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齐看着他淡淡一笑,说道“不知董卿叫朕过来所为何事?”
走过众人,越过案桌,杨天齐就这样轻车熟路地坐在了案桌后面的椅子上。
而此时他的身后只有彩蝶静静地站在,除了她以外,刚刚随行而来的宫女与公公,都被拒之门外了。
所以说,此时在御书房之中,除了彩蝶其他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是这位董太尉的人nAd3(
待杨天齐坐稳之后,高太尉取出一本奏折,起身拿到了案桌之上,说道,
“启禀王上,昨日听闻王上醒来,本应是我朝大喜之事,但是一朝之难却是不可不管,这是臣昨晚赶写出来的奏折,望王上定夺。”
听得高太尉说的如此慷慨陈词,杨天齐还真是高看了他一眼,拿起案桌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上面的内容便有些不对了,不是不对而是有些严重了,一朝之难当属是灭国之战国破家亡,亦或是各地诸侯拥兵自立拒王令而分裂。
而这上面的内容正是各地的诸侯起兵造反,视王令如无物,更加令他气愤的是,这造反的原因竟然是他自己。
因为自己的沉睡时间太过于长了,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自己只是沉睡,但是毕竟没有上朝处理政务,然而这个小小的王朝居然三年都无君王上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看来三年来自己没有醒来的景象,令各地诸侯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心理了,毕竟三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也足够他们发展了。
看完奏折,杨天齐又看向董相宜,从奏折中的署名得知这位董太尉的全名叫做董相宜,反问道,
“既然董卿能够在一夜之间就将这本奏折写好,想来应该是想一些好的对策了。”
在看奏折的时候,他就总感觉有些不对,直到看完整本奏折,他才明白过来。
在他沉睡的这三年,要说在这个王朝谁最有实力推翻他的地位,坐上这个位置,无疑就是这位董太尉了,然而事实就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借着自己首辅大臣的身份坐着他想做的事。
如今自己一醒来,这样的一本奏折就上来了,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而且这奏折上面的对策之法只是写了寥寥几句就画上句号结束了。
“回王上,臣的对策早已写入奏折,王上再看看便是,”董相宜站了起来,笑着说道,他这一笑,本就不算大的眼睛,显得更加小了。
此时董相宜说的话,让杨天齐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断,这里面果然有些猫腻,要不然以他如今的地位,轻而易举就可以坐上这个至尊之位,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看着奏折上着寥寥的几句对策,杨天齐的心都不有哦觉得好笑,若真的沉睡醒来的是那人,还真的被这分奏折给信以为真,但是在他的眼里,这份奏折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愚不可及。
各地诸侯所有兵力高达数十万,而这王都之地,却是只有八万兵马,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见杨天齐低头看着奏折不说话,董相宜再次站起来说道“王上,如今各地诸侯纷纷举兵逼近,只有出动红阎军御敌才能解我朝之难啊!”
闻言,杨天齐抬起头来。
可就在这时,位于董相宜下一位的一个臣子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臣,附议,”
“臣,附议,”接着后面两位也跟着站了起来。
虽然几人的动作看似恭敬,但是他们的声音确实冰冷,面部也未曾改色。
从记忆中得知,驻扎在王城的这一支军队,是这个王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人数整整八万,名叫红阎军,一直由朝中太尉掌管。
但是全朝堂乃至这整个王朝的人都知道,没有王上的法令,这红阎军是绝对不能走出营地半步的,否则就将视为造反,引全朝而攻之。
看着几人的架势,他似乎明白了,看来这三年里,红阎军虽然是他一直在掌管,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其带领出来。
“诸位爱卿,据朕所知,虽然红阎军是我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但是他们毕竟只有八万人,你叫朕如何拿这八万人去对付那数十万的叛军?”杨天齐看着几人说道。
董相宜闻言,起步走到书房中间,说道,
“王上圣明,正如王上所说,红阎军是我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一直以来也都是臣在操练,所以臣对于红阎军的情况最为清楚不过了。
虽然我红阎军只有八万将士,但是军中之威,以一抵十乃是常事,所以对付那些叛军区区三十几万草莽还是拿得下的。”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