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既让他们看到如何收藏,那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宝贝,
──任怨是这样判断。
所以他仍沉住气,在苦候。
连任劳也不会知道他在苦等个啥!
他依然温和、恭顺、听话、得体、谨慎、忠心。
终于,在这场“火烧一点堂”之战前夕,三鞭终于将一个锦盒,存放在一个就在禁宫里假山间的凹洞里。
那地方没几人能去。
那凹洞也没几个人能找着。
三鞭在二人面前存放之后,才肃然吩咐:“万一我出了什么事,给人挟持或遇危,用这锦盒里之物,至少可换回我之命,你们自己记住了。没我之命,谁也不可以动这物,否则,定必死得奇惨,也必遭天谴!”
──天谴,那是哪门子的玩意儿!相信,就这是大名鼎鼎的“山字经”了吧?
奇怪的是,三鞭本来对大敌尽去,只几个小人物留在一点堂的这一役,并不放在眼里,可是,可能因他毕竟是一方之雄,平生与役无算之故吧,却在这并不重视一战之前,交付了那么视若身家性命之物!
任怨心中默默记取了那物存放之处。
但他还得确认一事:
那就是使用的方法。
──在他加入“夏侯”组织之后,至少,三鞭道人在他面前,并没有使过“山字经”的功法或毒法。
他很留心。
一直观察。
──没有。
一直都没有。
──是“山字经”没用?三鞭学不了/没学成/学了不敢用……这些疑惑,一直都在任怨心中盘旋徘徊。
──如果得物无所用,那真是莫若不得也罢,枉费心机了!
何况,他加入“夏侯四十一”这组织来,图的就是这个呀!
再且,他听闻这“山字经”上所记载的内功和毒法,正合适他这样的人修练和运用!
他要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他有个最后最终的目的。
──为了这个目的,达成这个目标,他啥都可以忍受。
但在这过程中,他一定要得到他的所需和装备:
如果所需是指地位和权力的提升,那么,装备就是他的武功和战力。
──所以,“山字经”是他势所必得之物。
为了他的鹄的:
他的大业……
──在这一个关节上,恐怕这世间知道的人决不多,纵有也只是思疑,他因而有点耽心诸葛先生,巴不得先毁掉一点堂,至于现在这后院对敌的这残废少年人,那怕在月下相对为敌,还不知他们之间有着莫大的纠葛和关系哪!
不知晓是不是他瞧见那美得令他平生未遇的女子,对那姓盛的少年捕头太过注重、亲昵,他心中竟无由的生起一种恨意、怨意和忿意。
──活该你是残废!
──活该你让人灭了门!
──活该你连今日也活不了!
他也不知为何忽然会变得如此妒恨,对方只不过是个瘸不能行的少年,他甚至因而益坚其意:
无论如何,也要去当捕头!
──当兵,总比当贼好!
只不过,当个聪明的兵,干的是贼干的事!
敌明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