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段氏,可是皇族。虽然在场的一些老百姓不知道。但是吴璘和楼上的那几位大学士当然知道,顿时对我肃然起敬。
吴璘道:“原来是大理的段公子来了。有失远迎,吴某没有尽地主之谊,实在是抱歉。”
我道:“在下未曾预约便贸然造访,实属在下的不对。在下请过都来不及呢,哪有问罪的道理。”
我这话说的自认为颇为得体,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穿越,通关牒都没有我就来了。这的确不好吧。不过,还真不知道这要不要通关牒。大宋一向就是对外开放的国策,根本上不会阻止外来国家的居民到国内。特别是早在数年以前,段誉便向宋称臣,所以我这么说也有点弄巧成拙了。
我身边的莫须有道:“既然是大理的段公子来了,何不赋诗一首。看看大理段氏的段公子文采修养和我大宋的泸州四大才子的诸葛先生孰强孰弱呢?”
这莫须有不是在坑我吗?要知道在砚水湖赋诗我是用了后来人的诗歌了。现在在这泸州城,我该用谁的诗歌呢?
诸葛虔也道:“在下也早就听说大理段氏的公子个个文采斐然,一直未曾去拜会。还请段公子赐教。”
诸葛虔呀诸葛虔,你为何也要瞎起哄?若不是看在你是诸葛亮的后代,我早就想扁你一顿了。好在你在莫须肉评论你的诗歌的时候一样不行于色。我也就放你一马。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在可是在宋朝,我得去找宋朝以后的诗歌了。怎么办?我努力的回忆,终于回忆到了清朝诗人张问陶有几首描写泸州的诗歌。于是正色道:“既然莫公子这般要求在下,那在下就献丑了。”
我向莫须有作揖,然后又向楼上的吴璘作揖。吴璘道:“段公子请。”
我依旧是采用的是电视里面演说家念诗歌的语气,道:“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这是张问陶的《泸州》当中的一首,张问陶作为清朝的著名诗人,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颇深,诗名满天下被誉为“巴蜀第一才子”。
用清朝人的诗歌,在宋朝显摆,也就我韩非做的这么的淋漓尽致了。也不知道上面的那些大学士是怎么想的。
诗歌一完,就听莫须有道:“你这诗歌和诸葛公子的诗歌相比,到有不同之处。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说的也就是这泸州城的一景一物了。只是后面这两句,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到底是何用意?”
莫须有这话问的可就把我给问傻了。我虽然能够背的上这首诗,但是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倒是从来就没有追究过。如今莫须有这般问,一定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怀疑我这首诗并非自己创的(其实也不是自己创的。第二,他一定是真的不知道这后面两句的含义。
我正要开口解释,却听得楼上的吴璘道:“段公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正是在这后两句。莫公子,你看,这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世人都知道我泸州的酒可是天下闻名的。一度成功朝廷接待外宾的御酒。这场面说段公子在如此的美景下品尝着泸州美酒,更有美女的纤纤玉手轻轻拨开新鲜的金桔,空气中弥漫着桔香酒香混合的寒香,让诗人无法不叹赏着泸州的美好。可以想见段公子通过28个字将古城泸州美景、美酒、美女、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
我见吴璘算是给我解了个围,立刻拱手道:“吴将军所言极是。”
怎知吴璘却问道:“段公子可是现在才来泸州的吗?倘若段公子是现在才来泸州的,为何会写出这么如此佳句呢?”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露了个破绽了。在这般景象下面怎么会想到这么安逸美好的句子呢?立刻圆场道:“在下三日以前就来到泸州了。当时,是应一个朋友相邀,来泸州共看美景。观泸州城的大好风光,于是便心中有了这几句。”
吴璘道:“段公子才华横溢,真是令吴某大开眼界、”
这吴璘果真是智勇双全,而且文武兼修。虽说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说自己的一介武夫。需要后面的几位大学士的指可是到了现在,那后面的几位大学士除了胡乱指点、墨守成规还没有说出什么金言妙语出来。我从心底里开始佩服其吴璘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