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抗战之较量 > 第三十二章较量

第三十二章较量

作为曾经的猎手,东安对事物观察相当的仔细,加上有了警觉更加仔细,是有些不对,过来的有三个人,身形沉稳不会是老百姓,但也不是中央军的人,猛然间,对方脸上闪过的光亮让他明白,这家伙们油水很足,东安倒是看过那些当官的,不过却没有他们行动的利落,何况是在这样的环境,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是鬼子,鬼子派出的和自己一样的侦察。

东安判断的没有错,来的三人的确是鬼子的侦察人员,其中领头的就是宫本茂,这家伙终于盼来了日军全面的侵华战争,他梦想着建功立业,并不想留在后面,所以跟着部队下来,而他要做的可不仅仅侦察中国军队,他还要对照一直以来情报机关在中国活动绘制的地图。

当他看到东安两人时,绝没想到是中国的侦察员,此时国军败退哪还有敢在这里出现的,而且对方很年轻,应该是找落下的亲人的,而他也想抓住他们询问一些情况。

东安注意到,除了那个岁数较大的迎着自己和水生走来,另外两人竟分左右凑了上来,对方想动手!

“是鬼子,动手!”东安大喝道,随即迅速的拔出了掖在怀里隐蔽着的匣枪,这还是当年从长乐那里里弄来的,自己早先得来的鬼子手枪和那只勃朗宁送给首长了,对于手枪来说,他还是更喜欢驳壳枪,那小手枪只是用来防身,而驳壳枪弹容大,威力也大­射­程较远,就是在作战中也可使用,它的­射­程有二百米,而东安也逐渐的熟悉了它的使用。

驳壳枪是德国生产的,当时西方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很多比较新进的武器无法进口,而只所以能够进入中国,还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一个缺陷。当德国生产出来后里发现了此枪的缺陷,在­射­击时,他的枪口抖动无法掌握引起跳­射­,而弹壳蹦出也会碰及­射­击者的眼睛或挡住视线,在西方几乎无法使用,但是这个缺陷在中国却被轻易的解决,由此大量引入并在在各地仿制,在中国它的名字很多,驳壳枪,自来得,镜面匣子快慢机,由此也看出了中国人对它的喜爱。

在长城抗战时东安就接触过这种枪,不就是跳弹嘛,这还不容易,把手一转枪身端平不就得了,那弹壳向外蹦出,而且在快­射­时­射­击也成了扇面­射­出更怎加了威力,而东安手里有两把,他双手用枪交叉在前,他曾做过实验,两只枪最多装弹四十发,可在十秒钟倾泻完毕,在一百米比机枪都厉害nAd1(

而东安作为侦察员,为应对突发事情一支枪掖在腰间,为了拔出方便迅速,他把一支枪的瞄准挫掉,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使他没有料到的是,对手的拔枪速度也很快,而且拔出的是鬼子的王八盒子,但是东安还是快了一步,身侧的鬼子刚拔出枪,他手里的枪已经响了,一个鬼子被解决,现在是一对一。

当东安转过枪口对准对面的宫本茂时,宫本茂也已拔出了手枪,相对驳壳枪来说,它的上膛费些事,还不如东安使用勃朗宁时,拔枪在腰间一蹭就上膛。

但即使这样,对手的枪也已经指向了自己,不过一时间两人都一滞,此时开枪无疑是两败俱伤,看对方的身手,那不仅仅是伤了。

不过对方反应改变的快,他没有开枪而是举枪逼上一步,左手探出抓住了东安的枪声,而小指则扣向了东安的扳机之后。一旦得手东安是无法开枪的。

东安反应也快,他同样探出手抓住了对方的抢,虽然慢了一步,但是王八盒子撞针短,自己只是稍一探出手指对方同样也打不响。

东安用力一挣没有夺回自己的手枪也没有拿下对方的,而紧接着东安立即作出反击,他抬腿向对手的胯下踢去,没想到对方反应迅速,随即也横腿拦住……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