
谁知这时龙飞豹却接管了机枪,并以精准而节约的短点射给予了他们重创,好不容易拉近了距离开始冲锋,敌人却又抢在他们前面开启了二十响的自动开关,还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大幅度改善快慢机连**度的窍门,使得连射的快慢机在五十多米的距离上依然有着相当的精度,而令这些家伙瞬间全军覆没
本来龙飞豹的身份不宜随便告诉人,但手枪队对他有救命之恩,又干掉了那么多白狗子,显然不会是敌人,他便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坦承自己是红军游击队员,队伍被白军大部队冲散后,和几个兄弟一路逃到了兴国县。结果刚刚找到一个居民上千而且群众基础不错的小镇暂时安顿了下来准备修整几天,就有一队便衣队冒充游击队来到了那个镇子上,以龙飞豹现在想来,他们当时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调查那个镇“赤化”的状况,二是为了截断游击队主力东进的通路。到时候一旦红军游击队真的向东发展,潜伏下来的那队便衣队就会打游击队一个冷不防♀个计划可以说非常阴毒,却没想到镇里竟真的有游击队员,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龙飞豹他们不过四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号,如何敌得过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便衣队员?于是,在几个同志的拼死掩护下,龙飞豹抱着那个小孩一路狂奔十数里来到了这里,虽然一路上他干掉了多个敌人,但自己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还一直带着一个累赘,若非幸运地碰到了李卫华他们,龙飞虎身手再好,这次只怕也难逃此劫了
不过即便如此,龙飞豹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神勇了,光是李卫华亲眼看到他干掉的,就超过了十个人,仅是他出色的枪法就已经令手头人才奇缺的李卫华垂涎三尺了,何况他的身手更是出类拔萃,在李卫华的记忆里也就特种部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家伙近战能够赢得了现在的龙飞豹。
第十四章 疯狂下矿
为了将龙飞豹揽入麾下,李卫华不惜再次骗人,听说李卫华居然是**派来的之后,龙飞豹立即表示服从指挥。请使用访问本站。李卫华不禁高兴万分,甚至连部下报出这次战斗的缴获清单时都没反应了。但他却没有留意到,龙飞豹眼中的一缕异色与怀疑
“特派员?主席以前好像最讨厌这种人吧?不过看着倒不像坏人,而且我现在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毛毛也已经半天没吃到东西了,先留下看看情况再说吧。”,龙飞豹暗怀心事地跟着手枪队回到了刘家村
虽然进村前已经知道李卫华手下除了救了他一命的手枪队还有一支武装,但看到民兵连的那么多人枪之后还是被小小地吓了一跳,“如果他没说谎的话,也太不可思议了,孤身一个人,才几天时间,就拉起了几百人枪的队伍,还干掉了数量接近的敌人,这简直比两把菜刀干革命的贺老总还厉害啊!”
看了民兵连的训练后,龙飞豹终于觉得李卫华的成功或许并非侥幸,虽然目前来看民兵连还只能说是乌合之众,但那是因为组建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而他们的很多训练方法却是龙飞豹闻所未闻的。李卫华主讲的战术课则更加令龙飞豹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阴人的办法,龙飞豹不禁暗叹,“双方兵力都不多的时候,天下只怕没人打得过这个小子吧?实在是太卑鄙,太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