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处陕南腹地,是通往蜀地的必经之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平原,沃野千里,易守难攻,是一块战略要地,也是巴蜀地区通往关中的门户。刘邦仅用几件黄白之物就通过项伯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汉中,实际上为自己将来反击关中奠定了基础。试想,如果汉中在项羽的掌控之下,不仅刘邦想入关中不可能,就连刘邦自己的巴蜀恐怕也时刻处于项羽的觊觎之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各路诸侯开始离开咸阳归国,刘邦也带着他的队伍往汉中的南郑出发。这个时候,刘邦的队伍组成比较复杂,他原本的十万人马多数已经被项羽遣散了,跟他一起去汉中的除了他自己的手下和很多慕名追随他的人,还有项羽派来的三万楚国士兵。这三万人美其名曰帮助刘邦增强实力,其实就是项羽安排来监视刘邦的,这反映了项羽对刘邦是留是杀态度上的犹豫不决。即便知道项羽的意思,这个时候的刘邦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快继续上路。
作为至交好友的张良一直送刘邦到襃中(今陕西勉县附近),一路上,刘邦与张良相互交流了很多对未来的打算和想法。当然,刘邦当时最担心的是,虽然项羽在鸿门暂时放了自己一马,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采取措施对自己加以迫害。别的不说,身边这三万楚国士兵便让刘邦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而且他仍然对不能称王关中感到愤愤不平。
针对刘邦的顾虑和想法,临别时,张良最后为刘邦出了一个主意:“大王不应该想得这么远,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逐渐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按我的愚见,大王为什么不把来时的栈道都烧掉,以此来向天下宣告自己准备终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再也不出去了呢?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有人偷袭,也可以减少项羽对你的顾虑。”其实,这么做还有一个作用是张良没有明说的:烧了栈道就断了项羽派来的三万楚兵的归路,为了有朝一日能回归故里,他们要么逃亡,要么为刘邦反攻关中所用。
刘邦送别张良后虽然不情愿这么做,但此时他对张良的信任是无条件的,于是他按照张良的话一把火将栈道烧得干干净净,头也不回地带着队伍进入汉中,做起他的汉王来。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282.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