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秋风凛冽吹的吴国大旗连连作响。
千古关众将皆严阵以待,五段城墙上皆安排好了兵士把守。
陶龙一身铁甲,背匹猩红披风宛若雄狮冷眼注视着敌军大营。
待到旭日初生,泽国军营终于出现异动,只听不远处声声雷鼓响彻天际。一黑甲小将手持长刀,策马从泽国大营向阵前奔来,气势不俗。
只见小将勒马站定,高声喝道“吾乃齐陆侯麾下先锋营统领楚万生。吴国贼子可敢一战!!”
陶龙闻言心里敞然,总算知道带兵的是何人。齐陆侯是泽国王弟,虽身份高贵,但却是个不学无术的侯爷,贪功好利风评破差,据说在泽国中也不受人待见,在这个乱世军权大于一切,到目前为止除了自己的私人卫军和一座偏远小城,齐陆侯可以说一无所有。居然让他来带兵,还搞阵前叫阵这一套,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歹来人是个统领,既然叫阵也没有不应战的道理,陶龙环视一周,不待他出言相问,身后便有一人邀战。
“将军,我愿与之一战”四营统领刘猛躬身说道。
陶龙点头道“好,且不可失了我吴国的威风”
只听城楼下‘咔咔’声响起,城门应声而开。
..............
刘猛起身不消片刻便来与两军阵前。
陶龙出声喝道“听令:为刘将军擂响战鼓!!”
刘猛为四营统领,虽然不如对方所叫的先锋营名字来得响亮nAd1(但本身脾气火爆,一身气势也是不弱对方半分。
刘猛手持战斧策马来到楚万生面前,高声喝道“吾名刘猛。镇西将军麾下第四营统领,前来应战!!!”
“哈哈,连个军营名讳都如此粗俗,贼子受死!!”楚万生脸上讥笑,策马挥刀不由分说就朝着刘猛冲了过来。
刘猛气急,怒道“竖子尔敢辱我,手底下见真章吧!!”说着狠蹄坐下战马,一双战斧带着愤怒,迎着楚万生*而去。
此时两军战鼓皆雷动四方,战马嘶鸣声、两军助威声不绝于耳。
虽然凡人国度的将军战士没有修行术法,但其中的佼佼者因常年在战场上冲杀无论力量还是攻击手段皆是不俗。更不要说身为身为统领的刘猛和楚万生二人。
刘猛擅力,攻击迅猛,虽在战马之上一双战斧也是舞的虎虎生风。楚万生不断与之交手,也是不落下风,更是有心戏弄。
陶龙望着城下在滚滚烟尘中交锋的二人看不出喜怒,他知道刘猛的力量惊人,体力也远超常人,但这般下去还真说不好谁输谁赢。
思索片刻,陶龙沉声喝道“传令:再击战鼓!!”
战场击鼓讲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陶龙的想法显然是希望能够帮助刘猛再次将气势拔高。
隆隆鼓声骤然加快,刘猛攻势随之越来越猛,而楚万生也收起了轻视的心思,不过眼底精光一闪,好似心有他事。待到战场中泽国一方的鼓声也突然加快,楚万生嘴角轻笑。
如果说吴国擂鼓给刘猛增加的是气势,那么在陶龙等人看来泽国此时鸣鼓却有些得不偿失,时机还有些太早。
尽管如此楚万生仍然未见败绩,游走在刘猛身侧,不时发起攻击nAd2(
此等小事让陶龙等人不仅心想:将是好将,但统军之人确实太差,也开始对齐陆侯陆戈有所轻视。更何况先前所了解齐陆侯名声之差。
最后刘、楚二人谁能没能奈何得了对方,楚万生坎坎退走。
...............
不待片刻。便见泽国一方又是战鼓擂响,领军出战的仍然是楚万生,只见一只能有四千人的队伍从泽国军营内鱼贯而出,四千人可以说是声势甚是浩大,但站在城楼上的陶龙等人却是惊掉了下巴。
陶龙暗想“这陆戈到底想干什么?这就是泽国的先锋军?”
这也由不得陶龙等人惊讶,拿吴国的先锋军来讲不是精英的骑兵,便是装备精良的步兵。但楚万生带出的军队却是比普通的步兵装备好不到哪去,这种军队如何称得上是先锋军。
陶龙虽然惊讶,但也不敢有失,牢关城门。并命各军在要塞高墙上严阵以待,五段城墙皆派人前去指挥。
楚万生携数千人在城下叫阵,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城墙上的众人也听得愤恨不已,各位统领连连向陶龙请战,但陶龙不为所动。
他只是觉得现在的事有些蹊跷,单人邀战还好,数千人如果出城迎敌,搞不好会中了对方的计策。
坐在泽国大营内的陆戈看到千古关畏不应战,嘴角轻笑,对着身旁的黑衣人道“军师,莫非吴国有所察觉?”
“察觉?呵呵,只是前些日子派人去小西岭的时候被吴国斥候发现了。不碍事,现在不应战不要紧,只不过有点麻烦而已。该怎么做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