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新书,谭美美也不再古典优雅,那种骚里骚气又上身了,陈韬看了看媚笑的谭美美,忽然联想到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变身前是狐狸精,变身后是有苏氏诸侯之女。
陈韬把茶底子倒掉说:“这次我不是来谈新书的,我是来跟你们谈《我的国度》这本书加印的事情。”
李建成略显震惊道:“首次印刷才刚过去一个月。”
“十万本根本不够卖的,李总当初还是胆子小了一些,不过这也没关系,有时候坏事儿也可以变成好事儿,正好当做铺垫或者试水。”陈韬又喝了一口红茶,秋天天凉,李建成的普洱正好暖胃。
关于二次印刷李建成不是没考虑过,最近市场上对这本书的反馈很好,但间隔时间确实有些短,理了下思路李建成开口道:
“通过我们的市场调研报告来看,这本书确实能进行二次印刷,我一直在琢磨,该怎么对这本书进行二次包装和宣传,我们二印的数量不能还停留在十万册上吧,但四十万册我担心又有点儿多,在没有炒作的前提下。毕竟我们前期的包装力度也不大,加上......你的名气还没起来。”
李建成的意思很明确,他虽然没把话说明,但陈韬能听出他的意思,现在自费出版的投资风险很大,在没有签约买断作者的前提下公司是不会为作者或者作品进行包装和宣传的。
陈韬连喝几杯茶,加上天凉不出汗,略有些尿意,到卫生间解决了一下,回来重新坐在椅子上开口说道:“李总,调研单靠线下图书市场的反馈已经落后了。”
“线下?”
“对,线下就是实体店,你们的反馈主要来自图书经销商对吧,当然这个数据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但我们来判断市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要综合判断呀,线上和读者反馈也很重要。”
“线上?”
“线上就是互联网,你没去韩函的博客上访问吗?看看那些评论你就知道了。”
顿了顿陈韬继续说道:
“从互联网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热度就看流量,我的名字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读者群体当中已经......可以说是‘炙手可热’了,想必李总也知道一些,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杂文报和教育报上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就像扔进湖中的石头,让平静的湖面起了波澜。”
“李总一直考虑的是包装、炒作和宣传成本,我不知道贵公司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可能需要编造大量的能引起共鸣的故事通过媒体来引导群众,但这些东西现在我已经都做好了,李总只需要跟出版社那边协商出版事宜就行。”
李建成点燃一支香烟,沉默的看着眼前这个十八岁少年。
报纸上那些文章业内的人都看过,但大部分人都认为陈韬只是在发文青的牢骚,看见什么不服都要怼一怼,这是很多作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