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也叫做阴司界,抑或阴曹地府。
原是如来佛祖为了渡化众生,使之生命在这天地之间能够得以循环不息而开辟出的一个无形
而又虚体的疆界。
在还没有冥府阴曹之前,这世界仍是以实体的时空为主,可见和不可见的实物与虚体并存一界,那么逝去的生灵在虚存的魂魄与实体的肉身相分隔之后,便无依无附,缥缈无形,游荡于这实体的空间之内,躲避着一切光明之物,置身于黑暗之中,久而久之,魂魄渐散,直至最终魂飞魄散,灰飞烟灭,融合于虚空之境,那么他也就是真的不复存在了。
智慧的生灵人类是有着思想和感受的,他们善于反思,善于思考自身的来龙去脉,虽然历经了亿万之年,仍没有一个结果,但寻找根源之心永生不灭,世世流传,代代精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虽一片茫然,却仍是孜孜以求,永不言弃。
所以,在这无限期盼的呼声之中,有一个人终于参破了天机,这个人就是如来佛祖。
说他参破了天机,并不就是等于说他已经能够揭示出整个生灵的来龙去脉了,而是他在这种迷茫的现象之中,在这生命的极度无奈之中,他看到的却是某种绝望,某种绝望之中的深深期望。
于是,他总结出,人类痛苦的根源便是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探求,也就是说,便是在时间这条直线之上,过去和未来总是令生命痛苦不堪。
所以,要彻底的根除人世的痛苦,必须解决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念,更新人世对于来去的认识,也就是生灵对于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一种全新的认知。
没有原始的来,也没有最后的去,生命只是一种循环,一种轮回,永恒不灭。
来来回回的,永生不息;精神,魂魄永存,肉身更替不止,为了实现这种永生不灭的轮回,佛祖如来便运用自己无边的法力,开创了这片魂魄栖息之界,转世轮回之所,人类的精魂从此便有了寄托,成为了永恒,而于这生生死死之间,只不过是一种过渡的形式罢了。
宿命的轮回固然很好,确实也解去了不少人世的烦恼,但是在芸芸众生之间,人性的善恶却始终是那么的复杂繁衍,难以根治,就像是挥之不去的阴影般,萦绕在整个宇宙时空的环宇之内,无法掌控。
所以,如来老祖便借助于宿命的轮回在阴曹地府内进行最后的审判,使善者善报,恶者恶果,除了生死轮回,还设置了地狱和天堂,目的显而易见,抑恶扬善,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灵的存在问题,但对于善恶,却不一定尽得其法,却不一定尽显了其能。
鉴于此,老祖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终究徒劳无获,如何才能统一生灵的思想,使之趋于真善美的境界,造就完美天地,实现和谐三界,终成佛光普照的光华之世呢。
老祖阿老祖,你是想拯万民于苦海,还是要统万民于水火呢?
再说那猴王,在夜色渐深之时,便借着酒意,倒在宝座之上,横身而卧,立时就将那魂魄移出肉体,渐渐的飘身而起。
猴王感觉自身魂魄虚无缥缈,无形无体,透明而又虚幻,直如一道气体,抑或比气体还要清淡,轻飘飘的毫无沉重之感。
当他升到高处,看着自己的肉身时,直觉自己已然恍如两物,觉得奇怪的是,当魂魄附着肉体时,魂体合一,行动自由自在,有形和无形的和谐竟是如此的奇妙,可一旦魂不附体,顿时肉身瘫软,魂魄虚飘,各持异端。
猴王飘出洞外,不觉有丝毫费力,也无丝毫阻碍,即便自己遇到了障碍之物,只需横行而过,虚透实体,畅行无阻,无依无附,自然也毫无牵绊。
但是,猴王并不知幽冥之界置于何地,寻不着个去处,所以也只能是毫无方向的在这虚空之中飘来荡去,觅一个虚空入口,可以破空之地。
猴王越行越远,周围漆黑一片,已不知自己正置身何地,心下有些气馁,正欲折回之时,忽见前方风声大作,两个白色人影飘然而至,来到他的近前,猴王定睛一看,见一个长着颗牛头,另一个却长着张马脸,甚是可怖,猴王心想,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索魂鬼,牛头马面么,来得正好,我正愁破空无路,入地无门,他们却来做个向导,我就任由他们拿去,也好早到那阴曹地府,办我的正事。
原来,当猴王游魂出体,在虚空中随意缥缈之时,阴曹内的索魂鬼魅早有觉察,于是派出了一组牛头马面,前来索拿猴王魂魄,归入地府,核对阳寿,待验明真身之后,再行审判,最后按其在阳世时所积得的善恶而定罪,或入地狱,或暂居府城,或投胎转世,重回人伦,抑或升入天堂,登入仙界,永世为神。
当时,牛头马面也二话没说,拿出绳索便套在了猴王的脖颈,也不知他们施了什么魔法,只见周围虚空立时聚拢,合成了一条通道,向前直线延伸,二人便拿着猴王胸前绳索,在前飞速前行,猴王也不抵抗,只是心中想到,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寻不着去路,却原来是要聚拢虚空,巡道而去,直入阴曹。
不多时,猴王便随着牛头马面达到了虚空之道的尽头,脚下没了依附,立时落下虚空,不知何时,当双脚站稳之时,已然立在了一座高大的城池之前。
猴王抬头向上望去,只见城墙之上赫然写着“幽冥界”三个大字。
猴王心道:“这就是了,这就是那传说中的地府阴曹了”。
牛头马面索着猴王进入城池,直入森罗殿下,禀告了判官,被带入大堂,其时,阎罗王高高在座,大声地喝问道:“殿下何人”?
猴王没有答话,而是心想,我何不来个充愣装傻,话不投机时,便大将上去,叫他们也知道知道俺老孙的本事。
“殿下所站何人”,阎罗王再次地喝问道,显是有些发怒了。
身旁牛头马面轻声地喝到:“猴头,还不回话,阎君在问你话呢”。
猴王醒悟,便左右上下看了看,装出一幅不知所措的神情,惊慌的道:“这是哪里,我怎得到了这里”。
阎罗王道:“此乃幽冥之界,阴司地府,想必你的寿限已到,当然来此”。
猴王闻言,故作大怒道:“胡说,俺老孙已成仙得道,早已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何来生死可言”。
阎罗王大怒,拿起桌旁惊堂木重重一拍,大声道:“大胆,猴头,快快报上名来,你又是何方人氏”?
猴王大声道:“你家孙爷爷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孙悟空是也,乃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猴氏是也”。
阎罗王闻言,不再搭理,而是转向身侧的判官,道:“你去核对一下,看看如何”。
判官领命而去,不多时又折身而回,回禀道:“此猴阳寿已到,乃早夭之相,可移交至审判处,另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