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点点头,对焦芳说道:“如此便劳烦孟阳告知御史台细查各地官员动向,另外着顺天应天两府尹严加勘察消息来源”焦芳点头称是李东阳说道:“诸位且随我准备今日之票拟,呈给圣上”
早有细作报往银川,安化王大惊,聚亲信商议,说起此事安化王惊疑道:“本王做事一项小心,为何仍是走漏了风声”秦玉岚道:“王爷,以属下看来,定是王府内混入了奸细,属下定会彻查此事”仁孝郡主道:“秦统领话中有话!”秦玉岚躬身道:“卑职不敢!只是王府最近有些新进之人,来历不明卑职定会严加勘查”仁孝郡主冷冷一笑,道:“秦统领倒是忠心耿耿啊”安化王皱眉道:“好了好了,现在不是吵嘴的时候清儿,你说说看”仁孝郡主略一沉吟,道:“若是王府出了奸细,朝廷会令延绥宁夏甘肃三镇的军马集结,以针对我们而眼下并无动静依我之见,必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想乱中取利”安化王担忧道:“起初本王也是这么想,怕的是谣言一出,朝臣有所防备再有人重提削藩,那可就对我们大大不利了”仁孝郡主笑了笑,道:“父王请放心,这事不必担忧朝廷之事还不是由那人说了算”安化王猛然醒悟,拍手道:“是极,本王一时着急,竟然把这事给忘了”仁孝郡主笑道:“这些年来,父王送往朝廷的京供何曾怠慢了这人”安化王哈哈一笑,道:“清儿说的极是,事不宜迟,你备上厚礼,马上出门”
明武宗简介
明武宗朱厚照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他是一个短命皇帝,一生腐化堕落,荒淫无耻他建造“豹房”,花天酒地,抢男霸女,整天泡在美女们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明武宗过度追求声色之乐,重用太监刘瑾等“八虎”,致使朝纲混乱,百姓遭殃国力衰弱,宦官专权,在他在位期间表现得相当突出最后,荒唐好色的明武宗终因纵欲过度而死去
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刚满21岁的弘治皇帝明孝宗朱樘喜得贵子,这就是明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他的母亲是皇后张氏由于他是皇后亲生的,因此是嫡长子
朱厚照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皇帝的而且,朱厚照的生日也很巧,是在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来读他生日,恰好是“申酉戌亥”,按照星命官的观点,这种“贯如联珠”的生辰是大富大贵之命的人才有的根据当时人的传说,朱厚照的生日与太祖朱元璋的有类似之处,而朱元璋创立大明基业,恢宏朝运,大有作为,因此,这位嫡长子亦被寄予厚望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明孝宗立朱厚照为皇太子
明孝宗与张皇后结婚后不到半年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两人的感情相当好,因此,明孝宗“生平无别幸”可是,结婚四年之后,张皇后仍旧没有生下皇子,孝宗和张皇后为此特别着急弘治四年,在没有传出皇后怀孕或者其他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宫中突然宣布张皇后降下贵子而就在朱厚照生下后的第六个月,明孝宗便开始酝酿册立东宫太子,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因此,就在朱厚照被册立为太子之后不久,都城北京便有传言说朱厚照不是张皇后的亲生儿子虽然这属于没有真凭实据的传言,但张皇后是否是朱厚照的母亲确实是一个存在不少疑点的问题三年后,张皇后又生下皇子朱厚炜,但很快夭亡了因此,明孝宗和张皇后只有一个独生子,这就是朱厚照
据史书记载,朱厚照相貌奇伟,面质如玉,容光焕发,年少时便已举止异常,大有帝王风度虽然这些都是官修史书中的套话,但是朱厚照深受明孝宗宠爱,自幼娇生惯养却是事实
明武宗朱厚照,生母为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
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抽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超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沉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是为大明武宗皇帝,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这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赚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坐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擅权跋扈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藏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日夜作乐,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後,後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有一次,武宗化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到宣府大同延绥去巡查西北部边境在巡查的过程中正值鞑靼小王子带领五万大军南下骚扰他心血来潮,亲自带兵赶到应州去迎战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墓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在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自己平叛的胜利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打鱼,玩得兴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溺死,左右将他救起,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自此开始生铂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敛,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明武宗病故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明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大明正德十五年,明武宗朱厚照在南巡游乐中翻船落水,回北京后于第二年三月故于豹房谥承天达道英肃钴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庙号武宗葬北京昌平康陵
刘谨简介
明代权力臻极的太监,除天启时的魏忠贤之外,另一个就算正德时刘瑾了刘瑾,陕西兴平人“本谈氏子,依中官刘姓者以进,冒其姓孝宗时,坐法当死,得免已,得侍武宗东宫”(《明史列传192》武宗即位之后,原来在东宫伺候的太监都“以旧恩得幸”,时称“八虎”,刘瑾即为“八虎”之首刘瑾原是市井混混出身,在宫里“日进鹰犬歌舞角?之戏,导帝微行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进内官监,总督团营”
得志后的刘瑾最后做到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这本来是秘书脚色,权力可大可鞋视皇帝勤政或倦政与否偏偏武宗耽于玩乐,怠于政事刘谨刚开始也不敢擅专,但每有请示,“武宗辄叱曰‘吾安用尔为?而一烦朕!’自是不复奏,事无大鞋任意裁断,悉传旨行之,上多不之知也”(《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武宗则乐的清闲,搬出皇宫,在西华门建造所谓“豹房”,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刘谨得以代替皇帝朱笔票旨而取得大权当时内外章奏,主管官员“先具红揭投谨,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白本是送给武宗看的,这只是履行一个程式决定权全由刘因此,内阁撰敕,或“逆探理意为之”,或“至理处请明,然后下笔”,(《明史列传192》最后,刘索性拿回去“自于私宅拟行”,俨然如民间所讽的“立”皇帝
刘谨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史载,刘谨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谨变法”据《明史》,“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编瑾行事,著为律令”另据《明通鉴武宗》“‘辛丑,兵科给事中屈拴,请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按六部为序,编集成书,颁布中外,以昭法守诏‘下廷臣议行’”不过,对于专权太监,正史从不可能有丝毫正面评价,所以其《见行事例》所拟的改革措施及成效如何,史料基本不载不过据《明史列传192》,“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如此看来,其措施大概涉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
现在只能从一些相关的记载里面,粗略了解刘谨的一些改革措施,其中有建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惶惧瑾复立内行厂”此外,“瑾峻刑”,其执法很严,颇有朱元璋之风对于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不遗余力,以独特的“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丁末,工科给事中吴仪核宁夏固原等处仓场秋坯亏折之数,劫历任巡抚都仰史徐廷薄……等十六人,侍郎硕佐及管粮郎中副使金事徐键等十八人,又通判董全等一百八十八人,又以马价盐课劫巡抚宁夏全都御史刘宪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杨一清及苑马寺卿全事知府间知及管屯卫宫十余人,皆入罚米例,重者五百石,轻者三百石以下,致仕者半之”又,“辛丑,给事中白思诚御史储珊等,复参辽东仓库自弘治十五年至正德三年前后各任椰移亏折之数,遂及都御史王宗彝……及郎中给事中御史等凡数十人除病故者勿追,余俱各罚米输边,自一千石以下有差,其中所罚有至再至三者”(《明通鉴武宗》
刘谨的改革措施还包括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三月,甲辰,振浙江饥……又停止本年应解杂款银六万两以宽民力”建立官员不定期考察制度,“己酉,诏吏部考察京宫不必以时”为避免战事发生时各镇守将领拥兵自保或各自为战,边防方面,“乃请仿王越秦等故事,仍设文职大臣总制三达,镇巡以下皆受节制”,对于屯制,刘谨下令作重新的全面勘查,清理了一些假冒的不法之事,整顿盐法亦有成效,“秋,七月,戊戌,刘复矫旨造御史乔岱等往核两浙盐课,追论历次巡盐御史及运司官赔偿商课,自数千两至数百两,按历年深浅及大课多寡以定陪纳之数,皆令输京师内承运库”(《明通鉴武宗》
刘谨用事期间,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此外,调整过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西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录取人数还有一些不拘礼法,在当时看来很奇怪的举措,如“令寡妇尽嫁,丧不葬者焚之”等,为时人所侧目
值得一提的是,刘谨虽为宦官出身,但他专权期间却禁止太监干政,限制宦官权力,“当瑾专政时,有所请多不应,永成大用等皆怨瑾”他的亲信都是外臣,如内阁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尚书毕亨朱恩等,并无一个宦官,以至遭内廷嫉恨,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又成了他倒台的重要原因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造反,刘谨“起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督,讨之”叛乱平定之后,张永回京,“献俘毕,帝置酒劳永,瑾等皆侍及夜,瑾退,永出??檄,因奏瑾不法十七事帝已被酒,俯首曰:“瑾负我”永曰:“此不可缓”永成等亦助之遂执瑾,系于菜厂,分遣官校封其内外私第”就这样,趁皇帝喝得醉醺醺的时候,造成了一个既成事实不过武宗还不想严惩刘谨,“次日晏朝后,帝出永奏示内阁,降瑾奉御,谪居凤阳”到抄家的时候,因为太监们事先作了手脚,结果“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始大怒曰:“奴果反”趣付狱狱具,诏磔于市,枭其首,榜狱词处决图示天下族人逆党皆伏诛”(《明史列传192》
受凌迟之时,刘谨已是花甲之年,真要说谋反,恐也是心有余力不足罢了败亡之后,因为没有生植器,唾骂之外,曾经有过的政绩也一笔勾销,就此湮灭掉了,在历史中只余微弱的痕减谨专权时间不长,只从正德二年到五年的数年而已,正史对其列出的罪名基本可归结为收受贿赂,残害忠臣两条《明通鉴》说,刚开始“谨初通贿,望不过致百金,(刘宇首以万金贽,谨大喜曰:‘刘先生何厚我!’”倒了后来,则发展到“凡入觐出使官皆有厚献”这一轨迹,基本是不受监督的掌权者必经之路至于成昌败亡的权力斗争,则兴衰无常,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亦是皇权政治的必然,王安石张居正尚不能免,作为阉人,刘谨更注定会成失败者,这不足为奇
外篇 家具
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制作材料,如紫檀黄花梨铁力乌木鸡翅木红木等,其中要以红木最为珍贵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制作材料,如紫檀黄花梨铁力乌木鸡翅木红木等,其中要以红木最为珍贵我国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在家具史上具有巅峰意义,因此人们谈论古典家具一般都以它为范例明式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它造型优美稳重,色调深沉,质感坚实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是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的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合到家具设计之中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