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龙城飞将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零五章

刘协失望的走了,他向李晓打听甄宓的姓名,李晓没有告诉他。甄家在冀州的生意网极为庞大,若刘协知道了甄宓的身份,要强娶甄宓,甄氏家族只有在答应,或是从冀州撤离彻底和袁绍翻脸这两条路之间选一条,没有第三条路走,而这两个选择都不是李晓想看到的。

随着袁军撤离并州,并州三个主要大郡雁门、太原、上党均为黄巾所有,张燕部紧随袁军撤离的脚步,接管了雁门郡的防务。可军事、权利上的胜利不能掩盖并州几近崩溃的财政,袁绍也不是什么善类,走之前将雁门、太原两郡的财物、粮食全部席卷一空,给黄巾军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两郡五十万百姓嗷嗷待哺,没有过冬的粮食,袁绍想用粮食来击垮并州对自己的威胁。

张燕、李晓、余毒等人经过商议后,先将前线囤积的军粮迅速北运,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在上党、河东、河内三郡紧急筹集粮食。好在河东、河内两郡富庶,豪强手里存有大批的粮食,张燕北上后,回军南下负责河东、河内两郡防务的李晓显示了自己的手腕,又拉又打,几乎是半强迫『­性­』的从豪强手里把粮食买走了。

但绝对令李晓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购粮风波所引发的深远影响。别看这次购粮豪强们卖的不情不愿,但李晓的举动却打破了一直以来豪强们对黄巾军的顾虑,能坐下来花钱买粮食,而不是纵兵抢粮,这说明黄巾军开始走向正规,不再是昔日的蚁贼流寇。也正是因为这次筹粮,两郡门阀世族开始正视黄巾军,越来越多的士子开始选择和黄巾军合作,积极参与到两郡的事务之中,而不是对抗。

李晓一次理『­性­』的举措,不但解决了并州的粮食危机,同时还缓解了贵族、农民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稳定了内部,使得大批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增加了自己在士族贵族中的威望,从而一跃成为士族心目中可争霸天下的明主。

跟着,扬威军一次军事上的整编更加奠定了李晓在河东、河内两郡世族心目中的地位。原黑山军张白骑、左髭、雷公、邓宠、苦蝤五部十万余人正式归附扬威军,自愿加入到扬威军的序列,使李晓不但在军队质量上,更在数量上与张燕、余毒相比不落下风,最重要的是,张白骑等人脱离黑山军的行为,再一次显示了李晓在权利上的手腕,是一方诸侯正式崛起的标志。

张白骑等部的归附确实是李晓在权利上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李晓与张燕、余毒等黑山黄巾签订的合作协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地方财权共理,军队补给统一,缴获按参战部队功绩分配。由于军队被剥夺了地方的管理权,补给又受到限制,使得哪一支部队也没有办法私自扩大部队的规模,不然部队后勤补给不增加,光增加军队的数量,这样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不经打。想扩大部队只有一个办法,打胜仗,靠缴获,用缴获来扩大部队,部队扩大了,实力上去了,打更大的胜仗,缴获更多的物资,再扩大部队,以此循环。

正因为有了这一个协议限制,李晓为保证战斗力,才没有盲目的去扩大自己的部队,现在张白骑等五部归附,使得李晓在既不违反协议,又不会降低部队战斗力的前提下军队数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再稍加时日,等新部队的训练规范化,达到老部队的水平,那么天下再没有哪一个诸侯经的起十余万扬威军的全力一击。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军队,除了大汉边军,如西凉军、辽东军,那是大汉朝廷遗留下的­精­锐,职业军队,地方军阀包括曹『­操­』、袁绍在内,其绝对主力­精­锐也不过保持在一万到数万不等,不是训练不出,而是这样的­精­锐全是用银子喂出来的,拿双饷,待遇极高,数量多了养不起。这样的部队是军阀握在手里的看家部队,护卫主帅,不轻易出动,一旦放出,就表明战场上已到了决定『­性­』时刻。

次一等的是常备军,其实也就是大量扩张的郡国兵,通常在几万、几十万之间,军饷时有时无,训练疲疲沓沓,­精­不­精­锐全看带队的将领,将领出『­色­』带出来的部队战斗力就不错,碰上个混饭吃的,那就将熊熊一窝,只能打顺风仗,硬仗不要指望。

最次的就是临时强征的徭役兵,塞把刀、换身衣服就是个兵。这样的兵纯粹是凑数的,守守城还差不多,野战只能拖后腿。以袁绍为例,冀州号称雄兵四十万,其实能顶事的也就是袁家的私兵和常备军,数量不足二十万,剩下全是吓唬人的,有时为了宣传,八十万也能吹出来。曹『­操­』赤壁之战前,就号称大军八十三万,好在孙权、周瑜都是明白人,不然不用打,直接就投降了,整个江东也就一百多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