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龙城飞将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兖州,司空府。

议事厅内曹『­操­』手下的文武重臣毕集一堂,虽然业已冬去春来,但春寒料峭,寒气仍然袭骨,所以侍卫们还是在大厅的角落里摆放了十余盆燃烧猛烈的炭火,腾腾的火焰把厅内的冷气扫『荡』的一丝不剩。

春耕在即,这是头等大事,曹『­操­』先把最重要的春耕屯田诸事安排妥当后,一捋胡须,道:“张燕小儿,沐猴而冠,居然请封燕王,陛下震怒,欲发诏斥之……”话说到这里,曹『­操­』就打住了,以询问的目光扫了底下众臣一眼,没有表『露』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他想先听听手下人的意见。

一个大臣腾的站了起来,大声道:“异姓不得封王,此乃祖制,功臣勋贵尚且如此,区区一个蚁贼,他有什么资格请封燕王?”

亦有人道:“曹公尚且职不过三公,爵不过侯,张燕为王,且将曹公置于何地?”

“今日请封王,明日岂不是要学袁术自立为帝了?防微杜渐,此例万不能开!”

“张燕这是想借朝廷的名义收拢人才,决不能答应他。”

“……”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理由很充分,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道:“大局为重,大局为重。我军现在的大敌是徐州,不安抚好张燕,两面树敌,怎么打徐州?”

“正是,黄巾本来就自成一派,你不封王人家难道就不招兵买马了?再说,河北还有一个朝廷,万一把黄巾惹『毛』了,人家转投河北,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

张燕请封燕王的事早已闹的风风雨雨,自汉以来就没有异姓封王的前例,唯一韩信一个例外,还是趁着刘邦处境危险的时候半威胁半诈骗得来的,最后还是因此开罪刘邦,从而埋下杀身之祸。正是这一成例在前,所以张燕的表章一到许都,便引起了一场地震,不管怎样,现在张燕也是建安朝廷名义上的臣子,你既然承认了建安朝廷,就得按朝廷的规则来办事,这规则就是大汉朝廷赖以维护统治的基础。同意张燕封王,固然拉拢了张燕,但朝廷的规则也从此被彻底破坏,由此所引发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从长远看说不定其严重之处比直接与张燕反目成仇引兵对垒还要不利。

一方面是长远的危害,一方面是眼前的利益,众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各不相让,争吵的不亦乐乎,但曹『­操­』的浓眉却渐渐皱了起来,因为争了半天,还没有一个人的观点能完全和他的心意。决不能和黄巾军翻脸,这是曹『­操­』的既定之策,否则何苦把女儿嫁过去和亲?权利就是在实力较量下的妥协,曹『­操­』虽然不一定明白这句话,但实实在在就是这么做的。当年根基尚浅的时候,需要依附袁绍,曹『­操­』就能拉下脸和袁绍打成一片,建立同盟,当羽翼丰满,一个天大的机会又摆在自己面前时,曹『­操­』就能审时度势毅然和这个冀州庞然大物翻脸,纵观曹『­操­』的发迹,不全是军事上的胜利,高超的权利手腕才是曹『­操­』战无不胜的法宝。

他把几个坚决要和黄巾军兵戎相见的大臣暗自记下,这些人统统都被他归为庸臣或不可靠之列,这些人为什么就是不肯同意张燕封王,难道其中就没有其他的心思?

但是同意也不能这么轻易的同意,朝廷的威信要维护,自己的面子也要争。

看上去这似乎是个两难题,和黄巾军决裂是最愚蠢的做法,但是同意给张燕封王的话,一来不合规矩,二来助长了黄巾的声势,三来把曹『­操­』挤兑的没了地位,曹『­操­』不过封了个武平侯,和王爵还差了好几级,这让曹『­操­』以后怎么和张燕对话?这个问题在曹『­操­』看来其实很好解决,可手下这些人偏偏就不开窍,围绕着细枝末节争论的不可开交,倒把曹『­操­』磨的快没了耐心,就差点自己赤膊上阵了。

曹『­操­』不由自主望了眼荀彧,这个他最重视、群臣中威望也最高的重臣,对于荀彧的权利智慧而言,这个问题应该根本就不是问题。可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卷入了争论的行列,唯有荀彧,低垂着脑袋,双眼微闭,胸膛微微起伏,很有韵律,好似睡着了一般,从这个话题一开始他就好像没醒过,把曹『­操­』气的牙痒痒,恨不得立刻把炭火熄了,把帘子卷起来,让你装睡,冷不死你!

眼珠一转,曹『­操­』走下案台,轻手轻脚来到荀彧身后,解下锦袍大氅披在荀彧身上,道:“诸位轻声,文若想必是昨夜太过劳累了。”

这一番解衣衣之的举动让诸臣都感动不已,荀彧再也装睡不下去了,恍做惊醒,把锦袍双手奉上,伏地拜道:“臣失仪了,死罪,死罪。”

曹『­操­』一副豁达的模样,摆手道:“无妨,无妨,文若『­操­』劳至此,乃『­操­』之过也,何罪之有?”把锦袍硬盖在荀彧身上,道:“这件锦袍就赠与文若了,不必推辞。另外吾再赐文若上好人参十斤,婢女两名,文若可要保重好身体,吾可一日无书,但不可一日无文若啊!”

“吾可一日无书,但不可一日无文若”,这是多高的评价和荣宠?虽知其中不乏做作,但荀彧仍是感激涕零,眼泪也流了出来,叩头不止。曹『­操­』觉得很满意,达到了效果,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荀彧才华横溢,素为众人钦佩,且为人也宽厚,因此曹『­操­』如此看重荀彧,众臣虽然羡慕,却少有嫉妒之心,只觉得这个场面很感人,很温馨,君臣之间能有这份宽容和谐那就说明这个主上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主上,把命卖给这样一个主上这辈子也不冤了。

曹『­操­』的手段起到了效果,特别是对荀彧这样极其看重君臣礼仪的士子,主上礼贤下士到这副地步,做属下的还有什么好说的?荀彧犹豫再三,决定还是要违心卖命了,本来他并不想对这件事发表看法,该怎么做是曹『­操­』的事,与他无关,他毕竟是一个汉臣世家子弟,他可以容忍大汉朝廷里有一手遮天的权臣出现,因为这百年来大汉朝就是这么过来的,可是当这个权臣要威胁到大汉皇权的时候,这就超出了荀彧的底线。现在,心情激『荡』尚未平复的荀彧决定挑战自己的底线,既迫于当前严峻的形势,也是因为曹『­操­』的眷顾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