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则一点也不惊讶,他知道庞统当得起。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庞统便是被司马徽所识,与司马徽的那一席谈而一鸣惊人,从此开始声名显世。
徐庶等人只当周瑜并不知晓,见他不讶,亦不异之。其实周瑜比他们都要了解,不过他乃是初至荆州,庞统此前又还声名不显,先前他若道识得或听说过,倒要惹众人生异了。
徐庶等人惊讶过后,便向司马徽详细询问昨日他与庞统相谈情形。司马徽自不相瞒,便详细道来,众人最后听罢,亦皆相服庞统之才。都道庞德公的看重与司马徽的推许,他当之无愧。
徐庶叹道:“此子可谓一鸣惊人矣,当得凤鸟之姿!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呜,呜则惊人!”
周瑜始终静静听着,并不Сhā言。从司马徽详细道来的他昨日与庞统的谈话中,他也见识到了这位未来凤雏的才能,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不愧众人赞誉。
因众人宴后还要去探望诸葛玄,所以都并未多喝酒,也未太延长时间,只约一个时辰后便结束。周瑜请众人稍待,命自己一名随行的侍卫去请了吴普前来,然后才与众人一起结伴前往诸葛玄府上。
众人都皆座马车,车行辘辘,约有一柱香后,到得诸葛玄府上。徐庶上前去叫门,诸葛府的家人都识得他是自家公子的好友,石韬、司马徽等也尽皆失得,一见是他们,便连忙进去通报。
不多久,中门大开,一名身材欣长俊朗的白衣少年带人迎了出来。周瑜识得,这位少年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卧龙诸葛亮,他早已从资料中见过了诸葛亮的画像。
诸葛亮眉宇间虽有忧色,但见几位好友联袂来访,亦十分欣喜,面带微笑地欢迎众人。徐庶与诸葛亮言叙了几句,便拉着周瑜来与诸葛亮互作介绍。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眼,便面含微笑地拱手互相致礼。
周瑜感觉这一刻有种历史使命感,这一幕也终将会记录入历史。无论后世中人如何层层剥去演义中所赋予诸葛亮的种种神秘、神奇、神圣与光环,他也仍然是这一段历史中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搅动了天下风云,对于后世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偏见,哪怕演义中黑瑜光亮,以描黑周瑜来增添诸葛亮的光辉与成就,他对此也颇为不忿。但真的到了这个时代,他仍然是很看重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将来的对手与敌人,还是作为将要拉拢与招揽的对象。
演义中的那一切并不是诸葛亮的错,那只是罗贯中的错,怪不到诸葛亮的头上来,他这点道理还是分辨得明的!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