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为乐趣而读书 > 第35章 两种读书法

第35章 两种读书法

作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1819—1900),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伦敦一个殷实的酒商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每年夏天随父母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古代建筑和名画,培养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1836年进牛津大学基督学院。他的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作品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

心香一瓣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法追求的是一时的乐趣,只能供消遣却不能长久获益。对于好书,还需要抱着钻研的态度来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唯有字斟句酌、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才能寻觅到书中所蕴藏的金子般的宝贵思想。

地有肥薄之分,耕田要讲究深耕、浅耕;书有优劣之分,读书亦需分­精­读和略读。好书需要慢慢咀嚼、细细消化,循序渐进。鲁迅先生曾寄语青年:

“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一样,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不历经千辛万苦,安能觅得书中真金?

作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1819—1900),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伦敦一个殷实的酒商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每年夏天随父母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古代建筑和名画,培养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1836年进牛津大学基督学院。他的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作品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

心香一瓣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法追求的是一时的乐趣,只能供消遣却不能长久获益。对于好书,还需要抱着钻研的态度来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唯有字斟句酌、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才能寻觅到书中所蕴藏的金子般的宝贵思想。

地有肥薄之分,耕田要讲究深耕、浅耕;书有优劣之分,读书亦需分­精­读和略读。好书需要慢慢咀嚼、细细消化,循序渐进。鲁迅先生曾寄语青年:

“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一样,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不历经千辛万苦,安能觅得书中真金?

..**t**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