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9.9元支持站长用爱发电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枯萎 > 第十四章 灵魂与肉体

第十四章 灵魂与肉体

我可不想就这样始终站着,同柴荣交谈下去。我给自己找了一张椅子,然后在他的书桌前坐下,并且将因为加入了冰块,变得冰冷刺骨的古典杯,轻轻地放在他价格不菲的书桌上。

柴荣笑着朝我缓缓的走过来,此时书房里的电话响了起来,但他并没有去接听,而是任由电话铃声肆意吵闹。

直到电话铃声,在书房里彻底消失之后,柴荣才不慌不忙的,发表了他的长篇大论:“《左传》上说鲁昭公七年,郑国的伯有死了,但他的鬼魂却出现在世上搅闹不停,对此子产做出了:‘人生始化曰魂。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这一解释表明了中国古人,对生死灵魂的观念。人在母亲腹胎之内时可称之为魄,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将人体称之为魄。魄在出生时,才带有了魂,魂之在于魄,就如同一个物体有了附着于其上的光辉,此光辉便叫做阳,其不发光处便被叫做­阴­。因此不发光的­肉­体叫做­阴­,也就是魄,而发光的阳,便是魂。

魄为­肉­体,而魂为­精­神,当然此处的魂,同我们现在所常说的,来自西方观念的魂是截然不多的。换句话说,魂不是自身不灭的,更没有什么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是同生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在西方的认识观念中,­肉­体与灵魂,是分开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肉­体会死而灵魂却不灭。这或许是出自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而所找到的自我慰籍。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有着非常相似的论断。

但在我们的祖先看来,却与西方的宗教观念截然不同。他们认为魂和魄是一体的,魄只是一个载体,而魂则是附着其上的光华,二者同样有生有灭,而且同在一处,并非是分开的,相互独立的,来自不同的地方。一个健康无恙的壮硕青年,拥有强健的身体,他所作为载体的魄很强大,而附着其上的光华也随之增强。在步入老年之后,体质虚弱重病缠身,则附着其上的光华也就弱了,等到身体一死,光华也就随之消亡。

魂也好,魄也罢,都是有生命的,有弱也有强nAd1(这就好像一张油灯,等到油全都燃尽,灯也就灭了,而油旺的时候,灯光自然也很明亮。在生老病死的循环中,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总是此起彼伏,很多事情都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们不能排除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那便是一个年轻力壮身体健康的人,却突然死于横祸,突然的意外使其暴毙而亡。这在平日里是经常见到的,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社会当铸如死于空难的人、死于车祸的人、死于战乱的人、死于谋杀的人,死于各种污染带来的有毒物质的人,还有死于自杀的人等等。

他们的身体都是非正常死亡的,因此他们的魄,不是自己逐渐消弱的死去,而是被突然终止的。这样一个­精­力弥满的人虽然死了,可是他的魂却没有立刻随之消亡,也可以说是余光犹存。魂和魄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也许两者之间拥有一定共生关系,但没有任何迹象能有说明,两者同生同死,其中之一因为意外瞬间消亡,两者便都会同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如果这样的意外并没有同时损伤二者,那么在其中之一消亡时,另一者仍能够残存一段时间,残存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并不会同时消亡,这个时候便出现了我们所谓的鬼。人们常常幻想的那些灵异事件,例如回魂、幽灵、僵尸、丧尸、孤魂野鬼、行尸走­肉­,都是基于此,而产生出来的种种遥想。

魂和魄最终都是会消亡的,也就是说鬼最终还是要死的,但是却能够残存一段时间,而这正是“死而不亡”或者叫“死而后亡”的道理所在。这就是我们祖先的观念,也是我认为唯一正确的观念。正是出于这一点,那些所谓的灵媒,才能够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同死而未亡的灵魂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到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你这番似是而非的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可不是我在胡编,所谓的­阴­魂不散,戾气化作厉鬼,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不是化作厉鬼,而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摧毁了他们的魄,但他们的魂,并没有立刻消散。仍旧还会在这个世界上,或长或短的残存一段时间。”

“你的歪理邪说,虽然同那些宗教般的天堂地狱一样滑稽可笑,不过听上去倒是更能令人信服nAd2(”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在中华文明的文化初期,始终产生不出一种宗教?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每一个古老的文明,都有了自己的宗教,可中华大地上,却始终没有宗教出现。直到他们开始接受异域文化之后,才借助着外来文化的力量渐渐的有了自己的宗教。我们要知道一种成体系的宗教,远比本那些琐碎的迷信乡俗,更加具有煽动­性­和说服力。这一切正是源于这一点,这是中国古人的独特看法,尽管这看起来,打破了那些永远不死的美好迷梦,多少有几分伤感,但这才是真理。”

“同永生不死和灵魂不灭相比起来,你所说的魂和魄最终都会死亡,的确是够让人感伤的,这就好像一个人,追求了一辈子的长生不老,到头来他才发现自己必死无疑。”

“真理往往就是如此残酷,每一个人都想得到永生,但他们不能不面对死亡,你们这些所谓的无神论者,不也正是相信永恒死亡的吗?”

“可这是两回事。”

“没什么不同,谁又能够证明,­肉­体和灵魂,都是在同一时间死亡的呢?难道就没有可能,像器官移植那样吗?”

“器官移植?”

“对,当一个人死亡以后,身体上的器官,并非也随之立刻死亡。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时间差,人类才得以进行绝大多数的器官移植手术,将尚未死亡的器官,从死人身上移植到另一个活人身上,然后器官仍然能够继续存活下去,并未必然随着原来的身体一起死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古人所谓的魂和魄的关系,也是这样的道理,相互之间有着必然的依存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会同时死去。”

“这个……”柴荣的夸夸其谈,让我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出反驳他的言辞。

如果真有魂和魄之说,魂与魄都不过只是一个完整之人的一部分,那么确实不能排除,局部与全部的关系,若是正常的同时衰竭,那么同时消失是毋庸置疑的nAd3(

但如果是飞来横祸,例如脑死亡者,他们的器官往往仍旧能够存活一段时间,这就好像我们绝对不能够想当然的说,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人,必然同时会失去双手,因为意外事故而脑死亡的人,其身体器官也必将同时随之死亡。

“我不想与你争辩,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考虑一下。残存记忆说,如今不也正是,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吗?”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

“我亲爱的朋友,你总是不听人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