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烽火再起

烽火再起

田荣、彭越和陈餘,这三个人各有各的来头。

田荣是齐王田巿的族叔,本也是齐国的王族之后。战国末年天下大乱,田荣和族兄田儋也趁势拉起一支队伍恢复了齐国,要称霸一方。在那段章邯横扫天下的日子里,公开拉起武装反秦称王基本上是一件稳赔不赚的买卖,田儋、田荣也不例外。当章邯攻打魏王魏咎大破魏齐联军时,田儋被杀死在临济城下,田荣仓皇逃窜,这时候,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的秦军,救了田荣一命。项梁追击章邯,田荣却因为忙于齐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不肯出兵援助项梁,间接导致项梁在定陶被章邯所杀。

所谓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出于对田荣的怨恨,项羽在分封天下时,索性将齐国一分为三,把田荣扶植起来的齐王田巿(田儋的长子)贬到了胶东,另立齐国的将军田都做了齐王。对于项羽这个带有个人恩怨的决定,原本可以据理力争的田巿选择了默然接受,本应对项羽怀有亏欠之心的田荣却勃然大怒,当然也可能是趁机发难。于是,田荣干脆利落地赶跑了田都,干掉了田巿,顺便捎上一个完全无辜、只因为姓了田的济北王田安,重新合并三齐之地,做了齐王。

彭越是江洋大盗,在那种干正经行当无法谋生的乱世,为了生存,做个山贼水匪之类也不能说就没有出路。但彭越在众人反秦的斗争中实在是没做过什么值得记载的事情,唯一一次与反秦有交集的事情是曾经协助刘邦攻打昌邑。前面已经交代过了,刘邦久攻昌邑不下,于是双方又分道扬镳,刘邦绕开昌邑继续西进,彭越没有加入反秦大军,而是带着手下继续在钜野泽(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北)里观望天下的形势。

谁都知道机会总是青睐积极主动的人,彭越这一消极的观望让他彻底成了旁观者。项羽率大军入关分封天下,自然不会想到还躺在钜野泽里晒太阳的彭越,诸侯分封完毕,旁观者彭越和他的一干手下又成了无主的非法武装。

陈餘与张耳都是战国末年声名显赫的人,本是刎颈之交,曾一起受过苦、逃过难,也曾经一起发迹,成为赵国的大将军和右丞相。巨鹿之战时,张耳与赵王赵歇困守巨鹿,陈餘率数万人在城外因为秦军的强大而踌躇不前,于是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巨鹿之战后,大有劫后余生感觉的张耳见到了陈餘,第一件事就是责怪陈餘见死不救。陈餘出于一时气愤,表示自己并非重权轻义的人,便作势假意将自己的印绶和军队塞给张耳。不承想,张耳也不客气,一一照单全收。弄假成真的陈餘只能带领几百个亲信,到大川大湖中以渔猎为生,隐居江湖。

到了项羽分封天下时,名气很大、反秦有功又跟从项羽入关的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同样名气很大、反秦有功但没有跟从入关的陈餘,项羽听说他跑到了南皮县去钓鱼,也把南皮及周围的地方,一共三个县都封给了他。按理说,这事主要责任在陈餘,是他自己主动放弃一切(尽管不是他的真实意愿),项羽分封时仍顾及他以往的功劳,封给了他几个县。如果陈餘是真的隐士,那干脆连这几个县都推托掉,潇潇洒洒地笑傲江湖。可陈餘本质上并不是真的隐士,而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俗人,他前半生的隐忍、拼搏、奋斗、付出以及受的窝囊气都是有所图的。当最终得到的果子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大,尤其是看到曾经一起劳作的张耳得到的果子比自己大上两倍时,他的心态就开始失衡,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于是,张耳和陈餘这两个曾经的至交彻底决裂,反目成仇,陈餘时刻不忘要从张耳手中把他认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果子抢回来。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七月,田荣合并三齐后,应陈餘要求派兵助陈餘偷袭张耳。张耳不敌,逃亡关中,同时田荣派人收编了彭越。汉元年八月,刘邦和韩信暗度陈仓反攻三秦。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8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