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看着跪在地上的和坤,目光意味深长。
紧接着,他的脑海中陡然浮现出和珅赈灾时,往粥里掺沙子的桥段。
这一幕,和眼前场景重叠,不由让他心头生出几分警觉。
他敛了敛神,心中冒出更荒诞的念头。
倘若这家伙,被自己方才的说辞给吓住了。
不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不把粮食换成麦麸,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再说了。
朕要的是民怨滔天,官逼民反。
而不是要饿殍遍野。
念及此处。
陆渊的目光微微一冷,目光紧紧地盯着对方,
“待你去了二州,有几件事,你需要去做。”
和坤心中一凛,低头小心翼翼地听着。
“第一,你需得把所有赈灾的粮食,都换成麦麸。”
和坤微微一愣,心中不禁产生一丝疑惑。
但他并非愚钝之人,瞬间意识到此举背后的深意。
普通的粮食,如米、面,虽然饱腹,但在灾区运输过程中成本极高,且一份粮只能救一个人。
而麦麸则不同。
其来源充足,成本极低。
且绝大多时候都被用来当作喂食牲畜饲料。
尤为重要的是。
一斤粮食,至少可以换三斤麦麸!
也就是说,原本只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扩展至最少救活三人!
和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陛下此举,不仅是权宜之计,更是针对当前局势的超然谋划。
表面上看,赈灾粮变成麦麸,似乎是对灾民的一种降级对待,甚至可能会引发民怨。
但事实上,这一举措,乃是将粮食的覆盖范围扩大了数倍。
在极大程度缓解了灾区的需求压力,同时也让朝廷能以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大的声势。
和坤没有多问,默默点头,
“臣领命。”
陆渊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饥民勉强填饱肚子,却吃得极不痛快,长期忍耐,愤怒势必像压紧的弹簧,总有爆发的一天。
等到所有灾民尽皆汇聚于京城之时,原本从二州迁移而来的灾民将成为严重的隐患。
在这种环境中,任何一个不满的声音、一个微小的举动,都能在瞬间引爆整片人潮,造成恐怖的骚乱。
只要有心人稍加引导,这片人潮便会成为汹涌的怒潮。
待怨气推至巅峰之时,任何反抗的力量,都能引发全面的暴动!
“第二,在赈灾之时,你需得先给其中先撒上一抔沙子。”
闻言。
和坤心中暗自佩服。
这一招虽然残忍,但不得不承认,这才是真正的救命之计。
陛下此举,不止于赈灾,而是从根本上切断了,那些打着灾民幌子来诈取粮食的达官显贵。
如此一来。
不但能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还能让那些真正的灾民得到救助。
粥锅中混着沙粒,拿到灾民面前时,不少人会感到愤怒、怀疑。
但无论如何,真正饥肠辘辘的人,都不会在意那沙粒有多粗糙。
他们的眼里只有活命的希望。
至于沙子,不过是多了几分苦涩。
而这,也正好与眼前这场灾难的苦难相得益彰!
“此计无愧为陛下的高瞻远瞩。”
和坤此时已经敬佩到不知该如何表达。
万民迁徙,内忧外患,社会动乱。
陛下先从这一点着手,分辨出真实的灾民,避免了将赈灾之资浪费在不需要的地方。
此举,乃是真正的最大化地保障灾民的生存。
想来,第三步,便是让我准备那些在其中表现优异的人才名单了。
和坤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陛下,臣明白。”
“此计臣必定执行到底,绝不让赈灾之事被任何人用来谋取私利!”
和坤的反应,让陆渊相当满意。
百姓不仅吃不饱,也会因此而心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