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xiaomawenxue.com
繁体版 简体版
奇书网 > 龙城飞将 >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李晓呵呵冷笑道:“相权、皇权相互制衡,倒是朝廷稳定的好办法,可是我倒要问一句,大汉既然有那么好的制度,又何以会衰败如此?”

裴期愤愤的道:“『­奸­』党误国。”

“那『­奸­』党又从何而来,难道不是皇帝自己扶持起来的?”其实李晓的学问和这些贵族世家的大儒相比实在是肤浅的很,真要咬文嚼字的辩驳那是一个也辩不过,只不过他了解最民主的政治制度,知道封建王朝没落的根本原因,有另一个时空现实世界里的种种拿来比较,所以言辞上亦很犀利,能阐前人之所未见,“所有的官吏都必须要皇帝的任命,官吏手中的权力都必须皇帝赋予,如此再好的制度也必因人而废,谈何制衡皇权?”

裴期默然无语,三公制衡皇权是大汉士子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式,但正如李晓所说,这是一个没有保障的制度,三公的任免都是由皇帝签署,权力也是皇帝赋予,如果皇帝哪天三公碍手碍脚了,随时都可以踢开,东汉光武帝就以尚书台代替三公,轻易的就把这种相、皇权的制衡给破了,事实说明一个强势的皇帝不是三公可以控制的,除非造反另换皇帝。裴期道:“那大将军以为百家并举就可以制约皇权吗?”

李晓道:“说到底,皇帝的权力从何而来,不在什么治国学术,也不在士子大臣,而在军队,实际上谁掌握着军队,谁就掌握着朝廷的权柄,只要废除皇帝将兵的权力,那皇帝还有什么权柄?”

此言一出,群相哗然,不但是贵族门阀,连商贾门阀都觉得不可思议,皇帝连领兵的权力都没有了,那还能叫皇帝吗?再说,军队不听皇帝的命令,那听谁的?这岂不意味着谁有兵权谁就可以做皇帝?大汉何以势微,何进、董卓何以『乱』国,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军队吗?

一个贵族士子当即就大声反驳李晓的话,并举出何进、董卓的例子,来表明军权旁落的危害。

李晓道:“皇帝不掌军,并不意味着把军队就交给大将军,或是地方诸侯,我认为,军队应该不属于任何私人,它应该属于国家,只有对外征战时才可以亮出它的利刃。如果我们把国家看成一家一姓之天下,那军队自然属于私人,如果我们把国家看成天下人之天下,那军队为什么要效忠皇帝,或者是哪个个人?”

军队国家化完全是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结果,在封建时期谈这个问题,实在太过超前了,诸人一时都难以接受。一个贵族嘿嘿笑道:“如此说来,哪天倘若大将军得了权柄,这军权又打算交给谁呢?”

李晓正『­色­』道:“倘若有朝一日我黄巾军得了天下,自当奉行军不­干­政、政不­干­军的治国之策,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先解决政,也就是朝堂上的均衡、公正的问题,对未来朝堂的权力结构,在下倒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说出来,疏漏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李晓提出的权力架构大体是君主立宪那一套,现在的中国民智未开,皇帝做为­精­神领袖还是少不了的,而且君主立宪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算是比较开明的政治制度了,算来算去,当代的中国也挺适合这个制度,更合适的就超出李晓的认知范围了。

君主立宪制的提出对诸人冲击太大了,随着李晓的话语逐渐深入,阁内鸦雀无声,新的学术在如『潮』水般充斥着众人的脑袋,除了震撼,众人已经没有别的情绪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直到李晓结束话语良久,众人的神态才逐渐恢复正常,微微细语在阁内飘起,凝滞的空气也仿佛开始流通。诸阀对君主立宪制看法自然各异,贵族门阀从中看到了自己执掌权柄的可能,因为论威望,无人能和这些贵族世家相提并论;而商贾门阀则从中看到自己参与朝政的机会,因为无论人才、钱财他们都不缺乏,他们只是缺乏一个机会,而君主立宪制就是机会。可以这么说,在君主立宪制中失去最多的是皇帝,除了皇亲,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因为人人都得到了好处。

宴会开始重新热烈起来,诸阀竞相向李晓敬酒提问,同时望向李晓的眼神也与先前大不相同,如果说先前把李晓当作一方诸侯已经是相当高看李晓的话,那现在诸阀已经从李晓身上嗅到一丝霸主的气息。天下四分,士农工商,农工商已经毫无疑问站在眼前这人这边了,再加上渴望出头的寒门士子,以及一些想在君主立宪中重新崛起的没落贵族,人心所向,已见其端。

李晓本来就打算借这顿酒来会见河东各层代表,并清楚阐述自己的政策,以期求得最大的支持,现在见目的基本达到,自己的政治理念被现今中国势力最大的门阀所接受,心下也自畅怀,来者不拒,有问必答,酒到杯­干­。在李晓的心里,从来就没想过实现完全的民主式制度,中国实际上一直就领先世界,即使是封建制度,如果不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满人因为要压制汉人,所以在思想上拼命禁锢,中国岂会落后世界百年?只要不是儒家一家独大,开放思想,即使没有君主立宪制,中国依然能强盛,李晓现在所做的,就是朝这方面努力。现在看来,努力已经见到了希望,商人和部份贵族愿意接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研制的种子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他怎么能不高兴?

但汉代的酒纵然度数低,喝多了也不免要罪,李晓左抵右挡正醺醺然间,一个清丽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我闻大将军推行平等,就连『­妇­』人亦可为官,大将军军中就有不少女官,不知是也不是?”

李晓抬起头来,努力张开醉眼,见一个身形瘦削士子正走到案前恭恭敬敬的向自己敬酒,并且提问。礼貌李晓是不缺的,当下持觥站了起来,道:“天分­阴­阳,人有男女,女『­性­』就占了半边天,女人既读得书,识得礼,能劳动,判得是非分明,为何不能为官?”

那人似笑非笑的道:“大将军就不怕引起非议吗?”

李晓大笑道:“我军推行的宗旨就是但求‘公平’,既是人人平等,女子自然也有平等之权,求学上进,经商当官亦是她们的权利,何人非议?那些非议的人不过是连女子也竞争不过的庸才而已,他们非议,是怕女子抢了他们的饭碗,扫了他们的面子,这等小人之言,理会它作甚,哈哈!”

李晓说的高兴,旁边可有人听的不高兴了。要说明朝以前的士子还是有些骨气的,有不同意见就敢和上位者顶,清朝以后就不多见了,找遍清朝,基本就没有铁骨铮铮的大臣,为什么?因为是硬骨头就不肯承认清朝,不肯剃发,肯投入清廷为官的就不是硬骨头。一个贵族士子『Сhā』言道:“大将军,女子­干­政,牝­鸡­司晨,此乃取『乱』之道,大汉之祸殷鉴不远,如何能说禁止女子­干­政的是小人非议呢?”

李晓对那士子呵呵笑道:“难道男子­干­政,天下就太平了?你指的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自然会『乱』,如果一个女子凭自己的学识考取了她能力范围之内的官,如何会『乱』?外行管内行才会『乱』,内行管理,律法制约,什么时候都『乱』不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