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王为人温吞有余魄力不足李嘉唯有在此时选择激他一激果见他眉骨一跳,瞳孔深处闪过一道煞气带着衡量的目光审视了李嘉许久襄王竟向李嘉行了一个正礼道:“是本王错了往先生海涵”
他称呼李嘉为先生便是把她认作是自己的谋士而非一个朝臣
或许襄王只是表面上的唱念做打只想拉拢李嘉这个智谋无双同时又手握重权的谋臣,至少不让她站在别人那里但对李嘉来说这就足够了她需要襄王明白,她效忠的对象是谁都无所谓但他只唯她不可!
李嘉微微一笑那笑容清淡却真挚得似是发自她的肺腑:“本相一定会拼尽所有助殿下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愿如此……襄王看着自己这个年轻的弟弟同一个姓氏同一个血脉,同一个父亲,可在这张隽秀清瘦的脸上寻不到和太子靖王乃至是梁帝相似的痕迹不是皇帝亲口说出李嘉的身份,任谁都看不出来他也是个尊贵的皇子
“重光近来可好?”该谈的都谈完了,李嘉刻意挑了个轻松点的话题从回金陵之日起,在她的默许下重光就被襄王接走了她无暇照顾是其一,其次是她的身份众人已知,再放她那未免招人非议
一提起自己这个小儿子,襄王的面上露出几分笑意又露出几分苦涩:“还是不大愿意亲近王府其他人,话也少试着教他读些书,也是坐不住半个时辰”
“陛下那边呢?”
“父皇倒是很喜欢他,重光心智低单纯,偶尔进宫父皇便会留他多说会话”襄王看了李嘉一眼,忽然想到些什么:“重光说是你救了他,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才在崔杜手中救下他”襄王越说越心惊:“这么说来,崔杜的案子背后那个推手也是你,你对崔家……”
这个人从一开始就在布局,步步为营地织着一张弥天大网,网里的每个人的反应动作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并为之利用襄王开始相信李嘉的话,如果他要这个皇位,确实是手到擒来
李嘉但笑不语,用笔杆挑起一页才写好的宣纸挂在架上晾干:“重光是我侄儿,我既然知道他身在魔窟,如何不去救他呢拉崔杜下马不过顺手而已,那种祸害留着也是荼毒百姓”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襄王却不敢尽信在李嘉身份揭露前,人人都以为他是谢家后人而当年谢家灭门之案的主审之一便是崔氏兄弟李嘉背后的秘密仿佛已经呼之欲出,隐瞒身份入朝为官,救重光,选他为主
这一切集合在一起,都指向谢家旧案
李嘉想替谢家翻案,可这起谋反案证据确凿不说,而且是梁帝亲自下的抄家令如果翻案,等于当着天下人的面生生打梁帝一个耳光帝王的尊严绝不会允许这种事的发生,所以……
所以这个天下急需换一个主人,李嘉吹走笔尖水珠,一个由她亲手扶持起来,不得不听她话的皇帝
在襄王之后,太子和靖王也派人过来虚情假意地向李嘉这个新上任的中书令道贺,顺便联络下兄弟之谊李嘉两边都不得罪,一视同仁地把贺礼收了,隔天再派高幸趁着人少的时辰送还了回去
她这个中书令做得虽不八面来风长袖善舞,但与朝中各方势力相处得倒也融洽,因为她谁也不亲近谁也不得罪就是了在李嘉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今日匪崔家的吏部侍郎,明日等王家的尚书左丞犯错时也不会轻易饶过但她不记仇,罚过了该赏的也会赏
赏罚分明,这让持观望态度的朝臣们渐渐把心放回了肚子里有些嗅觉灵敏的已经暗中向李嘉示好,消簇拥她成为朝中一方新势力
李嘉慎重考虑下,这个时候梁帝正注意着她,还不是结党营私的时候于是她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毅然决然地继续做着她的清流
太子,靖王和襄王那都是小孩自己玩家家,抓紧皇帝的信任才是当务之急她以皇子之身在朝为官,更要低调谨慎
┉┉ ∞ ∞┉┉┉┉ ∞ ∞┉┉┉
步入隆冬,新年在日益忙碌的公务中转眼就在眼前今年是燕国新帝登基头一年,以两国的交情,于情于理梁国都少不得派队使节送去贺礼早朝上梁帝把这事提了提,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就聚拢在了前方紫袍华贵的李嘉身上
“咳咳,早就听说中书相公与对面那国的萧王有些不得说的故事了陛下还问啥人熏直接让中书令送礼去就是了”
“大人小声点小声点,中书相公该听见了!”
“我觉得他已经听见了……”
“……为啥?”
“嘤……你没看见刚刚中书大人那冻死人的眼光么!”
“……”
李嘉淡淡扫过朝臣一圈,这些话翻来倒去都说了快一年了,她耳朵都长茧了就不能换个新话题哪怕说说今年金陵的新花魁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