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经商路 > 第章 钉子户

第章 钉子户

第六二章 钉子户

新官上任三把火。孙有粮不但把这三把火烧旺了,而且旺得过了头。

枫树村没有一条笔直宽敞的街道。解放前全屯四五百口人时没有,现在全屯的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人,仍然没有。前些年为了能把果树沟里的苹果运出去,修了条柏油路,可是,当时为了省心省时省力,把那条路修在了村外。

时间过去了七八年,街道狭窄多弯的弊端渐渐显现出来,村民想买台拖拉机或者机动三轮车都要横琢磨竖琢磨横竖琢磨。那倒不光是钱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街道的问题。大型车辆,或者开不进来,或者勉强开进来,也要七拐八拐钻胡同,一不小心,不是碰到别人家的屋角就是碰到别人的山墙,今天惹得张三骂,明天惹得李四的脸耷拉,弄不好还要赔礼道歉加赔偿。为了省心图清静,也只好把买拖拉机或机动三轮车的计划束之高阁。

孙有粮算是吃尽了有车没路的苦头,他的汽车从来都是放在果树沟,想回家只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因为他住的那地方也就勉强能让地排车通过,想过汽车,门都没有,除非给汽车Сhā上翅膀从别人的屋顶上飞过去。

和孙有粮相比,王二奎就幸运多了,因为他的家正好在村子外面,那条柏油路正好从他家的门前通过。为此,孙有粮常常耿耿于怀,真他娘的懒人有懒福。

孙甲兵当大队长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修路,可是最终还是将计划束之高阁了。原因是明摆着的,孙甲兵和当时的村委一班人想一想都头疼:资金谁出?被拆迁的房屋怎么补偿?拆迁的户在什么地方建新房?资金的问题还是小问题,大不了以村委的名义贷款,以后慢慢还就是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谁能保证拆迁房屋时不出现三个两个钉子户?谁能保证所有的拆迁户都对自己的新房位置满意?

令孙有粮意想不到的是,在他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当上了村长。他想,如果当时不跟孙甲兵赌气,也许就放弃了候选人的资格,也就没有了杂七杂八缠脑绕心的村务。可是,事实情况是明摆着的,他现在成了一村之长,成了村长就有了责任,就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总得为老百姓办些实事,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路。

他在村委会上是这样提出的,两千多人口的村子,怎么着也要有三横三纵的街道吧。

前面所列的困难又有人重新提起。

孙有粮倒不以为然,农村规划,上级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有强大的人民政府做后盾,出现一两个钉子户怕什么?我知道,你们是怕得罪人,那好,我来得罪。对香臭不闻好歹不分的人,得罪三个五个又有啥关系?要怕得罪人,就别当官;要想当好官,就别怕得罪人。至于选新房址,那就更不成问题了?反正就那几个地方,谁最先拆除了旧房,谁就最先选房址,按次序来,同一时间拆除的就抓阄。我的担心正与你们相反,我担心的是资金问题,村子里就那么点钱,要一次­性­修这六条路实在是有点儿杯水车薪,如果向村民集资,就会有人不情愿,不情愿就会引起负面效应,就会对我们的计划不利。贷款倒是一种应急的方法,可不是最好的方法,光是每年的利息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无缘无故给银行送钱怪可惜的,再说了,人家银行也不缺少我们这点儿钱。

许会计问:“大队长是不是有办法弄到钱?”

孙有粮:“办法倒是有,就是麻烦点儿。”

许会计:“麻烦怕什么?只要是能修好路,就是晚上不睡觉也高兴。”

孙有粮:“咱不向群众集资,并不等于不能向他们借款。肥水不流外人田。向他们借,按银行利息的三倍借,这样也比向银行贷款划算,村民还得到了实惠。”

这时,坐在门后面的民兵连长小刘发话了:“大队长,这样行吗?这不就成非法集资了吗?非法集资是犯法的。”

孙有粮一听笑了:“你小子就知道上纲上线。我们是集资,可不是非法。我们向自己借款,犯的哪门子法?你小子小时候偷了你爷爷的钱买糖吃,难道就成小偷了?”

大家哄笑起来。

小刘的脸顿时变成了大红布。

拆迁过程中还真的遇到了麻烦。

那麻烦来自两个人,这两个人不是外人,正是孙三和王五。上次他们为了宅基地的事鸣锣撞钟和孙有粮打了一架赌气住进了医院,后经孙甲兵的撮合而和好,可是,他们却对孙有粮怀恨在心——无缘无故挨了顿揍,总不如捡到便宜来的高兴。孙有粮一当上大队长,他们两个就合计开了,不好了,这小子当上了大队长,总不会放过我们的。好在,现在不比前些年了,大队长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了,可是也不能排除这小子在关键时候给我们使绊子。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要给孙有粮来个下马威。

“让他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王五说。

“对!让他知道咱不好惹。”孙三说。

机会很快就来了。

孙有粮要主持修整街道。

贯穿村子中央主­干­道正冲孙三王五两家,孙三和王五两家必须搬迁。

孙三和王五合计开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官报私仇。

孙三说:“如果痛痛快快地把房子拆了,就等于向孙有粮服软,以后就要吃更大的亏。”

王五说:“就是不拆,看他孙有粮有啥能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