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冷笑着说道:“洪武三十年朝廷举办科举,结果那一年的科举高中的士子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
“于是有北方士子在放榜时质疑‘为什么高中的都是南方士子,难道大明只有南方半壁江山?’太祖爷听闻之后大为恼火。
遂下令礼部重新阅卷结果被礼部以科举公平公正,北方士子没能高中皆因北方士子学识不足为由拒绝。”
闻言,朱元璋大怒:“入他娘,这事咱用脚底板想也知道有问题!”
朱厚熜摊摊手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些文官就是看洪武三十年时的太祖爷老了,懿文太子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年幼,觉得太祖爷和朱允炆好欺负,想要夺权了!”
朱元璋语气冰冷地问道:“咱看他们是活腻了!”
“还是太祖爷最了解自己,洪武三十年,太祖爷亲自下令追责此次科举所有官吏责任,主持科考官员全部处死、涉案官员受罚、复审考卷官员凌迟处死!”
朱厚熜继续讲述道:“之后,太祖爷亲自问策遂录用张伯安等61名北方士子。
但可惜的是即使太祖爷下杀手整治,这种情况依旧未能发生实质的改变,在之后的科考中南方士子高中人数始终远远高于北方士子。”
朱标追问道:“嘉靖帝,说了这么多你可有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朱厚熜轻咳一声说道:“很简单,朝廷只要按照地域分配高中名额即可,比如按照布政使司分配高中名额。”
“按照地域分配名额……”
朱元璋听到朱厚熜出的主意开始在奉天殿中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思索朱厚熜的方法。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后,朱元璋还未说话,朱提问道:“嘉靖帝,按地域分配名额是否会有沧海遗珠之憾?”
朱厚熜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会有,但这个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能做到就是尽可能的保证科举的公平!”
“按地域分配名额说的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在各个地域录用士子,这样一来每个地方士子的竞争者就是同一地域的士子。
若是这种情况下还没高中,那就是他自己不争气,怪不得旁人了。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排除了文教水准对科举取士的影响。”
听完朱厚熜的解释,朱元璋啧啧称赞道:“厚熜,还是你脑袋瓜子真好使!”
一旁的朱标总结道:“科举改制从科考内容上要分科取士,不仅要会四书五经,根据朝廷需求还可增加算学、墨学等内容。
从制度上要要求高中士子去当三年刀笔吏磨炼一番,如此才能避免只会纸上谈兵的官员执政害民。”
“同时在录取士子之时,可以以各个地域为划分按照比例录取士子,避免某一地区官员过多,导致党争。”
听朱标总结完,朱元璋思索片刻说道:“厚熜,你还没说那些文人断章取义、曲解文章,把控四书五经解释权的做法该怎么解决!”
(https://www.vxqianqian.cc/4438/4438607/3195489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